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蓬
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里,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长大的儿童”,以小学生的视角走进课本,基于学生学龄把握学生需求;站在儿童的立场研究课本,定位教学的性质,挖掘小学语文知识的背景和内生性资源,思考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力图做到用学生明白、清楚的语言和方式,探寻课本知识和情感的切入点,用文字独特的魅力召唤学生,用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以生命的力量滋养学生,本着“以人为本、以学为基”的初心,引学生之思,启学生之慧。
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字,字的孕育来源于创造,予以真实、鲜活和灵动,提炼出来是一个“活”字。“活”根植于生活,形式灵活;升华于本真,指向鲜活。这也正是我追求构建的立体交叉式“活化”语文课堂。引导不同特点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鲜活、灵动、自主的学习状态,形成与学生情智共鸣,通过文本教学与学生融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贯通,思考与交流相得益彰,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文字的原味,获得语文思维的构建、文学素养的滋润和情智的启迪,从而我形成了“活化语文,情智共鸣”的教学主张。
“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这样一段生动的比喻来阐述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需要学生的情感和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而语文教学也恰恰就是一项富有情感的教学实践活动,因为所有的文章背后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相对初中、高中学生的感悟力,对应平静的教学形态而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需要“热闹”的。小学生学龄较低,对文字的理解、语言的组织和情感的表达都具有局限性,課堂上更多要依靠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本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活化”课堂。这个过程想要用“热闹”呈现丰盈的“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回归学本课堂,产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情感智慧的迸发点,这也与“语文教育是启发,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教学中,我将“导”原本的“引导”“指导”“辅导”“督导”学生“学”之味升华,不局限于只注重自我的“导”而限制学生“学”,而是与学生互促。通过不断地加入自我成长的“学”,对所授知识内容的本质深度挖掘、全面认识,课堂上呈现有效的引导和活化的生成,对儿童认知状态细致了解和精准定位,在教学中达到游刃有余、行云流水。将学科和生活密切相连,帮助学生把握语文学科本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文字情感理解能力。
在“活化语文”的教学主张偏于理性,同时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引领下,引导学生追求情智发展产生“情智共鸣”的教学主张,我认为尤为重要。想要通过“活化”课堂产生“情智共鸣”,通过课堂的“导”与学生的“学”同频共振、联动共升,我首先要求自己“放开思想的束缚”。我的学生是儿童,儿童本身就意味着自由,自由也是儿童存在的本质,教师也要顺应学生实际驾驭教材、把握节奏,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为学生创造“活化”的自由之境,让儿童免于恐惧、免于禁锢,形成一种保护、一种促进、一种发展。学生在我的教学中与我是平等的,我会超越课本知识教育,实现知识、生活、情感的融会贯通,用温润的方式引导、润泽学生的心灵,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设计丰富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语文活化空间,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将儿童自由的天性融入活化的课堂中,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彰显,与学生在思想上交流、升华,产生情智共鸣。为学生提供有营养的知识、技巧、思考方向,成为情感感悟、态度生长的阶梯。
教学生学,与学生在书本、生活等方面进行多重、多向、多层的互动,点燃学生情绪,给予学生“三多、三少、二鼓励”: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鼓励批判精神,鼓励创新学习。通过实物、声音、表情、动作、图画、视频、课本剧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感官,活化课堂,用沉浸式教学开启学生情感闸门,呼唤语文课的情感魅力,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结合文字认识、表达自我,互动交流。课堂中,我让学生自由思考、畅快质疑,大胆争论。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引导他们在错误中找出正确,给予学生需要思考时的理性安静,把握动静节奏的平衡,合理利用教学活动中随时产生的有效资源。
热闹之后的安静,感性之后的理性迸发——活化的语文课堂同样需要驻足与等待。在这样的安静中,学生会对脑海中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内心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在这样的安静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悄然发生,自主思考会悄然进行,情智也随之悄然增长。自然无需性急,他们已经在前进,这少许的等待,恰恰也是语文课堂的张力。有无数灵动而精彩的对话像活化后的种子在土里使劲发芽,我虽然不知道它们会长成什么样子,但因为有温润的环境,它始终在努力地向上生长,我也知道,最终他们会开出一朵朵不一样的花。在活化的教学场域中,我和学生得到与课本产生的情智共鸣。往往这时的课堂,会有那么一刻,学生会用放光的小眼睛不由自主在文字中寻找知识,毫不犹豫地敞开他们的情感大门,迫不及待用美好的声音表述内心的感受,课堂的“热闹”也真正活化起来。这其中的受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四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诗歌的线上教学中,我为学生分享收集的各种资料,带着学生从课本开始,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我还为他们配上充满意境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讲述诗歌和作者的故事,轻声地与他们共读时,透过屏幕,看到我的学生个个腰背挺直,眼神炯炯,朗读的节奏感也变强了。后来我们还相互分享了冰心、胡适、徐志摩、泰戈尔等诗人,探讨了新月派、朦胧派、意识流等流派,在谜一般的诗的国度里畅所欲言,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被诗的神秘和魅力深深吸引。课下,全班42个孩子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仿写,积极向我投稿,请我帮忙批改指导。还有一部分学生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本诗集的创作——有的是手写文字,有的是手绘配图,还有一位爱上写诗的女生,创立了自己的诗社。看着他们稚嫩的文字,我知道孩子们读懂了课文的诗、自己的诗。
语文课堂,让我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看到了学生们的思行合一,以及宝贵的研创精神。人,并非长大了才有创造性,而是在创造中成长。亦是说,我们是在创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如同任何一种文字的演变都是在逐步思考、归纳、总结、创新中获得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初始建构,寻找共鸣,模仿创新的过程。活化课堂里的润物细无声就是将教学的意图隐藏起来,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不露痕迹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利用课本、课堂,在学习中不断探寻语文知识与各种情智产生共鸣。
当学生展现出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和情感体验时,他们会从课堂上的听众变成主人,会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积极思考,努力回应,更会将问题逐个击破。这整个的过程,需要由用“导”充分唤醒学生表达和回应的欲望,为学生构建活化的生态场。
后来,我们还利用早读时间请每一位小诗人进行了原创诗集分享,电脑里不断传出听众们给予的赞许的掌声。我感动于我的每一名学生都是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者,在我的课堂中,他们都是快乐的、热情的。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在坚持写诗。我们每天早读的时间是写作、是分享,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是重要的输出过程,这样的情智共鸣着实叫人欣喜。
我时常将讲台变作舞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他们可以自由组建小组展演,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上台,有课本剧、优秀美文、随堂感悟等,学生在展示中历练自我,发现不足,丰盈自我,树立自信,理清思路,大胆表达,进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学习目标。从他们自信的微笑与自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语文的独特情感。当情感在血液中涌动,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时,知识与思想便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一直努力创设能激起学生情智共鸣的活化课堂,为学生营造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浓烈氛围,在情智互融的基础上达到听之入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最终进入活化语文的境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未来,我会一直陪伴我的每一届学生,通过活化语文课堂,追寻情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