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婧,张涵玲,程婷婷
(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启东226200)
在我国,胆结石病中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超过50%,而其中约70%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案,通过将患者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达到治疗目的。但由手术属于应激源,术后护理难度较大,易合并多种并发症,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医护一体化即为医护双方既可接受各自的行为,同时还可进行密切联系,形成医-护-患和谐关系,给予针对性的照护,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沙杰等[2]对口腔癌手术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本研究将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7例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9年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3]中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检测胆总管直径≥0.8 cm,且结石直径<0.8 cm;③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胆道手术史者;②合并胆道系统、十二指肠等临近部位恶性肿瘤者;③患有其他原发性疾病者;④同期需实施其他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22例、女32例,年龄34~90(55.26±3.79)岁;病程2.87~4.02(3.28±0.54)个月;结石情况:单结石24例,2颗结石15例,3颗结石1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35~90(56.11±3.87)岁;病程2.79~4.10(3.31±0.53)个月;结石情况:单结石25例,2颗结石14例,3颗结石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完成颅脑CT及心电图监护等。妥善固定各种引流装置,保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对手术切口部位按时行消毒和换药处理,避免切口感染。术后24 h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对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者,术后可实施肠内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可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及普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护理人员需嘱患者避免抓挠皮肤,协助患者修剪指甲,可使用温水清洗或炉甘石洗剂擦拭局部止痒。在与患者沟通时,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胆管结石术后干预方案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保持平稳心态,改善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感时,应通过指导深呼吸、按压腹部取舒适体位等方式缓解疼痛,此外,可通过与患者交流、轻音乐、阅读书籍等方式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保证治疗环境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合理控制病房内温度及舒适度。对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实时解惑,使其正确认知胆总管结石治疗,从而降低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感,减轻恐惧心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干预。
1.2.2.1 组建小组 由本院普外科2名主治医师(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制订干预方案,并执行最终决定权)和具有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14名医护人员(负责患者入院初期至康复后的全程治疗)共同组建干预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对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病程进展进行综合性分析,将医护一体化理念融入临床护理中,最终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对组内成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学习,定期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后续研究。
1.2.2.2 病情评估及职责明确 ①入院当日,组内成员与患者开展为期20 min的健康问答式交谈(如您患病时间是什么时候?现在症状有哪些?),以明确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潜在生理、心理问题,同时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文献网站查询胆管结石治疗相关知识,结合本院既往治疗史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汇总,组内成员共同商讨干预方案。②统计患者床位并分组,每位组员负责7例患者,与患者家属交换联系方式,便于及时了解患者病程进展。保证24 h轮班值岗,记录照护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与成员商讨解决对策。
1.2.2.3 方案的实施 ①入院时:a.健康教育。组内成员结合胆囊结石相关资料为患者详细讲解病因、诊疗方法、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健康教育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程进展选择病情相匹配的治疗成功案例,巩固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疑难问题。每次60 min,2 d 1次。b.心理指导。护理人员每3 d与患者进行1次健康交谈,了解患者现阶段治疗情况及心态变化(如“您认为护理方法效果如何?现阶段的心态及情绪怎样?”等),分析该阶段护理效果,每次时间为20 min。②出院后:每15 d进行1次电话访谈,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居家护理效果,强调正确用药及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的重要性,并告知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的意义,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讨后续干预方案。患者出院2个月后,组内成员每10 d进行1次居家访问,再次查询患者居家护理效果,并纠正其不足之处,结合患者病程进展,制订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每次时间为1 h。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包括下床时间、早期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包含胆道感染符合《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拔萃》[4]中胆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右上腹绞痛、发热及黄疸等;胰腺炎符合《2018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解读》[5]中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化道出血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6]中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明显时可见呕血、黑便,严重时可伴随贫血,甚至休克。③生活质量:采用疾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于入院当日、出院前1 d进行测评,该量表包含躯体健康、心理情况、自觉症状及特殊症状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8个题目,以1~5分计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为0.879,信效度较好[7]。④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于入院当日、出院前1 d进行评价,分为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4个分量表,以10分制进行测评,满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为0.879,半信度均为0.832,折信效度较好[8]。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不同时间GIQLI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GIQL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不同时间PSQI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PSQI评分比较(分,
现阶段,临床对胆总管结石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胆道镜找到结石位置,使用取石篮网将结石取出,达到治疗效果[8]。有研究提倡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手术护理中,可推动手术的顺利实施,促进患者康复。医护一体化干预即为重点强调护患沟通,通过护理人员全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提升护患合作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9]。鉴于此,本研究实施医护一体化干预,探讨其应用效果。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以胆总管结石手术为切入点,结合本院治疗现状制订医护一体化干预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与胡芳宁等[10]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实施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年龄普遍偏大,且在治疗过程中需患者全面配合方可顺利完成,因此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医护一体化干预可规范护理内容,更注重医护患交流,从术前至出院后多角度进行干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有效沟通,可保证交流信息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还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缩短住院时间[11]。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提升沟通积极性,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准确了解疾病病因机理。在救护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系统化地进行心理指导,有利于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1 d,两组GIQLI、PSQI评分均高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护一体化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坚持以患者及其家庭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等多角度实施救护措施,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相关健康知识,使患者明确治疗意义及注意事项,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不但能准确掌握患者的情绪及治疗需求,提升其配合度,同时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及紧张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干预,缩短了临床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但因客观条件和研究时间等因素影响,本研究还存在不足,后续将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