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小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课程育人目标为导向,增设“课程内容”部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学习任务群”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本文将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来阐述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论述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指出,语文课程结构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是从语文课程结构角度提出来的,重在反映语文学科的教与学内容和教与学方式[1]。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内容的整合程度设定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其中,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表现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表现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表现为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每一类学习任务群反映着某一方面的教学内容,包含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下设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以语用情境为依托,驱动学生进行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文章、理解与运用词句、探究与解决问题……同一学习任务下的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之间具有序列性。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可见,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这四方面来着手实践课堂教学策略。
1.组织群文阅读
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具有共同特质,即课程整合思想[2]。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以明晰的议题为中心,选择有关联的文章,设计任务群,实现议题任务化,驱动学生体验有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分析问题,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借此使学生在提高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储备的基础上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围绕“小人物,大能量”这一议题,教师可以将《桥》《穷人》《“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同时感受小人物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站在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思索社会发展问题,以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2.组织拓展阅读
学习任务群下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教学内容。其中,课内教学内容一般需要师生、生生共同学习,课外教学内容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拓展阅读可以为学生搭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学用结合,提高语文素养。拓展阅读是根据课内阅读内容挖掘相关的课外内容,驱动学生合作与自主阅读的活动。
例如,课文《草船借箭》改编自名著《三国演义》,在讲述故事中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赞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要想深入地了解人物,学生需要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因此,在《草船借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三国演义》的相关章回,了解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在《草船借箭》这节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进一步地认识诸葛亮。在《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迁移课堂阅读认知,使用恰当的方法自读《三国演义》,进一步地认识诸葛亮。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构成,可以助推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获得良好发展[3]。学习任务群下的真实情境是指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语言描述、实物展示等方式营造出的真实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跟着课本去旅行”的教学情境,调查部分学生的旅游经历,获取一些旅游景点,同时结合《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等课文内容,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微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微课,将学生带入美丽的自然景象中。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象,大部分学生会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趁机以该情境为依托,以“跟着课本去旅行”这一驱动任务为引领,提出不同的子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1.设计贯穿始终的学习任务
一以贯之的学习任务是指层层递进地展现不同类型、结构的学习任务,生成一条清晰的任务路径[4]。例如,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文章,分别介绍了造纸术、传统建筑、名人画作,传递了历史人文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了中华祖先的无穷智慧。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容设计一个贯穿始终的学习任务——我来当传统文化科普员,并要解决三个问题:整体设计情境、分解文本项目、具体应用实践。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地体验不同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
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是在驱动任务的指引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例如,在讲授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教师可以在“给亲人写一封信”的驱动任务指引下设计五个子任务:初读,概述文本内容;悟读,体会蕴含感情;品读,分析场景细节;交流,感受父母之爱;写作,表达挚爱亲情。这五个子任务层层递进,要求学生从读到悟再到用,不断地强化阅读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落实学习任务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是“虚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真实可感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任务为驱动,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跟着课本去旅行”中有一项子任务为“发现校园、家乡的美景”。在此任务的驱动下,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组织两项语文实践活动。第一项活动为“寻找校园里的美景”。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学习认知,使用细致观察的方法来观察校园中的角落,发现校园中的美景,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第二项活动为“欣赏家乡的美景”。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家乡美景,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在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应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增强认知,锻炼多样能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继续研读《课程标准》,理清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通过组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多样任务、组织实践活动,驱动学生在积极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发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