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探究、归纳、应用”教学在小学英语语法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023-11-22 22:18:23徐佳丽
教育界·A 2023年29期
关键词:课堂策略语法教学小学英语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与学生阅读英语、理解英语、运用英语有着紧密的联系,关系着学生阅读水平、口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应重视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发挥好课堂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法意识。基于此,文章研究小学英语语法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出四步教学法,并结合译林版教材,对“体验、探究、归纳、应用”四步的具体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關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课堂策略;四步教学法

作者简介:徐佳丽(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体验、探究、归纳、应用”四步教学法,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线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需要,总结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四步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课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理解小学英语语法、持续进行英语探究都大有帮助。教师要重视四步教学法的应用,积极探究其实际应用策略。

一、体验:走进语法精彩世界

小学生年纪较小,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慢,因此他们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过程较长。这要求教师在语法课堂教学中用好体验策略,带给学生精彩的课堂体验,使其不知不觉地加快走进语法精彩世界的脚步[1]。

(一)资源支持,发现语法

语法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容易对复杂的语法产生畏难情绪。漫画是大多数小学生喜爱的一种阅读形式,其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促进语法讲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借助特色漫画资源,构建小学英语语法体验式教学新模式。

例如,在讲解语法“不定冠词(a、an)的用法”时,教师可以利用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中Cartoon time版块的内容,以趣味漫画资源“猫、老鼠和小狗的午餐”支持教学。漫画中,小猫、老鼠、小狗在讨论食物。首先,教师可以特别标记“an egg”“a cake”“a hot dog”,吸引学生视线,使其发现单词egg、cake、hot dog前不定冠词“a”“an”的不同;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单词展开讨论,看一看、读一读这些单词,找出其异同;最后,教师可以出示“a boy”“an apple”“an ow”等,让学生匹配“一个男孩”“一个苹果”“一只猫头鹰”,继续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单词,体会“a”“an”后单词首字母和发音的不同,找到“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用a,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用an”的规律。

(二)感官联动,体会语法

教师可以让有声的教学材料进入语法课堂,利用视听资源激活学生感官,将静态的教材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促进学生感官与知识的联动,使其在感官体验中感受语法、学习知识。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喜欢动态课堂,而且能够在多重感官作用下加深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有声材料丰富课堂,从不同的角度激活学生感官,使其进一步理解语法,增强学习热情。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1“I like dogs”的语法课上,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语法“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首简单的英语歌曲Five little monkeys,要求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细心感受音乐中的变化;其次,教师可以播放与歌曲相对应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仔细观看动画。有细心的学生发现,画面中的小猴子分别是五只、四只、三只和两只时,相对应的歌词都是“little monkeys”;当画面里只有一只小猴子时,对应的歌词是“one little monkey”。由此,学生发现名词“monkey”的单数与复数形式,猜测“当一个名词有很多个时,要加s”,进而为“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语法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拨开语法重重迷雾

杜威主张“学生中心,从做中学”,提出了重视“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过程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基于杜威的观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发现和体会中拨开语法的重重迷雾,采用相应的引导策略,科学组织探究,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法的本质。

(一)游戏启智,引发探究

陶行知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将语法融入游戏,一方面,能够以游戏启迪学生智慧,另一方面,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法的主动探究[2]。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英语语法内容设计对应的游戏活动,使其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同时游戏规则应清晰、合理,易于学生理解和遵守。另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设计游戏,使其发散思维,为学习语法做好充分的思维准备。

仍以“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教学为例。在学生发现“monkey”与“monkeys”的联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抓猴子”。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听到抓几只猴子,就需要报相应的数,比如说‘抓3只猴子,就需要正确报数‘one monkey‘two monkeys‘three monkeys。”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可数名词从单数到复数的变化。其次,教师可以列举“cat—cats”“dog—dogs”“cake—cakes”等可数名词,让学生自己设计“抓小猫”“抓小狗”“拿蛋糕”等游戏。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律,即“一般词尾加s”。

(二)教材引领,推进探究

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探究教材中的语法,使其真正理解教材语言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明确语法要素,并坚持“螺旋递进”的原则,以适合学生学习逻辑的方式推进探究。

以四年级下册Unit 6“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单元的语法教学为例,教材中Story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等多个版块体现了语法“名词所有格的用法”“区分表示程度的形容词too、so”“区分‘Whose...is it?与‘It's/They're...的单复数用法”,要求学生在不同课时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语法后,分六个课时推进具体语法探究活动。比如,在Story time版块教学中,教师需带领学生探究“too”与“so”两个表示程度的形容词的区别,在课文故事情节中寻找探究的线索;在Fun time版块教学中,着重带领学生探究“Whose...is it?”的语法,引导学生在不同趣味语境中猜测并验证句子的含义,探究在该语法中应用“whose”的根本原因。

(三)问题点拨,深入探究

部分小学生尚未形成思考习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开动脑筋、讨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设计课堂问题,找准提问与点拨的时机,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应紧扣教材,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并使问题具有递进性,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其进行自主探究。

仍以四年级下册Unit 6“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单元的语法教学为例。在Story time版块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It's too short.与‘Your trousers are too long.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读完故事后半部分内容后,提出第二个问题“‘It's too short.与‘They're so big.的区别是什么?”及时引发学生对句内语法进行深入探究,鼓励他们结合已有经验踊跃发表观点,充分经历思考的过程,在积累语法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学习印象。

三、归纳:建构语法知识体系

小学生在课堂形成的知识记忆多为瞬时记忆,并且其获取知识的方式呈现一定的碎片化特点,因此容易在课后遗忘知识。归纳,不仅是减少遗忘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关键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和表格两种工具,提高学生归纳语法的能力。

(一)妙用导图,形成逻辑

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语法的形象记忆,而其结构化特点,在搭建语法知识框架中具有极大优势。为帮助学生形成更清晰的语法学习逻辑,教师可以在归纳教学环节通过板书或智能教学软件,带领学生绘制语法思维导图[3]。以图1为例,图中分别列举了从“一般名词”到“以s、x、sh、ch结尾的名词”,再到“以y结尾”“以f或fe结尾”“以o结尾”的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律,对学生思维的梳理效果不言而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法学习习惯,并在之后的每一次英语语法学习后,自觉绘制相关思维导图,从而不断完善语法思维体系,为更长远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

(二)善用表格,掌握规律

相对于思维导图而言,表格呈现信息的对比性更加突出,更适用于归纳一些存在对比关系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例句抄写在表格中,使其语法学习回归句子与文章,为学以致用打好基础。

比如,针对“It's/They're...”的语法教学,在对照教材讲解完基本语法后,教师可先通过表格提示词激活学生关于“It's...”与“They're...”异同的思考,再将其视线引回教材,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语法与自身观点的句子。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讨论的内容自主归纳在表格中,完成对语法的对比分析,自主掌握在不同语境中运用“It's...”或“They're...”的规律。

四、应用:搭建语法实践舞台

教学经验证明,如果一味地重视学生对语法的记忆,可能会造成其死记硬背的语法学习现象,让教学本末倒置,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的真正掌握。这也说明在小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实践舞台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从“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两项小学英语常见语用活动进行切入。

(一)趣味互动,说中有法

趣味互动以说为主,能够满足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用并掌握语法的要求[4]。为保证趣味互动成效,教师可以在教材故事和学生生活中挖掘讨论要素,让互动在童趣化、真实化的环境下展开。

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 5“What do they do?”的Grammar time版块,突出呈现了单元三个核心语法:“What does he/she do?”“He/She is a...”“teach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正确用法”。以教材为载体,教师可以分设“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看图讲故事”等趣味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What does he/she do?”展开模拟对话,并根据对话内容的变化调整语言,感受语法的正确应用;其次,让学生扮演医生、教师等不同角色,在角色扮演中,以“介绍好朋友”为话题展开互动,练习语法“He/She is a...”的应用;最后,让学生对照图片用英语讲故事,并引导他们在讲故事时注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变化。

(二)微型练笔,写中有法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英语对学生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写作中应用正确的语法,学生才能写出优质的作文。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融入写作要素。微型练笔一般以写短句、写语段为主,比作文写作难度低,具有节约课堂时间的优势,并且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可以用微型练笔取代传统写作,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在学生完成“看图讲故事”的语法实践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将你刚才讲的故事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的要求,使其将“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语法应用在书面上。学生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既是对语法知识的应用,又是发现语法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直接在学生写下的句子中批改,指出问题,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补足短板。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并优化小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组合应用“体验、探究、归纳、应用”四种教学方法,打造四步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体会与发现中自觉走进探究,在探究中主动归纳,在归纳中积极应用,循序实现对语法的高效學习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诗融.例谈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21(19):89-90.

[2]徐琴.注重英语语法教学 提升语言运用能力[J].山西教育(教学),2021(4):27-28.

[3]李谦益.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效率的研讨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1(6):47-48.

[4]朱伯华.浅谈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J].学周刊,2019(6):87-88.

猜你喜欢
课堂策略语法教学小学英语
激发学生质疑,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一步 让学习真正发生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36:17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06:1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3:09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52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58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9:32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