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2023-11-21 04:52莫伟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新课程

莫伟欢

【摘要】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明确“减负增效”的根本概念及影响因素,目前问题主要表现在减负达不到增效效果、减负增效概念不清晰、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趣味性,以及作业无法刺激学生深度学习等.对于以上问题,文章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求,探究阻碍小学数学设计减负增效的因素包括作业设计的理念、模式以及方法并结合小学课程内容提出相应措施,借助信息化条件,为减负增效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引 言

作业设计问题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所关注的内容,也是社会各界格外关注的话题,尤其针对小学阶段的作业设计,经常居于社会教育新闻榜的榜首位置.小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业后已经处于疲惫状态,但还要面对各种作业,休息时间不足.若作业过多,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畏难情绪,因此,我国教育主张落实“双减”政策,同时强调提质增效,不再应用“题海战术”,而是对作业进行精简化处理,创新作业形式,不再拘泥于书本.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分析

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尤其针对能够锻炼思维、建立科学逻辑结构的数学科目来说,作业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的重要步骤.从教育宏观性方面来看,可以将作业视为自主学习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可以汇总为以下几点:

第一,作业设计需要有目的性,确保将课上知识点进行综合提炼与精简,注重核心知识的挖掘与剖析,满足“减负”需求.

第二,作业设计除了知识点巩固作用外,还应当具有预习作用,对知识点重新汇总总结的同时,需要抛出与下一课相联系的问题,以旧知识巩固为核心,拓宽思考方向和角度,注意联系关系的建立,从而优先了解新内容,长此以往培养良好习惯,满足“增效”需求.

第三,切忌出现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作业预习内容的设置,明确预习主题后,再将主题进行分散,选择适当的知识点,实现针对性的作业布置.

第四,作业布置方法需要进行创新,除了书写作业外可适当加入实践类作业,务必保证内容简单且具有思维点拨性质.

第五,注重作业内容反馈与效果评价,上交作业后汇总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做好作业评价,同时在课上进行预习效果反馈,了解学生自学能力和效果,进一步落实分层教育,为下次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提升作业有效性

(一)明确学生特点,真正落实减负

小学的分班制度与中学存在明显的区别,由于其思想认知尚未成熟,无法判断其能力等级,但在不断接受教育的情况下,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也会展现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若教师仍旧采用老旧的统一式教育难免存在教育缺陷,并不能全面贯彻“减负增效”的目标,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实现科学分层.

针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采用作业评价与预习反馈的方式.教师借助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深度分析,除了判断对错外还要总结其问题成因,如抄袭、马虎、不认真、细节判断失误、数字抄写失误、审题不认真、作业整洁度等问题,并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装订成册了解其学习习惯,实现科学分层.同时,教师要以动态化的形式展现学生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变化趋势,定期进行重新分层,对学生学情进行“诊断”,展现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小学生的思想认知虽然尚未成熟,但也会在意自己的成绩、排名,在分层时尽可能不要直接向学生透露等级划分,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公布分层作业布置时应进行具体的引导,明确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应用鼓励性语言进行激励,如“按照这种方式你一定会改变××问题取得更好成绩”“注意你的思考方式或对题目中细节部分的解读”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还能使其树立自信心,根据其能力进行作业减负,解决小学数学中始终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业不僅能展现课堂效果,还具有更高价值的学习引导效果.数学作业具有检测学生能力、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拓展学习方向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分别展现数学作业的功能.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套用三种侧重点公式,构建难度不一的分层式作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时,针对学习能力强且思维灵活的学生,作业设计的侧重点应当在思维创新方面,注重题型的综合性,题目需要综合三角形的特性;中线、高线、高线角平分线的划分;内角和、面积等内容,并将平页镶嵌的内容作为拓展部分,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探索新知识、知识迁移等多种能力.针对次一等的学生群体,作业设计的侧重点可以放在三角形性质方面,适当降低难度和灵活性,既要兼顾基础,又要展现知识的综合性,做到知识点的顺利迁移.针对学习能力弱、思维运转不灵活的学生,作业设计的侧重点应当放在基础知识巩固方面,尽可能以单一化的方式罗列大量知识点,此时的作业不仅能够全面地展现三角形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相比于以往冗余烦琐的作业,更能起到调动思维和学习兴趣的作用,实现减负增效.在落实分层作业设计的同时应当注重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引导,可适当引入一些实际生活类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利用实际案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观点相一致.

三、注重学习兴趣引导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要求更高,除了具有一定教育功能外,还要具有趣味性,创新作业模式,从以往的纸质作业中跳脱出来,采用动手实践、小组线上线下活动等多样化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一来既能降低学习负担,又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例如,在学习几何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游戏化的作业形式,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七巧板设计比赛,在设计过程中观察各类图形的特性,合作完成多种图形的组装.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后作业活动.相关研究显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能够产生更高价值,扭转以往沉闷地写作业氛围,同时可实现上可下知识点之间的联动,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相互给予以及热爱分享的性格特点.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注重家校结合

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是教学的最终环节,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与所学课程相衔接形成一个闭环.从其属性上来看,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教师检验教学成果以及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方式.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要求各科教师适当降低作业完成总时间、缩减作业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量”并不意味着减“质”,强调课后育人的效果,使学生能够自愿参与课后活动,需要教师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协调,尽管学生远离学校,也能在家庭中感受到浓郁的教育气息,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掌握更多新知识.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注重课业与作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到教学相长.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还需在原有基础上创新作业形式,与家长相互配合实现协同教育模式.以“统计”这一章节为例,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让家长配合学生一起调查家庭用电、用水等情况,连续一周做好相关记录.若只有学生自己参与,可能存在侥幸或惰性心理,认为只需随便填写即可,而一旦加入家长这一角色,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形成一定约束,降低课业难度的同时培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支出,从而使学生学会勤俭节约,这也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内容.

四、提升作业设计深度

(一)数形结合法提升学习深度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育中应用较多且成效很好的方法,利用数字表达图形,又用图形反作用于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完成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又能提升学习兴趣,避免思维固化.以分数的乘除为例,这一知识点对于部分后进生来说过于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分别用相同的图案代表分子和分母设计作业内容,有了抽象形式的支持,分数乘除法的要点会更加清晰.此外,数形结合法不仅应用以数解形、以形助数的方式,还可运用数形互译的方法.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针对此类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需要优先明确解题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步骤,引导学生实现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转换,如此一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在此需要注意,同类型题目在作业中出现的频率尽可能控制在三道,其中例题发挥参考功能,第二道题发挥引导学生理解的功能,第三道题发挥巩固功能.

(二)巧用信息技术绘制思维导图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外,还应当掌握更多技能,科学运用,提升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小学数学内容在整个数学教育中相对基础,目前来看,我国虽然实施了双减政策,但高数教育与普通数学教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学生能力存在断层,未来数学领域的改革可能逐渐向低龄化方向迈进.因此,作为当代的数学教师,务必为日后的数学教育改革打好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建模能力,掌握更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思考条件.在实际应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每完成一课或一个章节的学习内容时,需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总结,并利用电子设备打印详细课程导图,久而久之装订成册,形成思维链条.前期可以用树状图、云层图的形式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根据流程图进行自主复习,久而久之在其思维中建立课程模型.中期作业布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点框架,做好课堂总结.后期阶段的作业布置则可以适当扩大构建范围,突破单元限制或年级限制,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越多,构建的思维导图会更加具体,从而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起到回忆、巩固知识点的效果.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只需拿出积累的思维导图,即可实现对全书的复习,还能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五、基于新课程注重素质引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和战略目标,在落实素质教育时要求以学生为核心,并强调教师的创新性,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为宗旨,尊重主体学习精神的建立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渗透现代化思想,注重素质引导,培育能力突出、学业良好的高素质人才.教师研读课标能够发现,小学数学教材的编订在原有基础上渗透了更多人文化的内容,旨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无法依靠自己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这就需要教師合理构建知识点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做好协调工作,并表现在作业设计中.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渗透素质导向理念,深度挖掘教材中有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创新作业完成形式.例如,在学习“种树”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在放学路上细数周围树的数量、品种及树龄等信息,并回忆当天所学的两端种树、一端种树、两端都不种树的概念,同时升华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注重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思想.在学习“时间”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时间,将抽象的时间进行量化处理,并计算不同活动的时间内容进行换算,如早起10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省去路上玩的时间能提前多久到家,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时间这一要素培养学生的观察精神,如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并找到其播放规律,同时掌握更多社会性知识,增长其见识.以这类节目为载体提醒学生注意要科学把控时间,在未来做事之前都能提前进行时间规划,有效提升综合素养,在这种环境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减负增效,既要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又要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务必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并深度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习兴趣、学习深度以及素质教育方面的多角度引导,科学把控作业难度和数量,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玲芳.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N].科学导报,2022-08-02(B03).

[2]谢建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探讨[N].贵州民族报,2022-06-28(B04).

[3]陈静.多彩作业 别样精彩[N].桂林日报,2021-10-28(004).

[4]王晓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科学导报,2021-08-31(B03).

[5]黄浩.“少教多学”带来的“减负增效”[N].中国教师报,2021-08-25(001).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