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琦,王强荣,陈进
东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东台 2242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把优质医疗服务做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基层卫生管理服务的主要突破口。基层卫生服务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能够实现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助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健康服务体系[1]。东台市卫健委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市域统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以县市级三级综合性医院东台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就近即可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2]。
作为医联体组织模式之一的医共体,以互联网构建的远程医疗平台就是县市级医院与基层卫生单位、基层社区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3]。2016 年8 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应市卫健委要求借助“互联网+医学影像”助力本县市级区域内基层影像诊断的发展,成立了县市级影像远程会诊中心,2022 年成立盐城市区域影像质控中心,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成功经验较少。故此,本研究以区域性影像质控为抓手,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平台为媒介,助力并强化县市级区域影像会诊中心建设,并对其建设过程进行探讨分析。
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2010年原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国内目前已经兴起多种形式的区域性医疗卫生改革的浪潮[4-6],区域医学影像中心项目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已经率先进入信息化行列[7],部分基层单位影像诊断业务依然滞留于本单位全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系统,影像远程会诊系统还需另外部署系统,工作中可能注重于报告的书写、审核、会诊,较少对图像质量及报告质量进行管理,区域性影像业务协同优质服务等方面尚不足。为了能够在区域内实行统一的影像检查技术操作规范和诊断质量考核标准,成立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成为关键手段,通过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为建立统一影像管理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各医共体影像中心建设和业务模式差异性问题;通过质控活动,提高协作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利用质控机构龙头单位的丰富资源领头帮助医共体医院的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建设区域影像项目(远程医疗),患者只需在当地检查1 次,影像资料全市区域内都能共享使用,同时,患者自己还可以通过网络、公众号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通过区域业务协同应用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影像的服务能力,通过上下级医院之间业务协同,满足就诊居民就近就医检查的需求,获得可及的、优质的卫生服务,进而避免在大医院因患者较多造成的看病难问题,以及大医院收费相对昂贵造成的看病贵等问题[8-10]。
2016 年东台市卫健委统筹指导本市区域内28家基层医院及5 家民营医院均安装数字化影像检查设备,所有图像以医学数字成像核通信(d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格式遵从国际DICOM3.0 标准接口进行传输,租用东台市电信有限分公司搭建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及软硬件运作平台,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部影像接入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影像信息系统,影像信息系统通过HL-7 标准接口整合到医共体各基层医院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系统及图像存储PACS 系统,构建成全市统一的区域性医学影像远程诊断平台系统—东台市远程影像会诊中心。东台市影像会诊中心依托人民医院影像科,将全市影像诊断连接在一起,每个终端均拥有对本单位患者息录入、PACS 数据的传输,同时具备书写、审核报告及申请会诊服务功能[11-12],会诊中心具有对申请会诊的报告进行书写、审核及会诊功能。自2016 年8 月1 日正式运转以来,目前共完成影像报告及会诊29 万人次。2022年本市卫健委专门成立了覆盖全市的以数字医疗为核心的数字健康驾驶舱,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作为入驻的十大中心之一,基本达到了乡镇级检查、县市级集中读片、实时诊断的效果。本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具备以下功能:①普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诊断报告的书写、审核及疑难病例会诊。患者完成影像检查后,对部分没有影像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由东台人民医院作为中心的三级龙头医院安排高年资主治及以上医师进行影像报告书写及审核,对部分有年轻放射诊断医师的医疗单位,由本单位医师通过电脑快速调阅、浏览及处理影像资料,遵从医联体质控要求的统一诊断模板,进行诊断报告规范化书写,会诊中心对影像诊断报告进行审核,对部分医疗单位的疑难病例由会诊中心进行读片会诊,系统对修改内容进行修改痕迹保留,审核完成的报告均有电子签名,经基层放射科打印后再次确认方可发放。基层放射科对报告不能进行修改,以只读方式调阅参考。②该中心同时利用锐达影像诊断云平台与北京、上海、南京等三级综合性特等、甲等医院知名专家教授横向联系,将本院无法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通过平台邀请专家会诊,患者无须到这些顶级知名医院就诊就能明确诊断,节省了来回奔波及等候结果的时间,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享受国内知名医院的高水平诊疗。③影像会诊中心解决基层卫生单位无法开展的检查,中心接受互联网医院的各医疗单位预约申请的检查,乡镇的患者按照当地医院预约时间直接到本院影像科就可以进行检查,方便了群众就医。
东台市卫健委为了避免基层卫生单位对影像检查的技术规范掌握参差不齐,影像诊断水平各异[13],强化影像质量的管理,于2022 年经盐城市医学会批准成立以东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为龙头医院的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对市县级区域基层卫生单位进行影像质控,同质化管理,定期辅导考核,强化影像质量,以医学影像为核心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赋能[14]。
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运行方法:在基于PACS技术和电信宽带网络相结合的区域医学影像会诊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库、统一放射影像图像质量标准、统一放射检查报告模板,建立放射质量评判流程和评判标准,观察图像质量优良率、诊断报告质量优良率等指标[15],构建基于区域医学影像平台的县域放射质量管理体系。
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运行路线:本质控中心在放射影像系统区域PACS 的架构下进行实时、随机、定期及专项质量控制;影像会诊中心在会诊过程中实时对各医疗单位会诊图像进行质量管理,及时指正优缺点,保证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质量;随机、定期质控为质控中心组织质控专员不定期/定期从PACS 主数据库中检查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质量,形成质控文书发放基层卫生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定期整改;专项质控为某专项检查活动举行质控活动,例如2020 年数字化放射检查(digital radiography, DR)全民体检质控检查及2023 年肺癌CT 筛查的质控活动。
区域性影像质控中心运行方案:①质控中心制度的建设。本质控中心运行以来,建立和完善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各项制度,包括诊断流程、会诊人员资质,图像上传区域PACS 的要求等。
②统一质控标准的制定。本质控中心根据区域内影像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符合县域医共体内的统一的影像技术、检查和诊断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为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影像检查管理制度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各成员单位医学影像建设标准和业务模式差异性问题。
③区域影像诊断人员资质的认定。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根据业务能力和相应资质对于基层医院及会诊中心人员进行工作分配和业务授权,对于基层医院申请的影像检查由具备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阅片、书写诊断报告;由中心具备较强业务能力、高年资的中高级以上职称医师负责报告审核。
④培训考核。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在医共体成员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的同时,定期组织对区域内从事影像采集工作的操作技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特别针对操作人员空白的成员单位,中心要积极帮扶,通过短期进修、集中面授、远程示教等多途径的培训方式,尽快填平补足短板,确保具有影像设备的成员单位都保证有一名影像操作技师,保证所采集的影像数据质量,为数据的上传诊断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中心应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并把培训学习资料录制整理成视频后供各成员单位操作技师或医师下载学习;定期对诊断医师、审核医师进行业务考核,对报告诊断正确率、报告修订率等进行统计,作为影像诊断资格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鼓励基层卫生单位开展CT、MR 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成立基层卫生单位专家工作团队,定期上门辅导。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相关的学术讲座。
⑤图像质量管理。影像远程诊断中心诊断医师和审核医师承担检查图像质量的监督责任,对于影像诊断质量不高或质量有问题的图像有权要求各成员单位操作技师重新采集图像并上传,在此过程中,操作技师应严格按照中心要求进行操作。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内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诊断质量进行质控。
⑥强化数字智能的应用。本影像质控中心率先在县市级区域内开展区域性肺小结节的人工智能影像筛查及判断,实现胸部小结节的全程管理,为肺癌的早期防治提供影像依据,为区域性影像诊断水平提上新的台阶。
⑦网络安全。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应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三级等保护机制,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⑧对外合作。本研究中积极与盐城市影像质控分会、省影像质控学组交流学习,将具体事宜落到实处,引进知名教授参与指导。
当前,本区域影像质控中心还处于初步阶段,区域影像诊断平台部分功能尚有欠缺,比如图像与报告的质量以人工主观判断为主,在线实时质控指导不及时,网络故障引起信息延迟,影响患者满意度;部分社区居民对区域影像质控中心功能不了解[16-18]。对此将加强网络及设备维护,拓展诊断平台功能,强化区域影像质控功能,并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认知度及满意度。医疗共联合,携手促发展。本院影像科将进一步发挥区域龙头医院辐射引领作用,依托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依托区域性影像质控活动,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带动基层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健康平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