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珍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及发展。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为例,综合分析新课标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与策略,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数学教学活动落实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新课标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自主学习模式能改变传统被动式、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构建富有趣味性、开放性、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学生能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和技能,充分释放自身的天性,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意识和理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自主表达及自主创造的情境,营造更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活动中彰显个性化思维。
(二)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推动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能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更为多元的角度去解读知识内容,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
第二,自主学习行为从本质上分析,是学生的主观意识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调动。换言之,自主学习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主观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三,自主学习是依靠合作、探究及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合作是发生思维的过程,探究是创造的过程,实践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科学合理运用。以此为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也会有所发展。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品格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发展学生的科学品格,塑造良好的数学思维。品格培养的过程如下:
1.完善科学行为。
在课程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式、探究性的课程学习参与知识生成的整个过程,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提出疑问、交流分析、互相讨论、提出假设,而后合作验证。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可以称为科学行为。
2.深化科学精神。
学生基于上一环节的基础,将经历假设、验证、得出结论、推翻结论、提出新假设、进行新验证等过程,将逐渐增强自身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
3.建构科学品质。
当学生完成一轮探究之后,不仅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也能获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鼓励,学习自信心与主观能动性随之提高,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实践、不畏困难、不畏挑战的科学品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将持续深化学生的科学品格,助力他们高质量的发展。
二、新课标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一体化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一体化课堂的构建,从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层面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及素养。文章以青岛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中的“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为例,探究一体化课堂构建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课前預习。
课前自主预习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结合即将讲解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课前自主预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课前自主预习,了解自己即将学习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的预习结果了解知识疑难点,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借此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本节课需要学生理解克、千克和吨的重量概念。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重量单位表示方法,并为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一物品会使用这样的单位,让学生通过观看课前微课视频,初步了解并对质量概念产生初步理解,厘清克、千克和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录制视频,鼓励学生寻找家里面的事物,尝试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进行表述,然后将视频提交至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上传的视频,了解其课前预习情况,以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2.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的多维互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沟通和学习氛围,改变传统被动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完成自主化探索,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图一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串联课前预习的知识,出示教材第一页的情景图,如图(一)所示,为学生设计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具体如下:
(1)这幅图中为什么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还有的用吨做单位?
(2)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一吨有多重?
教师结合课本教材中的情境图为学生提出以上两个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则需根据自身对课本教材的认知及课前预习的情况,尝试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顺势导入课本教材,指导学生互动交流,探寻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产生更为深入的重量感知,以此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3.课后延伸。
在结束课程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后拓展实践,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引领他们进行自主復习与巩固,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让他们养成自主复习的良好行为与品格,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建构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在思维导图中列举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生活事物,并将与之相关的换算率展现出来,辅助学生建构更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整理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做过的习题,梳理错的最多的练习题,并大概分类这些练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概念类、换算类、应用类等,让学生借助习题进行查漏补缺,自行梳理、总结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得到增强,能在课后学习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发展。
(二)构建多元化课堂,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行为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课堂的构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专注于大单元课堂、项目式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发展。下文以青岛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中的“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探究多元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1.大单元课堂。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教师有必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树立大单元观念,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科学合理地统筹并整合单元内的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大单元学习实践操作,以此深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
教师可以有效整合本单元的教学知识,合理布局大单元教学活动,细化不同的课时,深化学生的理念,引领他们完成多维度、自主化的学习实践。具体课程如下:
起始课:借助小方格子数数的方式,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多边形的面积=每行面积单位的数量×行数。
种子课: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验证:每行面积单位的数量×行数)。
应用课: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为探究点,完成小组合作,尝试推导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联系课: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之间的本质联系。
拓展课: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估测的联系。
在本节课教学时,为了完善大单元教学布局,教师设计了起始课、种子课、应用课、联系课与拓展课,能聚焦“多边形的面积=每行面积单位的数量×行数”这一大单元概念完成自主探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得到深化。
2.项目式课堂。
项目式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大单元教学一脉相承,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项目式将精细每一个任务,明确学生每一次探索所得收获。所以,教师可以基于大单元课堂建构的基础,在每一节课时中细化相应的项目式任务,促使学生完成更为精准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
在指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细化相应的项目任务,具体如下:
项目一:借助格子数出或者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究问题:如何在格子图中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项目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探究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1)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学会画高。
项目三: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探究问题: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
(1)探究任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在不同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以上三个项目式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延伸生活化教学,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
应用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教学”为目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多元化的应用实践,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1.知识应用。
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拓展应用,提高知识应用的效果与质量,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在“绿色家
园——折线统计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课后生活化实践操作,让学生记录自己家中一个月每天的用水量、用电量及天然气消耗量,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表格,绘画折线统计图。同时,要求学生根据统计图的走向进行家庭用水、用电、用天然气数据分析,推测家里一个季度水、电、天然气的消耗情况,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提出关于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等策略与措施,生成实践调研报告。
如上,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一生活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以课内基础知识为基底,让学生分析生活现象,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还能够增强环保意识。
2.跨学科应用。
跨学科整合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展开跨学科应用,能持续深化他们的自主学习素养,让学生进行跨学科融合性拓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在教学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融合美术学科的知识内容,自主创作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在完成这一活动的时候,学生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知识,剪出有规律的图样纹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上传至家校平台中,供其他的家长、同学及老师查看,选出最优的作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创作思维。
如上,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拓展及延伸实践操作,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专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动态化、生成性的数学课堂,让整个教学活动充分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从一体化课堂的构建、多元化课堂的构建及生活化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多维度拓展及延伸,优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发展,以此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