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视角下农村小学《三国演义》名著阅读“ 345 ”学习范式实践策略

2023-11-22 22:00白日燕
关键词: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名著

白日燕

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也能提升人的德行修养。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久以来,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但名著阅读教学一直缺乏系统的指导。部编版语文教材编排的“古典名著之旅”单元从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怎么表演课本剧、如何理解古典名著的內容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注重兴趣激发和方法传授。但是阅读计划、阅读活动任务、阅读过程监控、阅读评价等还需要教师自主设计开发,以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浅层阅读、虚假阅读、无效阅读等问题。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有效性,让资源最大化分享和利用,提升农村小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学习,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345”学习范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学习环节

(一)课前共赏影视启蒙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屏,这些影视资料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应巧妙地整合资源,灵活地运用影视媒介,甄选合适的片段,组织学生集体观赏,在轻松的观影氛围中,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抒发自己的感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了解一本书,走进一本书,逐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开启阅读启蒙。

(二)课中智用教材激趣

学生对于名著的首次接触多是在教材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之点,智慧地运用教材中的各类资源,使教材成为学生名著阅读的“协作者”。

1.插图生趣。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但是精美的图片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依然强烈,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一起赏析、揣摩插图,对于协助学生步入名著阅读的殿堂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材插图展示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时的壮观场景,色彩艳丽、惟妙惟肖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选文片段,进而理解文本故事,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于名著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2.链接连趣。《三国演义》至今为止有诸多版本,譬如原文版、现代文版、青少年版、改编版等,其中原文版的阅读难度最大,因此,教材采用了现代文版,降低了学生初次阅读古典名著的难度。同时,在课后的“阅读链接”中,教材安排了原文片段,让学生在现代文和原文的对比阅读中,激发了对原著的好奇心,减少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畏难情绪。

3.学法延趣。在《草船借箭》的课堂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法帮助学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阅读方法,带着“阅读利器”,兴致勃勃地走进《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

(三)课后收集资源延伸

学生的阅读必须从课内延伸拓展到课外,教师立足教材的同时,应利用课外丰富的资源,深挖名著的多样形式,丰富有趣的形式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启学生阅读启蒙,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事先搜集资料,交流共享资料,教师适时补充资料,补充相关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作者、知晓写作背景、熟悉故事背景,学生才能顺利走进文本,开启名著阅读。

二、形成师生、生生、亲子、校社“四环”学习氛围

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社会的阅读共同体对小学生名著阅读有着极为现实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促进孩子、家长和教师的精神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师生互动。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不仅要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老师自己也必须主动阅读。小学阶段的学生向师性特点显著,对于老师的行为,学生模仿意愿强烈,老师应以自己的阅读体会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师生共读,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营造积极的名著阅读氛围。

1.以目录为支架,把握整体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利用目录信息可以使学生先行了解整本书大致内容。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章回体结构,全书分为若干章节,一般称之为“回”,一回或者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名著的回目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目录,关注“回目”就会发现,每一回的标题已经高度概括了本回目的故事的主要内容,带着对故事内容的初步印象再读名著,就能够降低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难度。

2.以方法为基础,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步,选读内容。选读就是选择性地读,学生根据名著回目,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由此开启阅读名著的大门,为之后的整本书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猜读故事。猜读是指学生根据名著中的线索去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然后通过接下来的阅读验证自己的预测。在古典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先猜读再验证自己的预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验证预测的过程中收获到阅读的快乐。在猜读过程中,不管猜读正确与否,学生是一个积极的阅读者,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三步,速读文本。速读就是快速阅读,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由于古典名著的篇目较长,用平常的阅读速度很难真正让学生有收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默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等可以直接跳过继续往后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这种阅读形式可以让学生阅读的形式更为自由,毫无压力,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四步,跳读内容。跳读即跳跃式阅读,这是一种阅读目的性比较强的阅读形式。在跳读中学生遇到与自己阅读目的无关的或者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直接跳过。在古典名著教学中,感悟人物形象是学生阅读的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跳读把目光聚焦到自己喜欢的人物上,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采取跳读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五步,回读前文。回读就是指回过头来再读。在古典名著教学中,当经过选读、猜读、速读、跳读几个环节以后, 学生对古典名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展开回读。回读是有选择性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也可以选择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通过回读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受更加深刻。在学生回读时,教师应注重设置恰当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出回读的意义与价值。

(二)生生共享。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能够做到独立阅读的屈指可数。共同阅读、小组互助、经验共享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坚持阅读,最终爱上阅读。

1.以表格为媒介,制订阅读计划

在阅读整本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阅读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制订适合自己小组的阅读计划,接着组员根据小组的阅读计划安排自己的阅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重点情节

思维导图被称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是用图形展示思维全过程的一种方法,它能将思维可视化,从而提高大脑的运作效率,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提升我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古典名著整本书篇幅较长,表达晦涩难懂,给学生的感知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教师应指导学生分工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书中的重点情节,以此通过“协作学习”把握整本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善思维导图,在小组间思维导图互评中优化思维导图,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思维不断深入。

3.填写阅读记录单,提升思维含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但由于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经验不足,他们的自主性阅读往往具有浅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记录单这一助读工具,将隐含在课文中的资源信息提取后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通过自主探究阅读信息、小组合作完成记录单,从而提升阅读的思维含量。

4.以卡片为载体,评价人物形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和评价,指引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1)绘制英雄名片。古典名著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通过渐进的深入阅读,再连接记忆中的基础,学生会对不断丰富对人物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英雄名片,记录自己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并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加深、补充学生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2)绘制人物关系卡。《三国演义》中一共描写了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挑战。绘制三国人物关系图,让学生对比人物关系图,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促进整书阅读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亲子共读。语文亲子共读活动作为课堂阅读的一种补充方式,将阅读的主体之一由教师转变为家长,促使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展阅读活动。一方面,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为学生阅读提出指导,做出监督,另一方面,亲子之间的“协作”阅读营造了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将学生阅读从学校延续到家庭,保证了阅读的一贯性。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组织者,要充分秉持家校共育的大教育观,给予家长一定的建议和帮助,提高亲子共读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指导家长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名著情节片段,激发亲子共读活力;引入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远程亲子共读;融入阅读表演游戏,强化亲子共读体验。

(四)校社联动。近年来,校家社共建基地成为对接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桥梁,在促进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社区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部分农村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以及适宜的环境。针对这一点,我校联系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馆、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阅读的书籍以及地点。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也让孩子们在学校以外拥有一个适宜的阅读空间。

三、创建五步学习步骤

(一)观——观看影视增兴趣

在学习教材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引入电影、动画、戏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播放精彩片段,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关注名著中的细节,增加学生对名著中人物与故事的了解与感悟。

(二)读——共读名著促实效

部分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是古白话文,对于小学来说,很多语句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往往难以坚持完成。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采用“共读”的方式,全方位包裹式地创造阅读氛围。师生共读既有教师的带动又有方法的指导;生生共读让学生们在协作、交流中完成阅读;亲子阅读、校社联动更是将家校社三方紧密联系起来,为孩子的阅读提供时间、空间上的保障。

(三)演——演绎展示增信心

语文课本剧是根据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改编而成,且在语言、动作、思维等表现方式上都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课本剧表演包括课本剧改编、课本剧排练、课本剧展示等环节。经过课本剧表演的这几个环节,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增加名著阅读的信心。

(四)辩——思辨促进审美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与呈现,要求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同时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根据学段特点,进行有所侧重的安排。课题组结合实际,在学生整体感知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通过对比、推断、评价、质疑,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五)评——创建多样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名著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