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铭
摘 要:新时代信息技术渗透面广,已经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主要技术,故而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以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促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所需的信息化能力。当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个体差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未突出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致使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由此,文章在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效率低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解决问题和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探析了所要遵循的原则与教学方法,希望有值得课程教学改革的参考之处。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能与素养是人才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故而中职教育要以人才需求与学生发展为导向,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现状,分析不足之处,从解决问题与提质增效出发,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实际操作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精讲与组织配套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应用能力与形成信息意识,逐渐形成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素养、责任感。这样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促使其发展成为综合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契合新时期对中等职业人才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在目前中职信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学效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学生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课程教学未能根据大纲确定好目标,这样出发点与落脚点就会有一定的问题,势必会出现低效现象;第二,中职生基础差异大,教师信息课教学忽视差异,统一安排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统一教学目标、方式、评价标准,致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够”,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下”;第三,信息课教学创新不足,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操作示范,学生再练习,依照要求一步一步操作为主要方式,教学未能突出学生主体性,且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学与做的自觉性差,很少主动进行探究与创新,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低下;第四,部分教师虽采用了先进的教學方法,但认识不足,实际应用中具有形式化的状况,教学创新实际效果不够好。
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中职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要明确目标,通常要依据国家对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以及教学大纲与指南、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在综合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与确定好目标,将其作为出发点,最终促进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当前中职信息课教学不仅要促使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及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数字化学习能力,使其形成信息意识,并且要发展其计算机思维与创新能力。此外信息课要从育人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社会价值观,增强其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最终使学生能够满足和适应职业、自我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要确定好目标,然后将其融入每个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促进目标落实。需要强调一点,信息课目标要包含知识、技能、育人、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
(二)主体性原则
中职信息课教学中,学生必须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实践训练与操作应用、探究性学习、创新等的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与强化能力,形成信息意识与计算机思维,并强化信息社会责任感。信息课要重新确定师生的课堂角色,应坚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线,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知识基础、技能、能力以及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与特点等,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中要组织好教学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进行启发与指导,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点要精讲与精练,协助学生突破与真正掌握知识。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
中职信息课程教学要提质增效,需要在实际开展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是基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动手操作与实践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将理论融会贯通,提升动手与综合实践能力。部分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性内容,教师讲很多遍,不如学生动手操作一遍,但是没有理论指导,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有机穿插,让学生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中逐步提升,并要提供自主解决问题与创新的机会,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多样化原则
信息课教学要提高质量,一定要坚持多样化原则。教师要做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动脑、探究、动手、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与强化关键能力,在学会的同时会学,从而具备终身学习与自主强化信息能力的素养。需要注意一点,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故而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学习习惯、认知特点等,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与方法,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分层教学法等,然后合理进行组织安排与设计,确保教学成效最大化。
(五)差异化原则
中职信息课教学要遵循差异化原则,教师要通过直接向学生了解相关情况、上机测试等方式,明确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思维等情况。综合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与分组,依据实际学情对目标、教学内容、实践训练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习惯,选择不同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使其在积极参与中,学习适合自身的内容并尝试动手操作,以此提升每个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此外课堂评价极为重要,能够发挥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实现自我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成就感与强化自信心,并且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与动手操作,进而提升教学成效。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要想提升中职信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全面调动学生,使其自主学习与动手实践,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确定任务,然后以此进行驱动,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互动、协作、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与实践。在实际操作中要以任务为主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负责引导与启发,学生应为课堂主体。具体操作时,首先任务确定极为重要,一般要依据重难点或者某个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教师需要考虑学情,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且任务不能太难,否则易打击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但是也不能太简单,缺乏实际意义。在学生带着任务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使其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究,强化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并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学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其次任务驱动形式要尽量简单,布置任务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还要对其进行学习评价与总结。
为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更好地完成学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搜集素材或者是提供素材。以“编辑Word文档”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以后,教师依据主题设计任务,可细化为若干任务:第一,新建与编辑文档,依照要求对文档命名,此外要保存好文档;第二,提供存在问题的文档,学生要查找出问题,自主完成修订;第三,学生要根据提供的文档,展开合并操作。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更好地掌握常用的编辑软件,还能提升编辑、保存文档的能力,以及掌握文档合并操作方法。
(二)情境创设法
中职信息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教师在特定情境的创设下,可以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具体化,将静态内容动态呈现,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做与学中强化能力与素养。信息课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与专业的内容创设情境;应将趣味性与目标性统一,平衡好两者的关系,避免过度娱乐化;创设情境不能耗费太多时间,必须抓住重点和具有针对性;创设情境方式要灵活多变,防止学生出现疲劳感。
以“Flash”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节日情境,让学生观看用Flash制作的祝福新年快樂的动画,比如呈现春节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吃年夜饭等场景,配上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对这项技能产生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介绍如何制作,学生会更认真地学习,并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完成教学以后,教师要组织配套实践,创设学校组织运动会的情境,要求学生依据所学制作Flash宣传片,引导学生搜集素材,整体构思,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动画,提升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强化动手意识。
(三)分层教学法
中职信息课程教学要正视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首先,教师要做好摸底工作,明确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然后将其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信息技术基础好且能力强,拥有自觉学习习惯;B层为中等生,学生比较自觉,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应用能力不够强;C层为学困生,表现为信息技术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与自觉性,动手操作能力低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从实际出发设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任务与问题梯度化与层次化,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加入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也要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合理设计梯度化的训练任务,使全体学生在学与做中获取不同程度的进步。教学评价要进行分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均能获得激励和表扬,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一般针对A层学生以引导自主学习,组织技能竞赛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实践中强化关键能力,以及培养信息素养。以赛促教对优生而言能够获得良好教学成效,调动其竞争意识,促使其不断探索与提高对自我的要求;B层学生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开发潜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C层学生则要以讲解知识,夯实基础,以及多练为策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与精练。
(四)混合式教学法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信息课教学要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根据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布课程内容、录制课前教学视频、给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出问题、布置动手操作任务、确定自测任务等,并全部打包上传到线上平台中。及时通知学生自主安排时间登录平台,依据发布与提供的内容自主进行线上学习,完成相关的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可以与同学在线交流,也可寻求教师帮助。自测完成以后,学生根据结果再次学习,自主突破。教师要在线监控,在后台收集与处理信息,确定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学定教。
教学除了单独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导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微课等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将其融入混合式教学中。线上以自学与引导动手操作为主,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作评价与总结,然后集中针对遗留问题与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要以生生、师生共同探究为主,并要精讲与精练,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有重点的教学。课后引导学生线上复盘与拓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信息课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应当坚持目标性、主体性、理论结合实践、多样化、差异化的原则。实践中为了促进教学目标落实,可以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混合式教学法等,坚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动手为主,使其在参与中掌握信息知识与技能,并强化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信息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孙学胜,张知文. 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成才之路,2021(09):74-75.
[2] 江文哲.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讨[J]. 成才之路,2020(31):72-73.
[3] 徐丽媛.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0,22(19):216-217.
[4] 虞丽燕. 提升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7):236-237.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