吴广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教师应遵循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强调以生活为主线,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情境等加以整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切实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概述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可以从“学习”“任务”和“群”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学习”有三个观察要点:一是变化,二是因认识而产生变化,三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根据课程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经过深入研究逐渐形成全新的认知。“任务”更加注重“任务驱动”和“任务抵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知识的正向迁移。在学习任务群中,有三个相关的工作:一是“服务”和“目标”的关系。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二是情景与现实的联系。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环境有直接关系,教师应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三是阶段与整体的联系。各项教学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展开深度学习,切实保障他们的学习效果。“群”则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联系和互动,使学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充分锻炼,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学习任务群的特征
学习任务群由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这六个方面构成,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为中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单篇文章的教学,而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實现跨学科融合,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探究课程主要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保证问题顺利解决,彰显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另外,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课程重难点出发,以此为依据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框架。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不是一种简单的任务组合,而是学习方法和意识的转变,将各个学习要素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段特点,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指语言文字的积累,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这一学习任务群有着明显的学段特点,从字词角度进行分析,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生字的数量和难度有着明显差异。所以,教师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时应结合学段特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该门课程的魅力,游戏活动对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也是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游戏情境,将生字词以恰当的方式融入游戏中,充分保障学生的吸收效果。
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个生字,教师组织“你画我猜”游戏,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人一组的模式,一人以绘画的方式展示四个季节的代表性活动,另一个人负责猜测对应的季节,并在白纸上准确写出相应的汉字。利用趣味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主动加入学习任务群的探究中,相较于死记硬背,游戏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以更加专注的态度对待各项活动,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2.安排学习任务,体现教学重点。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有着较为明显的学段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内容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以培养其识字兴趣为主,对中高年级学生,则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应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必须符合各个学段学生的基本学情,达到体现教学重点的目的。因此,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方向由识字转变为写字,要求学生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掌握书写顺序,并能恰当组词,以推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构建。
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到不了的老屋》为例,本课重难点在于掌握生字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根据地预测故事情节。为了让学生掌握“暴、壁、饿、准备、偶尔”等生字词,教师拿出单独准备的生字卡片,随机变换顺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说出相应字词的读音,最先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扫清阅读障碍后,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热心助人的品质,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老屋是否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以及它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可以与同桌分享看法,在集思广益中完善答案内容,有根据地推测故事情节,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高效完成本课主要学习任务。
(二)丰富活动形式,构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考查基础技能,锻炼语言能力。
基于新课标的指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作为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可以详细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构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考查学生的各项基础技能,从多个方面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其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乐趣,生成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口头阐述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增强语言知识运用技能,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要求学生掌握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文章脉络。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示游览线路的词语,并根据这些词语绘制一幅简单的游览线路图,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作者的游玩顺序。其次,教师利用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入孔隙时的感受,并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尝试复述船是如何进出孔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让学生自拟主题,运用仿写的方式展开创作,顺利完成写作训练。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通过多种形式构建的发展型任务群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基于学生学情,设计互动问题。
受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在此背景下,要想构建发展型的学习任务群,任务主题和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认知能力,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思考问题,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深化知识理解,获得深刻的感悟。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多元化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进而形成高效、完善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要求他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章写了海力布哪几件事,并将语篇分成五个部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陷入沉思,结合具体内容展开思考,得出最终结论: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讲述我国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写了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他人;第三部分介绍海力布救了龙女小白蛇,得到龙王送的一颗能够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第四部分描写海力布为了拯救父老乡亲的生命,说出从鸟儿那里听到山崩水淹的消息,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第五部分主要描写乡亲们得救了,世代纪念海力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构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3.组织探究活动,培养思维品质。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还包括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受新课标的影响,传统的授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学习任务,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想法,组织丰富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效果。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教师与学生一同朗读课文,引导他们思考文章主要讲述的事件,对文本内容形成初步了解。而后,教师介绍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结合拓展内容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分析第一、二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以及“青山处处埋忠骨”一句在文中的含义。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积极与同伴分享不同的见解,在组内成员的商议之下总结出完善的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产生碰撞,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使他们对文章内涵有了全新认知,体会到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彰显构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影响。
(三)融合课外实践,打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融合多门学科,引发小组讨论。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是指融合多门学科和整本书阅读这两个学习任务群,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相比,这两个任务群的学习量较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课内外融合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树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多门课程内容分析语文知识,在不断的探究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此外,在打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互动机会,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展开深入研究,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为例,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草原》,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谈一谈歌曲中的草原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其次,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大意,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草原景色——远道欢迎——相见握手——盛情款待——斜阳话别”这五幅图片,在直观的提示下使学生见识草原的美丽景色。通过语文、音乐、美术的跨学科融合成功打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重视教学评价,提供展示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构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时无论整本书阅读还是跨学科融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想保障课堂参与度,学习活动必须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同样能够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点评环节要以输出性评价为主,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争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根据整本书阅读这一任务群,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则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使其意识到自身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写下读后感。教师的任务是挑选几篇优秀的文章张贴在班级墙壁上,或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全班加以展示,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其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其他活动,将所学内容合理运用于实践,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学习任务群的作用,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利用学习任务群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学习任务群与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游戏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打造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实现语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价值,而且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