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慧娟,张 婷,刘 荣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开封475000)
肺癌属于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肺癌根治术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既往主要采用开胸手术,可以充分暴露患者胸腔内组织。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手术逐渐趋向微创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逐渐在临床普及,可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缩小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2-3]。但术后切口疼痛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仍无法避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4]。常规临床干预措施主要为药物镇痛、心理干预等,其对于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往往有限。而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是一种以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满足患者在医疗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目标,以患者角度为出发点提供优质护理。近年来,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外科。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我院接诊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相关诊断标准[5];存在手术指征,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了解研究具体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院前已接受放疗或化疗等其他治疗;近期存在镇痛药物服用史;合并精神、心理或认知疾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存在慢性疼痛病史;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8~79(66.79±5.03)岁;体质量指数(BMI)17.20~24.10(20.33±1.06);病理分型:鳞癌33例,小细胞肺癌15例,腺癌8例,其他4例;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22例;有吸烟史49例。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6~78(67.31±5.12)岁;BMI 17.50~24.10(20.48±1.01);病理分型:鳞癌36例,小细胞肺癌17例,腺癌2例,其他5例;合并高血压31例,合并糖尿病18例;有吸烟史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癌病理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抗感染、镇痛药物等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措施。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①明确患者护理需求。通过沟通交流、需求调查、经验总结等方式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了解其具体需求,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疾病相关知识、术后镇痛、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饮食及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②成立专项护理小组。由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1名主管护师担任小组组长,组员由科室内的专业护士组成。入组前先对科室内专业护士开展肺癌根治术专项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者疼痛评估、护理管理等,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者可入组。③疼痛评估。手术结束后8 h即开展疼痛评估,后续评估频率为1次/d,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程度。④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及疼痛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疼痛干预方案、管理目标,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讨,最后共同制订策略。⑤个性化疼痛专项护理。a.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先对患者及家属行肺癌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疼痛相关评估方法,了解非药物性镇痛方法,从而有利于患者准确表达疼痛相关信息,使其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b.疼痛干预:小组护理人员根据镇痛目标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干预或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干预后的机体反应,实施疼痛干预后30 min再进行疼痛评估,分析并总结诱发患者疼痛的原因。c.呼吸训练: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呼吸及咳嗽等训练,如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先行肌肉放松,通过鼻腔缓慢深吸气,达到最大肺活量后屏气2~5 s,然后缓慢呼出气体,并收缩腹部;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先行肌肉放松,然后通过鼻腔用力深吸气,随后缓慢呼出气体,呼气过程中嘴唇维持吹口哨状并收缩腹部,维持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或1∶3;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嘱其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然后大口呼气,当痰液于咽喉部聚集后用力咳出,必要情况下护士可对患者进行腹部按压或背部叩击,帮助其更好地咳嗽或咳痰;呼吸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六字诀呼吸操练习,基于经鼻吸气、经口呼气的呼吸方式依次进行“呵、呬、嘘、呼、吹、嘻”的吐字锻炼,重复6次,每次间隔休息一段时间,恢复至自然状态后开始下一次。d.心理干预:护理期间组员与患者及家属积极交流,及时予以安慰和鼓励,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⑥总结反馈。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共同讨论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和改进。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分。VAS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②比较两组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7]评分。MCMQ从面对(8个条目)、屈服(5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3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条目评分1~4分,其中8个条目为反向计分,评分与患者采取该应对方式的可能性呈正相关。③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④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
2.1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MCMQ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MCMQ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恶性病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而长期吸烟或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胸痛、咳痰、痰中带血等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临床肺癌根治术应用较广泛[9]。但手术是侵入性治疗操作,疼痛无法避免,对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极大,易导致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表达需求并尽量满足具有重要意义[10]。
疼痛定义为患者机体组织出现损伤或潜在损伤后所产生的不适或不愉快的体验,患者生理、心理均伴随一系列变化。肺癌根治术后疼痛不仅导致巨大心理痛苦,同时对患者的内分泌、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延误术后恢复[11-12]。因此,疼痛的有效管理是手术患者术后重要的管理目标之一,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感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13]。常规术后疼痛护理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可发挥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疼痛相关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并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因此逐渐成为临床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疼痛评估为控制和管理术后疼痛的重要步骤之一,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措施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个层面评估、了解其需求,从而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术后疼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提高其参与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强患者疼痛管理的信心。其以患者为中心,基于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方案,其中疼痛专项护理针对患者具体生理情况实施镇痛措施,提供药物或非药物性镇痛方法,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镇痛方案,且在干预过程中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心理干预,进而从多个层面缓解术后疼痛,更贴合现代医疗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镇痛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第1、3、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
肺癌恶性程度高,致死率也较高,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的病情陷入恶性循环[14]。而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于患者关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掌握更加详细和明确,医护人员可以详细掌握患者疾病认知中的知识薄弱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普及,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疼痛也是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机体疼痛程度越高导致患者的应对方式越趋向于消极。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通过疼痛干预、呼吸干预等进一步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有利于将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对方式从屈服、回避转向面对,从而促使患者更好地参与、配合术后护理措施。
患者易因惧怕疼痛而不愿开展功能恢复锻炼,从而影响术后恢复进程[15]。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通过改善术后疼痛、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可提高患者对于术后早期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时间。同时受手术麻醉以及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肠胀气,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肠蠕动功能,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其可能与样本量有限或观察时间较短等因素有关,后续可通过延长观察时间或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重视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可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