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应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的重要平台,能推动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与合作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更加关注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文章对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广大语文教师绽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光彩,让学生在积累个体语言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与阅读、写作教学活动相比,目前的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尚不具备固定的教育模式,要组织有效的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素养、综合促进学生发展的显著作用,让许多教师将其视为改革教学模式的重点。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方面策略,期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打造高品质的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
一、巧妙导入,点燃学习热情
(一)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让学生产生丰富视听感受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现代教育资源成为许多语文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在组织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视听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积极地探索语文世界。当然,教师要注意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搜集教学资源,打造灵动的视听情境,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开启综合实践之旅[1]。
例如,在组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妈妈的吻》《懂你》等主题为感恩父母的歌曲,使学生被美妙的歌声吸引,将目光聚焦在活动的主题—“孝亲敬老”上。随后,教师可以展示根据“子路借米”“亲尝汤药”等故事改编的情节曲折、色彩鲜艳、人物形象饱满的影视作品。在播放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些影视作品介绍了怎样的故事呢?观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呢?”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有关的生活事件。在学生指出子路、汉文帝刘恒等人具有孝心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自己:“同学们,你们与父母是怎样相处的呢?大家发现父母经常为我们做什么事了吗?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在音乐、影视作品和教師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形成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想法。
用歌曲、影视作品等教育资源导入教学内容,能让学生迅速地聚焦在教学内容上,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逐渐走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探究相关知识。
(二)搭建游戏桥梁,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一些教师对游戏活动持有偏见,将游戏看作洪水猛兽,认为游戏只会耗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为学生带来成长的养分。显然,这样的想法忽视了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游戏活动中,初中生可以放松,也会产生激情,而且学生往往十分愿意探究与游戏相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导入环节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拉近学生与相关知识的距离,为学生进行接下来的探究做准备[2]。
例如,在组织“走进小说天地”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安排“竞猜歌词”游戏,让学生迅速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找到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的主题曲的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次播放这些主题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鼓励学生举手说出这些歌曲对应的影视作品以及与这些歌曲的歌词有关的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颁发小奖品。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会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开启学习之旅,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四大名著的想法。
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涂上鲜艳的色彩,这样做能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相关知识。
二、重视实践,打造活力课堂
(一)引导动手实践,突出学生本位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仅重视讲解语文知识,学生难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与传统的学习形式相比,这样的形式更能唤起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会得到突出[3]。
例如,在组织“倡导低碳生活”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以及践行低碳生活的方法、原则等,深化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讨“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一话题,让学生逐步明确自己可以如何进行实践。随后,教师可以布置“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的任务,鼓励学生围绕“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一话题搜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深入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在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思考成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宣传材料,如鼓励学生将思考成果制成小册子,或者根据思考成果制作海报、标语,然后在校园、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分享环保理念。
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汲取养分,不断增强语言应用素养。
(二)助推合作互动,培养团队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活动形式也相对复杂。为确保学生完成综合实践任务,保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教师也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教师应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活动时,他们能意识到集体的智慧,释放无限的能量。因此,在组织相对复杂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
例如,在组织“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一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践任务。为了让学生对线上学习平台的功能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最感兴趣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探究,分析这一线上学习平台可以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以及学生可以如何使用这一线上学习平台。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不仅会对“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一主题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掌握利用互联网学习的科学方法,也会意识到交流、讨论的意义,明白如何通过合作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
在面对形式、内容相对复杂的综合实践任务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鼓励自主选择,张扬学生个性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认为学生如同花木,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在教学时,教师理应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提供与之学习特点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活动,帮助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可以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多个活动选项,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发展能力。
例如,在组织“家国天下”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形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国家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魅力。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这一主题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爱国人物的事迹,然后对这个人物的事迹进行整理、加工,并在课堂上分享这个爱国人物的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分享形式,比如喜欢评书的学生可以将爱国人物的事迹写成精彩的故事,在课堂上说出来;喜欢戏剧的学生可以将爱国人物的故事改编成简单的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喜欢诗词的学生可以根据爱国人物的故事写抒情的诗词,在课堂上念出来。在完成这样自由、有趣的综合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爱国这一主题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学生的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素養也会得到有效培养。
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特性,彰显人文关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声音,全身心地投入综合实践活动。
三、注重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一)鼓励和肯定学生
他人的肯定、鼓励,可以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内驱力。当教师鼓励、称赞学生时,学生会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会更加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为了巩固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教师应当在组织活动后主动地评价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赞赏和表扬。
例如,在组织“以和为贵”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这一汉字,在学生提出新奇且有趣的想法后,教师应该及时称赞学生,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表达自己对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想法后,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这句话的内涵,也要及时夸奖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思考的行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鼓励和称赞能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亮点,肯定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坚定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海洋中遨游。
(二)搭建成果展示平台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的成果不仅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见证,也凝结着学生努力探究的汗水。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应当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认可。
例如,在“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走访、调查。在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应组织“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会”,鼓励学生派出“申遗代表”,讲述本组调查的项目。在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后,教师需要及时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发现自己小组在调查时的亮点和不足。
要让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所得,意识到自身的学习亮点与不足,并据此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汲取养分和精神食粮的重要舞台,也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阵地。为了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教师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改良活动的形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成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乐利娟.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2(6):3-5.
[2]俞九菊.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2022(8):32-34.
[3]刘红琴.初中语文教学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和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34):55,57.
[4]陈荔.综合·评价·实践: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评价[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