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婧,马锦琪,陶颖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医务部,江苏无锡 214023;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无锡 214023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这一顶层设计,2019 年7 月,国家层面制定并颁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十五项重大行动,多方面协同推进,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
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十五项重大行动之一,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基础,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高危孕产妇比例有所增加,保障孕产妇生育安全的压力有所增加[2]。三级综合医院作为医疗领域的支柱,产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密切协作在保障孕产妇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SWOT 分析法是管理学中综合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制定发展战略的方法,用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3]。在某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产科建设工作中融入SWOT 分析理念,对明确学专科高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医院为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是省、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综合救治指导中心,省高危孕产妇救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产科是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产科技术力量雄厚,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扎实,疑难危重病人综合救治能力强,在本市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科室现有3 个病区,床位68 张,其中普通床位56 张,VIP 床位12 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0 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9 名,高级职称护师10 名。产科拥有国际水平的母婴监护设施、分娩设备、急救设施。近年产科年门急诊量最高达6 万人次,年出院人次最高达6 700 人次,年分娩数最高达5 402人次。
产科开展规范的产前教育和围产期保健,开设免费准妈妈班、无痛分娩、一对一的导乐分娩,实施全程监护分娩。近年来,接诊的孕产妇中80%以上为高危孕产妇,产科与内外科、ICU 等科室通力合作,曾成功抢救了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妊娠合并再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等危重症。
2.1.1 地理位置优势 该医院所在城市为长三角地区中心地级市。截至2022 年底,全市常住人口749 万余人[4],四通八达,人员流动大。医院位于城市3 个行政区几何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奠定了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优势。
2.1.2 平台优势 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连续11 年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上,居全国地市级医院前20 强。医院拥有省级临床诊疗中心1 个、省医学创新中心1 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 个,在多学科协作方面有较强保障。
2.1.3 专科和技术优势 该院为省、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其中产科为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妇科和产科均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该市及周边地区的妇产科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2022年,产科年门诊量约5.5 万人次,年出院患者人数约4 500 人次,年手术人数约3 300 人次。医院产科在医疗技术和科室规模上在本市同级别医院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2.1.4 医院品牌优势 医院始终将公益性放在医院发展的首位,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不断丰富医院品牌价值,凭借可靠的医疗质量和良好的医疗服务,在本市及周边城市患者中拥有较好的口碑。
2.2.1 科室基础设施陈旧 自2007 年医院易地搬迁至今,医院产科部分基础设施已较为陈旧。对比市内新建成的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和其他民营医疗机构产科,医院产科在门诊诊室和病区环境改造方面已存在一定的差距。
2.2.2 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快速推进,对医院和专科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5-6]等文件精神要求,医院和学专科管理要从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目前产科科室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缺少科学管理知识,对科室人员、设备、质量、技术、运营等方面的管理缺少系统性和专业性。
2.2.3 信息化管理建设不完善 医院内部未建立完善的高危孕产妇预警系统,主要依靠接诊医师填写电子表单实现上报医院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产科、妇科为孕产妇主要接诊科室的医师敏感性高、执行力强,但较少接诊孕产妇的科室医师上报意识不足,加之缺乏便捷、完善的信息化预警系统,可能存在漏报或不及时上报的情况,导致对高危孕产妇的信息掌握不及时或不完整。
2.2.4 缺乏个性化医疗服务 在产科学科发展方面,仍着重在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在患者服务方面的改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尤其是孕产妇对于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提升。而公立医院产科在医疗服务方面多停留在现有的基础服务,部分开展的特需服务也缺乏个性化或定制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患者的流失。
2.2.5 服务内容有待拓展 ①在无痛分娩服务方面,因受限于麻醉医师人力资源短缺,产科无痛分娩供需失衡,部分优质患者会流失到其他医疗机构。②在新业务拓展上,产后康复等延伸服务相关业务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手法康复等服务受限于专业技术未大范围推广,中医中药在孕产期保健方面的应用未较好的融合等。
2.2.6 缺乏高效的宣传营销 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患者尤其是孕产妇患者来源一般较为稳定,因此,产科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多停留在新闻宣传、医疗技术、医疗知识介绍等方面。但随着城市间交通越发便利以及医保异地报销政策的逐步推进,孕产妇在就诊机构的选择上可及面更广。因此,高效的宣传和营销方式是树立医院和科室品牌的必要手段。在当今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医院和科室仍故步自封,会造成患者的流失。
2.3.1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孕产妇健康 ①将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十五项行动之一,对孕产妇病死率提出新目标:到2030 年,孕产妇病死率将下降到12/10 万以下,并缩小城乡、区域差距。②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7],就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孕产妇分娩安全,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出策略措施。③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 年)》[8],提出促进母婴安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病死率,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高质量妇幼健康服务等行动目标。国家层面对孕产妇健康和安全的高度重视,个人、医疗机构、社会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3.2 孕产妇相关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及对优生优育的重视,孕产妇及家属的相关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较以往有较大提升。孕妇学校在我国各大医院中已普遍开展,通过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在加强孕妇自我监护和产前筛查、减少产科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
2.3.3 孕产妇对多样性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对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0]。当前,人民群众尤其是孕产妇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停留在原先追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这一层次,更是对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就诊便捷程度、高品质医疗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1 低生育率水平持续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3,接近“极低”生育率水平。我国育龄妇女规模缩减,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育龄妇女未婚人群占比增加[11-12]。持续的低生育率会直接造成产科患者来源大幅缩减,对科室的发展造成极大冲击。
2.4.2 同行竞争激烈 虽然该医院产科在医疗技术上于该市同级别医院中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该市设有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在孕产妇专科诊治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此外,其他民营妇产科专科医院,运营机制灵活,就诊环境舒适,善于宣传和市场营销,且提供相对多样化或者高端特需服务,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患者。
2.4.3 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的落实,专科人才及患者有流失的威胁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国家印发《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3]。《意见》的出台对公立医院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带来较大的挑战。公立医院专家在基层医院或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一方面方便了周边患者诊治,另一方面也流失了一部分患者。
2.4.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孕产妇作为特殊人群,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格外呵护。新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发生,都可能影响孕龄期人群备孕、妊娠、分娩等全过程,从而对产科的常规诊疗和科室管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若承受过高的心理压力则可能更易导致妊娠并发症、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母婴结局[14-15]。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贯彻落实“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理念。其中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公立医院产科在促进孕产妇健康方面承担了重要作用。在全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家鼓励生育、提倡“三孩生育政策”的新形势下,三级公立医院产科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积极拓宽发展格局,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医院平台和产科专科优势。
公立医院产科要转变思维,积极推进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①完善孕产妇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科室软硬件建设,加强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及引进。②结合科室实际,大力推进孕产妇健康促进和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大力普及孕产妇健康科学知识;提供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等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保障能力建设等。③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以孕产妇患者需求为中心,优化患者门急诊、住院流程;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医疗服务;与基层或民营产科医疗机构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落实分级诊疗,实现无障碍上下转诊;利用智慧医疗,开展“互联网+医疗”,如上门诊疗、家庭护理等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①要紧跟国内外产科前沿动态,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妇产医疗机构或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输送专科人才开展进修培训,促进产科技术提升和医疗服务创新。同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加强科研创新转化,助力学专科高质量发展。②建立多学科诊疗平台,加强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逐渐形成并完善孕产妇诊治和管理的标准化流程,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综合能力。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应急演练,确保特殊情况下孕产妇安全。④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等方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