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聚焦深度学习的体育教学
——以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急行跳远的教学为例

2023-11-23 11:45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郭云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双脚挑战动作

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郭云霞

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流程大致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定学习目标,围绕教材教学内容来设计体育教学活动,通过技能测试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一设计流程乍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仔细推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预期的运动技能与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评依据是什么?”“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学生遇到复杂情境是否会运用已有技能解决遇到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二”急行跳远为例,聚焦深度学习,对本单元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一、体育深度学习的内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并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指出,体育学科深度学习包含身体、情感、思维三方面的积极参与。体育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某个体育运动项目,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解决和分析问题为路径,在运动练习时全身心投入,在知识技能学习时深入探究,在运动过程中深刻体验,在学习情感上积极投入,在知识技术上综合运用,从而使学生获得连续且复杂的经验,并引发的身心全面、持久和深层的适应性变化的探究性学习。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范式

美国课程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课堂教学、单元教学和课程教学在逻辑上应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教师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逆向教学设计是在上述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以始为终,先确定预期结果,再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最后设计教学和学习体验的一种教学设计范式。

三、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体育逆向教学设计操作步骤解析

(一)通过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教材目标

田径类项目的运动技能具有封闭性和体能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尝试性、体验性练习让学生体验动作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挑战情境,让学生自主尝试、思考与探究,以完整练习为主,避免过度分解的碎片化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二”跳远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在降低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能做出跳远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能说出发展跳远能力的动作方法和练习名称。(2)能适应跳远比赛所遇到的不同环境,愿意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面对有难度的动作时,能冷静面对,树立安全意识。(3)在跳远类运动项目游戏和比赛中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勇敢顽强,乐于挑战。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一”中,跳跃单元内容包含模仿动物跳、集体双脚连续向前跳、跳单双圈、立定跳远、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等内容。因此,通过“水平一”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跳跃基础。他们通过“水平二”的学习,将掌握降低技术要求的急行跳远技术。基于此学情,教师应结合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通过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在挑战赛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难度,努力越过在起跳区前设置的不同难度的障碍,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

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活动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道快速助跑与单脚起跳的衔接方法,理解快速有力的起跳是身体腾空的关键。

(2)80%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助跑自然,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落地屈膝缓冲的动作;60%左右学生能做到充分起跳,两腿屈膝上提的动作;20%左右学生能做到落地前小腿前伸,落地屈膝缓冲的动作。

(3)在跳远游戏中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感受跳跃的乐趣,与同伴协同完成动作。

(二)立足问题解决,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聚焦深度学习的小学体育逆向教学设计,是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体育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学生自主探究过程是为了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设计出合适的评估项目,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习目标的分析,教师把本节课的评估项目做出了具体化分析:(1)使用不同方法跳过障碍物;(2)挑战不同高度的障碍;(3)挑战有远度的障碍物。具体评估项目设计见表1:

表1 “水平二”急行跳远评估内容和评估项目设计

(三)追求学生理解,设计学习体验与教学

为了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掌握技能,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挑战比赛:教学过程既要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还要在深度剖析跳跃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效统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运动兴趣,利用问题驱动学生完成任务,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1.有效创设跳跃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平二”中的学生活泼好动,生活中遇到水洼、泥地、小石头等障碍物时,会做出单脚跳、双脚跳、跨跳等动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体操垫设置障碍挑战情境。

情境:准备活动时,班级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跑动,学生根据音乐提示,在热身跑中完成双脚跳、单脚跳、小马跳、跨步跳等动作。教师提问学生“这几个跳跃动作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回答“都是跳跃的动作”。

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跳过体操垫,比一比谁的跳跃方式多。接着,尝试选出最佳的方式跳出最远的距离,要求越远越好,并找出优秀学生做出示范后向学生提问“他是怎么做到跳出最远距离的”“他在跳跃前做了什么辅助动作”,接着引导学生“复习助跑几步,一脚起跳双脚落地”,与“水平一”的知识技能“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进行有效衔接。

评估项目:利用打开的体操垫(1m),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成功挑战“助跑后单脚起跳过体操垫,双脚落地”。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体育品德教育,鼓励学生敢于在比赛中运用单脚跳、双脚跳等多种跳跃技能。采用常见体育器材中的体操垫,用不同组合形式层层递进进行体育活动,将原本琐碎的跳跃知识条理化、体系化,帮助学生梳理跳跃技能的知识体系。评估项目以探究性问题为主,让学生在不同跳跃挑战中提升发散性思维水平。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问题驱动探究活动,发展学生下肢的爆发力

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合作探究中了解跳跃与下肢爆发力有关,初步掌握充分起跳的练习方法。

问题:充分起跳与下肢爆发力有关,如何利用现有的器材发展下肢爆发力呢?

活动:两人合作,利用贴好的有色胶带将体操垫组合摆放,根据自己的能力挑战跳过20cm、30cm、40cm不同高度的垫子。类比生活中的弹簧现象“压缩得越紧,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引导学生理解想要产生较大的下肢爆发力,需要蹬地有力、充分起跳。

评估项目:学生根据实际练习情况,不断调整合适的跳跃高度,找到合适的起跳角度,在快速助跑后连贯地做出单脚起跳、提膝上抬的动作。

设计意图:不同学生运动的能力不同,下肢能力薄弱的学生可能会因心里害怕,出现助跑后停顿双脚起跳、跨跳过障碍后双脚依次落地等情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合适的高度,在挑战中做出快速助跑后单脚起跳、提膝抬腿动作,即为挑战成功。

3.复杂情境推动问题解决,描述跳远动作技术特点

情境:跳远的基本动作包含助跑、起跳、腾空、落地,想要跳得远,不仅要蹬地有力、充分起跳,还要将向上的力转换为向远处的力,同时要有两腿屈膝上提、落地前小腿前伸动作。

活动:两人合作,调节可移动的体操垫,选择跳跃的距离。

评估项目:学生根据实际练习情况,不断调整合适的跳跃远度,根据能力挑战150cm、200cm、250cm,甚至更远的距离,用远端障碍的方式,帮助自己做出落地前小腿前伸动作。

(四)项目延伸拓展,迁移运用已有技能

深刻理解和合理运用是体育深度学习的关键特征。从学习效果视角看,学生通过“急行跳远”的学习,知道“助跑单脚起跳”能考查下肢力量、爆发力以及上下肢的协调性,能做出跳远的基本动作,能适应比赛环境的变化,愿意与同伴进行跳远比赛。对于技能理解运用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与尝试,探索发现“助跑单脚起跳”可以运用于侧向助跑跳高、“8”字跳长绳、三步上篮等运动项目中,通过举一反三,来实现运动技能的正迁移。

四、结语

逆向教学设计符合体育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规律,它是一种以学习目标的预设为逻辑起点,之后确定证明学生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标准,最后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它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设置的情境与挑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注重高阶思维的发展,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驱动的知识建构,使教学设计针对性强,便于操作,也使“教、学、评”一致,避免脱节现象的发生。大概念指导下的逆向教学设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引领性主题的探究学习,发掘出对学生潜力发展有利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满足体育课程的逆向设计需要,推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脚挑战动作
双脚踩出的汉字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动作描写要具体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徒走七藏沟,用双脚丈量原始森林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