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承红色基因 “七位一体”工作模式的构建*

2023-11-22 23:31:28利煌王睿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利煌 王睿

[摘 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通过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存在实效性有待加强、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质量不高、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受到挑战、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性不够等问题。建议构建高效传承红色基因“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进行红色基因传承联动机制的构建;突出学生社团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红色品牌;发挥红色基地所具有的实践载体作用,形成红色基因情感体验机制;进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打造,实现红色基因传承新领地的开辟;构建课程思政,实现多学科协同传承;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红色基因传承中,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基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0-0040-0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传承好红色基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的大學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如何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提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七位一体”工作模式。

一、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基于广东10余所高校的3940名师生样本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其中学生共3890名,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学生来自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主要是大二学生,占80.21%),政治面貌分别是群众26.99%、共青团员70.69%、共产党员2.31%。思政课教师50名,采用访谈的形式,主要探讨他们在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和效果。

从问卷答题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度较高,参与意愿较强:93.83%的同学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很有必要,60.67%的同学对红色文化的态度是热爱,66.84%的同学有机会会去红色革命基地旅游,51.93%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经常组织红色文化活动,如红歌比赛、演讲比赛、红色影视、话剧等。同时,他们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形式不太满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丰富、更加接地气的活动,尤其是54.24%的同学表示最乐于接受实践教育,希望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从思政课教师访谈结果来看,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一般有以下几种:思政课、党课培训、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等。有的高校有一些特色的做法,如党史微剧比赛、大学生思政课书画艺术作品展示会、红色主题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党建思政(实训)中心,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让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和冲击感,效果不错。有的学校通过思政类社团来组织红色文化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如政史研究协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读书协会或马克思主义研习班等。

(二)存在问题分析

1.红色基因教育教学机制不完善,实效性不强

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传承红色基因基本靠教师自发、自觉的行动,没有形成规范的传承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也是多数教师未能做深入研究和高标准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部分高校教师思政课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红色文化素养的参差不齐,通过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2.红色文化活动形式单一,质量不高

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类红色文化活动满意度不高:44.22%的学生认为活动组织不力,67.1%的学生认为活动内容刻板、形式单一,57.84%的学生认为脱离青年生活实际、有距离感,66.84%的学生认为活动开展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于参加过的红色文化活动,只有45.76%的学生非常愿意再次参加,而且他们认为高校举办红色文化活动的次数较少,活动的普及率较低: 50.39%的学生入校以来只参加过1-2次红色文化活动,39.07%的学生参加过3-6次红色文化活动,10.54%的学生参加过7次及以上红色文化活动。

3.红色文化话语体系遭遇挑战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方面,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尤其是网络时代,多元文化纷繁复杂,大学生深受影响。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比较喜欢看欧美日韩影视剧,与国产影视剧相比,英语、计算机、国际贸易专业超过一半的学生更青睐欧美日韩影视剧。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大学生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课堂教育和传统的线下学习,大量时间被用在微信、抖音或网络游戏等网络平台。国际上,话语权依然掌握在西方手中,随着中国的崛起,抹黑、歪曲、打压中国的声音不断;国内,网络背景下各种声音多元复杂,虚实难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红色文化的话语体系,消解着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4.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不够

高校内部所属的教学、管理、行政各部门都具备育人功能,都应该参与到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目前,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高校内部各部门联动性不够,其成员存在意识不到位、行动不作为和保障不系统等现实问题,难以形成红色育人的合力,甚至引发“分力”“壁垒”,一定程度上影响红色基因传承的效果。

二、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分析

(一)以思政课为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红色精品课堂

调查问卷显示,92.5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说明思想政治课和思政教师的地位至关重要,要发挥好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作用和思政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思政教师是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主要传播者,思政教师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对思政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思政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对蕴含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对红色资源进行总结提炼和精心挑选,并有效、精准地融入课堂。红色基因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形象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内核,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思想精华。每门思政课都可以融入红色基因,但是怎样有效融入,还需要思政课老师潜心研究和提炼,把红色文化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二,授课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互动和参与。思政课教学相对来讲难度较大,需要老师们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式、问题式、讨论式、对分课堂等。还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感,比如党史知识竞赛、学生红色人物故事演讲、红色经典朗读都是不错的方式。第三,注重新媒体的应用,线上线下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将网络平台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设计和开发,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维护和建设,开展红色资源的整理与发掘,增强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性。第四,注重思政教师团队建设,共同研发、精心打磨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共享资源和授课经验,将各自优势最大化,打造红色精品课程,整体提升传承红色基因的实效性。

(二)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构建红色基因传承联动机制

高校要传承好红色基因,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和各级基层党组织,常态化组织各种活动,做好学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传承红色基因的“大思政”格局,打通部门壁垒,形成“思政合力”。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各种红色文化学习活动,提升各级部门领导和所有师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形成浓厚的红色基因传承氛围。调查发现,学生非常希望看到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头学习红色文化,尤其是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能看到学校领导在相关活动上的身影。学校要出台红色基因传承的制度规定,明确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的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联动效应,推动红色文化育人联动机制的形成。同时,高校要健全红色基因传承的激励保障机制。“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修订和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及时更新教学技术设备和校园基础设施,确保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顺利开展。”[2]

(三)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红色品牌活动

高校是宣传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浸润着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角,很多活动中他们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从活动策划、准备、组织到举办,他们常常投入极大的热情,尽心尽力把活动办好。所以,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应该定期常规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的相关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比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红歌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党史微剧比赛等,或者定期开展红色文化讲座,有条件的可以聘请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走进高校课堂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与感召,使红色基因成为勤奋学习、拼搏进取的助推器。还要大力支持思政类社团的建设,以培正学院政史研究协会为例,每年会举行全校性红色文化类讲座、红色电影、红色文化话剧、朗诵会等活动,并与其他文化艺术类社团合作,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研究,比如学生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科研或创业项目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深入学习近现代史和党史,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利用所学专业多学科融合进行红色文化的研究或者結合红色文化进行创业。

(四)以红色基地为实践载体,构建红色基因情感体验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用好红色资源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3]调查显示,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54.24%的学生最乐于接受实践教育,只有15.42%的学生最乐于接受课堂教育,而且66.84%的学生有机会愿意参观红色旅游景区,说明沉浸式、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有效形式。各地高校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以广州高校为例,广州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遗址、遗迹众多,广州是大革命的策源地,毛泽东、周恩来、澎湃等党的领导人都在广州留下了光辉的革命斗争足迹,大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年运动都领先于全国各地;新时期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试验田,是中国人民务实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生通过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红色基地,现场了解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革命精神,真正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有些红色基地采用人工智能、VR技术等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精神和至诚报国的情怀。在情感体验之后,可以把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总结成调研报告,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通过这样完整的体验过程,激发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的热情,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有的高校已经与红色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的学生作为志愿者为红色基地提供各种服务活动,这本身就是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开辟红色基因传承新领地

时代在发展,文化教育的模式也要变化,所以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及时创新。现在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课堂,他们经常浏览网站或短视频、打游戏等。针对这样的现状,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把红色文化融入文章和短视频等,体现年轻人特有的话语体系风格,让好的作品吸引学生,让红色基因走进学生的内心。还可以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或重要纪念日,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红色文化、红色故事。尤其是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大学生的表现欲强烈,可以鼓励学生团体或个人制作优秀的包含红色文化的作品在网络平台传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六)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多学科协同传承机制

课程思政的要求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4]目前,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有的高校进展缓慢,一些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仍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而且只有个别专业与思政课展开合作,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所以高校应该全面评估本校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形成“课程思政年度报告”和督查促进机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工作。[5]同时,学校大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思政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队伍相融相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有机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中,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七)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对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教师成长的需要。在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方面,高校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合作,了解各自的特色做法、成功的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发挥特色优势,打造红色精品,使红色基因植入学生内心,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结语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思政教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思政课是主战场,要提升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实效性,打造精品课堂。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红色基地的实践作用和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等。总之,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要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思想共振、政治认同,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和红色文化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20-09-08.

[2]庄海龙.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3]肖成俊,王恩春.红色文化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时代报告,2022(6).

[4]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教育部网站,2020-06-01.

[5]刘兴友.新乡学院:奋发作为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中国教育报,2022-05-12(4).

(责任编辑:刘洁)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ven-in-One" Working Model for Inheriting the Red Ge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Huang  Wang Rui

(School of Marxism, Guangdong Peizheng University)

Abstract: Promoting red culture and passing on the red gene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surve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red gen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d gene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quality of the red cultural activities is not high,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red culture is being challenged, and there is not enough linkage among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school. It is suggested to build a "seven-in-one" working mode for efficient inheritance of the red gen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Civ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Class as the main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high-quality party building to build a joint mechanism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d gene;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the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creating the red brand;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ractice carriers of the red bases.  In the continuous inheritance of the red gene, we can build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d gene; Mode

基金項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融媒体时代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政课实效性研究”(GD22XMK05);2022年度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广东民办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研究——以广州周边民办高校为例”(GMG2022019)。

作者简介:利煌(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睿(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中国市场(2016年43期)2017-02-16 13:10:58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7:17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