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芹
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核心素养的观念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实践。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我们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责任感,这些都相应地为班主任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班主任除了担任特定学科的任教老师之外,还肩负着班级管理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小学班主任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小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角色。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着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优化班级管理质量,为小学生创设优良的成长环境。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并从三个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围绕学生实际诉求,创设生本班级文化
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體,他们既充满活力,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又有着幼小脆弱的心灵。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关注小学生的实际诉求,注重他们的身心状态,以小学生为本,创设健康的班级文化,促进他们的自我管理。既不能听之任之,又不能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要围绕学生实际诉求,创设生本班级文化。首先,班主任要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尊重小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不墨守成规,充分发展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其次,要扎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小学生们在浓厚的生本文化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通过班级环境的改善和班级活动的开展,使小学生们都融入到集体氛围中,体现出昂扬积极的精神面貌。最后,要重视班级制度的建立与遵守。班级制度一方面要体现出平等与民主,比如集体决策的制度,轮流管理、人人督查的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靠全体学生共同维护,避免班级制度被局限在书面上,体现不到行动中,而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切实性管理。
二、注重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德育管理渗透
小学生在小学处于正式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只有加以正确引导和科学干预,小学生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德育的渗透。一方面,班主任应与各任课教师加强德育工作合作,首先共同为小学生树立日常行为举止的典范,其次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了解小学生在各科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小学生偶尔情绪低落、状态消极的根本原因,不管是因为学习方面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教师都应该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防止问题恶化。而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定期开展班级德育活动,例如进行行为规范小标兵的评选活动。走进社会公益组织奉献自己的小小力量,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或者举行心情放松的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聆听舒缓的音乐,或者跟亲近的同学老师讲一讲自己最近的烦恼、说说心里话,疏导小学生的不良情绪,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
三、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共同守护学生成长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班主任要在改善自身管理理念、创设科学班级管理机制的同时,学会联合家长的力量,建立长期的、良好的、紧密的家校联系,共同守护小学生的成长。家校共育要落到实处,首先就要针对学情与家长建立共识,家长和教师就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表现积极发言,在分析问题时各抒己见,结合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教育智慧,抓住小学生成长中暴露出的主要矛盾,制订共育方案和有效路径。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通过恳切的交流与合理的分析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广大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在小学生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家校合作的积极意义,与教师共同守护学生成长。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成效,小学班主任应该坚持贯彻生本理念,创设良好的班级风貌,联合家长的力量,为小学生们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