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公益教育调查分析

2023-11-23 09:01沈贵鹏王曦斐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调查家长

沈贵鹏 王曦斐

【摘 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背景下,社会正步入公益时代,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承担者,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公益,通过培养公益心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公益教育的出发点。文章基于7645名中小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从家庭慈善公益、人际公益、环境公益、科学公益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呈现中小学生家长对家庭公益教育的态度、认知与行为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公益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家庭公益教育能力需要提升、家庭教育重心需要向公益教育位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益教育 家长 中小学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5-77-04

一、调研背景

人类正进入公益时代,对中小学生公益心的培育势在必行,公益心是个体的良心、善心、责任心、仁爱之心、奉献之心等的集合体,公益心的培育是一项立体工程,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众多领域,其中,家长对中小学生参与公益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导向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由此可知,公益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而实施的路径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

以家长主导的家庭公益教育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培育公益心首当其冲。事实上,“对公益的启蒙首先来自家庭,家长的公益意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有些家长对孩子参与公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做公益耽误书本知识的学习、青少年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社会公益等等,这些认识可能对公益教育产生负面影响”[1]。一方面,家长会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家庭文化氛围也对孩子公益心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家庭是民间公益文化的发源地,蕴含一定的公益文化资源,“要强调民间文化的资源。这就是蕴含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民间伦理。这是最基本的,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它是学者所说的‘比较稳定的价值系统”[2]。家长是家庭公益文化的主要承载人,家长对待公益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导向,与中小学生公益心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息息相关,本项调查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展开的。

二、基本情况

本项调查涉及江苏省南部、中部、北部的14所小学、8所初中、6所高中,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对象,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进行,通过学校的渠道对7645名家长开展“家庭公益教育”问卷调查,这里的家长只限于孩子的父母,不包括其他家庭成员(见表1),旨在调查学生家长的公益教育的理念、意识、态度与行为方式等,主要围绕慈善公益、人际公益、环境公益、科学公益等进行问卷设计,共设计9大选项,对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进行分析。

三、调查与问题分析

本部分主要围绕问卷所列的9个问题及答案加以分析。

第1题:针对“关注孩子家庭生活指导的内容”,在平时对孩子的家庭生活指导中,你最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结论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居首,其次是人身安全。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责任担当(40.2%)、人身安全(39.0%)、学习态度(14.3%)、兴趣爱好(6.5%)。

在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家长将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其中,小学、初中、高中生家长的选择率分别为37.3%、41.0%、45.5%,呈逐步上升的态势。这一认知有助于中小学生公益心的发展和公益教育的开展。“责任担当”是人的品格核心要素之一,是公益心发展的基础,也表明了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公益心的成长的重视。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公益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家庭公益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孩子“人身安全”的考虑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

第2题:对于学校或社区组织学生向灾区捐款或者献爱心活动,你的态度是什么?结论是: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也有部分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限制孩子对公益活动的参与。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鼓励孩子参加(76.7%)、如果不影响学习可以参加(21.5%)、不怎么过问(1.6%)、不鼓励参加(0.2%)。

以慈善为内容的公益活动是家庭公益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家长(76.7%)都鼓励孩子参与慈善公益,说明家长对慈善公益活动的教育价值认知较为清晰,这也是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不可或缺的家庭基础。但也有部分家长(21.5%)的态度是“如果不影响学习可以参加”,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学习”与“参与活动”的权衡中,这部分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业,这种态度随着学龄的增长而愈益强烈。其中,小学生家长仅为18.4%,初中生家长上升为20.8%,高中生家長则达到29.4%。随着学业竞争的不断增强,孩子的学习问题几乎是家长所关注的全部,参与公益活动自然也大打折扣,这种状态不利于公益教育的开展。

第3题:你对社区组织的诸如助残、帮困、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是什么?结论是:多数家长愿意参加公益活动,试图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但也有不少家长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不能参与公益活动。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愿意参加(57.9%)、在不影响工作时可参加(37.4%)、没时间参加(4.3%)、不想参加(0.4%)。

家长能否以身作则参与慈善公益活动,这是能否有效开展家庭公益教育的“试金石”,家长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情况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公益的态度。一般而言,家长积极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孩子相应地对公益活动持积极态度,这也符合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原理。但是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参与公益是有前置条件的:如果不影响工作是可以参加的,固然中小学生家长都是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工作忙”很可能成为“婉拒”公益活动的一种托词。对社区的调查走访表明,诸如“志愿者”之类的活动,常常都是“老面孔”,即越是热心公益的人越常参与公益活动,而越是不热心公益的人越有许多“借口”不参与公益活动,这里涉及提升全民公益素养问题,这些家长对中小学生公益心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第4题:如果让孩子报名参加某个义工组织,你的态度是什么?结论是:不到一半的家长持肯定态度,影响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公益组织的“堵点”是学习问题。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积极支持孩子参加(49.9%)、如不影响学习可以参加(42.4%)、出于安全考虑不宜参加(5.9%)、孩子精力有限不宜参加(1.8%)。

现实情况是,如果让孩子参加某个知识辅导班之类的学习组织,家长可能趋之若鹜。然而,让孩子报名参加某个义工组织,超过半数的家长(50.1%)则不予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许多家长具有“重智轻德”的倾向,或者认为公益心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专门的培育。有42.4%的家长对孩子参与公益的态度似乎很明确,就是将学习摆在第一位,参与其他活动的前提是“不影响学习”,家长的这种态度随着孩子学龄的增长而愈加强烈,例如小学生家长为39.8%,初中生家长为42.7%,高中生家长则达到47.7%。这部分家长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变相拒绝”孩子参与公益组织及其相关活动,虽然国家的“双减”政策早已落地,但是一些家长仍然暗中“较劲”,想方设法强化对孩子的智育,忽视品格等方面的成长。

第5题:如果你的孩子准备去搀扶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你的态度是什么?结论是:大多数家长能够积极鼓励孩子去给老人提供帮助,说明“利他”行为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居于重要位置。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积极鼓励(90.2%)、不置可否(3.6%)、心存疑虑(5.0%)、明令禁止(1.2%)。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人际公益心来维系,即利他行为、助人行为等建立在人际公益心的基础上。社会上曾经有一些负面的报道:某人做了好事,结果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被讹诈,这种极端的个案直接导致想做好事的人对善行产生疑虑,出现行为上的冷漠,甚至出现见死不救的现象。然而,对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家长(90.2%)对助人为乐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由此可以说明,家长对孩子做好事、行善事态度是明确的、积极的。支持孩子关心他人,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援,就家庭公益教育来说,在亲子之间能够产生良性的行为互动,这是家庭公益教育的必要条件。

第6题:你对孩子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等品格引导,最注重的方式是什么?结论是:家长关注知行结合,即讲明道理和行为示范,然而,家长对家庭公益教育的认知与自身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见第3题)。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讲明道理(44.6%)、行为示范(43.1%)、顺其自然(6.5%)、奖罚并举(5.8%)。

针对中小学生公益心的培养,大多数家长能够认识到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家庭公益教育方式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在通过家庭生活培养中小学生公益心的过程中,44.6%的家长注重“讲明道理”,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的选择分别为46.0%、45.8%、39.9%,呈递减趋势,由此说明,对年幼孩子,家长更注重让孩子明白道理,而对年长的孩子,家长则认为这些孩子显然已经明白了许多道理,无须讲得太多。43.1%的家长注重“行为示范”,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的选择分别为41.0%、43.1%、47.7%,呈递增趋势,这与前面的递减趋势是吻合的,由于“说理”在减少,通过“行为”的示范作用来体现家庭公益教育也就在情理之中。总之,知与行的结合是家庭公益教育的重要路径。

第7题:你与孩子交流过如何保护绿水青山、讲究环境卫生、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的话题吗?结论是:超过半数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交流此类问题,家庭教育中的环境公益心的培育有待加强。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经常交流(45.1%)、很少交流(49.6%)、没有交流(4.5%)、不需要交流(0.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对中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践行能力的培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培育孩子环境公益心问题上,家庭公益教育存在明显的短板,表现为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缺乏有关环境公益知识,在与孩子日常交流中不太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更缺少有效的方法。从学龄层级来看,就环境公益的主题,在家长与孩子“经常交流”的选项,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的选择分别为47.9%、44.8%、39.4%,呈递减趋势;而“很少交流”选项,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的选择分别为48.2%、49.6%、52.5%,呈递增趋势。由此可知,环境公益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短板,在中小学生公益教育体系中亟待强化。

第8题:你与孩子交流过利用现代科技造福人类未来方面的话题吗?结论是:大多数家长很少与孩子交流此类问题,家庭教育中的科学公益心的培育有待加強。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经常交流(35.7%)、很少交流(52.9%)、没有交流(11.2%)、不需要交流(0.2%)。

在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科学的力量正日益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引擎,基于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奉献公众的行动是科学公益心的核心,家庭公益教育应该为孩子科学公益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对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认知、科学情感和投身科学的行为等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家长的调查表明,家庭科学公益教育明显不足,52.9%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很少交流”涉及科学公益的内容,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的选择分别为54.6%、50.4%、52.4%,均超过半数。而小学、初中、高中家长选择“没有交流”分别为9.7%、12.3%、13.0%,“很少交流”与“没有交流”之和超过60.0%。这一方面说明家长群体的整体科学公益素养偏低,缺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话题;另一方面则说明科学公益教育在未成年人公益教育体系中需要强化。

第9题:你认为培养孩子的公益素养、公益能力、公益精神等的现实路径是什么?结论是:“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是培育中小学生公益心的现实路径。回答人数的占比总体情况是:“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85.4%)、家庭教育为主(6.2%)、学校教育为主(3.7%)、社会教育为主(4.7%)。

公益教育既是中小学生的社会成长、道德成长和整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又是公益时代的现实之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调查表明,对于中小学生公益心的培育,绝大多数家长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方式。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家长能够理解家庭公益教育与学校、社会的关联,理解孩子的公益心培养具有整体性,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基本理解家庭在培养孩子公益心中所要承担的责任。

四、中小学生家庭公益教育的建议

家庭是中小学生重要的精神生活空间,父母及家庭成员对中小学生公益心的成长影响深远、作用方式灵活,常常是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公益教育效果。从上文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小学生家长从整体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也涵盖公益教育,大多数家长也基本明白公益教育对孩子人生发展的价值,并希冀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但家长对公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投入的精力不足,可行的操作方法不多,家长对公益教育的理解也缺乏深度,致使家庭公益教育目标不明、内涵不深、方法单一、效果不佳。国内的一项实证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问题,“家庭公益教育面临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知障碍、家庭公益行动障碍、以及开展家庭公益教育的制度性障碍”[3]。针对家庭公益教育的现状,本文建议如下:

一是家庭公益教育理念需要更新。从整体上看,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没有及时反映到广大家长的教育思维中,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导致家庭教育理念滞后,公益教育也常常淹没在常规的家庭教育中,缺乏与公益时代相匹配的教育认知。因此对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刻不容缓。一方面,社区、学校、政府应致力于宣传教育,营造公益情境,普及公益知识,使广大民众了解公益、理解公益,形成公益思维方式,从而为家庭公益教育奠定理念与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在学习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也要自觉选择与接纳新的教育资源,面对日新月异的公益社会,自觉提升自身的公益意识,不断更新拓展家庭教育的内涵,家长与孩子共成长,家庭与学校、社会同频共振。

二是家庭公益教育能力需要提升。我国的公益教育尚处于启动阶段,许多家长对公益及教育问题认知狭窄、认知不深,甚至认知模糊,直接导致家庭公益教育能力欠缺,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家庭公益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有限,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因此家长的公益教育能力提升也是当务之急。一方面,社区、学校、政府应面向公众组织公益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公益,让公众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理解公益,形成相应的公益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社區、学校、政府应面向公众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公益教育培训项目,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项目实施,培养提升公众的公益教育能力,例如环境公益教育、科学公益教育等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让公众理解这些新生事物,并通过项目实施快速提高公众的公益实践能力。

三是家庭教育重心需要向公益教育位移。前文的调查分析表明,一些家长更为关注孩子的学业问题,让孩子参与公益实践的前提是“不影响学习”,由此可见,关注智育在家长心目中仍然是“重中之重”,智育始终是家庭教育的重心所在。从推进家庭公益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理顺智育与公益教育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学校、社会有责任让每一个家长明白在教育问题上“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明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内涵与举措,引导家庭教育向培养健全的人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学校、社会应该让每一个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采取切实行动让每一个家长淡化家庭教育的智育功能,强化家庭教育的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尤其要增加公益教育的元素,使公益教育逐步融入家庭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贵鹏.公益教育:一个亟待拓展的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13(20):24.

[2]钱理群.论志愿者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336.

[3]刘艳丽,尚立富.家庭公益教育的障碍及其破解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3):31.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调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