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
新疆大学 乌鲁木齐 830046
中华体育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融合体。中华体育精神伴随中华文明发展,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以及体育文化建设,《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党和人民赢得了荣誉!”[1]。这表明,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代呈现和展示出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践行路径。研究显示,35%左右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了收获和提升[2]。随着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用好“中华体育精神”这一鲜活的素材,不仅能创新体育文化表达,而且能潜移默化地促使中华民族精神深入人心。新疆各高校要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将践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学校工作,积极借助实际工作培育新疆大学生中华体育精神,为新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疆大学,主要探究如何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新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新疆大学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三方面开展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搜索引擎检索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相关文献。其中关于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仅占2.6%,这说明关于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1.2.2 实地调研法
实地前往新疆大学,详细调查了解、观察并记录该校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现状和基本情况。
1.2.3 问卷调查法
(2)第二阶段。经过专业组织的基本技能比赛、专业技能比赛和指导教师的筛选,挑选优秀学生进入电信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名师工作室、技能竞赛等团队,学院提供专门的场地并划拨专项经费进行扶持,由专业骨干教师指导团队学生、带领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或完成企业合作项目开发,其他学生则准备专业技能考证。
在实地调查法的基础上,制作问卷“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新疆大学在校师生,共覆盖新疆大学三个校区8 个专业。共发放问卷90 份,回收有效问卷88 份,回收率97.8%,问卷有效率100%。
新疆大学被称为“抗大第二”,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新疆大学。他在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以“家国一体”“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为引领的中华体育精神,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大学生不断开发自身潜力,能够使大学生的身心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引领、灵魂受到重塑,切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时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1 有助于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方向
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科学求实的作风等丰富的精神内核,是一代代体育工作者通过百年体育实践凝练出来的,它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精神支柱。在“大思政”背景下,以“体”育人,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精神文明、体魄野蛮”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借助中华体育精神的宣传弘扬工作,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且有助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
2.1.2 有利于成为体育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源泉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强国建设贡献独特的力量。我国体育文化兼容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其核心就是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具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实质与灵气,文化内涵丰富,其价值驱动在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强烈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可以让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特质播撒在大学生的精神土壤上,生成行动的果实,辐射到各行各业,形成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为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中华体育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来的时代特性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使用鲜活的体育故事,讲述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北京夏冬两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连续召开和新疆籍少数民族运动员一次次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取得佳绩等,题材丰富多样的体育故事、运动员故事,强化着新疆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3]。以形式多样的培育模式,不断推进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宽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
中华体育精神深植于中华精神土壤之中,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功能,其内涵深厚,有益于促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中华民族体育强国精神融合在新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有效路径。但实际上,要把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很好地融合在新疆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却面临着宏观和微观的实际困境。
2.2.1 缺少顶层设计
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有93.1%的师生认为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但是有31.8%的师生表示,未能把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恰当地融入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其原因是缺少顶层设计,学校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师生表示,目前阶段制约其融入的原因主要是“校园氛围”“体制机制保障”和“领导重视程度”,持这三种观点的分别占84.1%,79.5%和71.6%。对于顶层设计因素存在的重要性及缺失,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师生都表示认同。中华体育精神涵盖了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国家担当三个层面[4],在对“您认为体育精神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回答中,95.5%的师生都选择了体育精神可以体现在运动场、赛场以外的生活工作中。但就现状而言,新疆大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运用、精神价值开发和挖掘还不到位,提炼不充分,顶层设计落后于实践。
2.2.2 缺乏课程设计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逐步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在新疆大学师生实际学习生活中,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知度并不令人乐观。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得知,对于中华体育精神,有26.1%的师生表示了解,42%的师生表示不太了解或者不了解。但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没有一个师生的答案完全符合当下国家对中华体育精神六句话二十四个字的权威解释,而且有55.7%的师生答案中有“永争第一”和“契约精神”这两个干扰选项中的一个或两个。针对中华体育精神在融入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回答,67%的师生选择“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强”,56.8%的师生选择“碎片化”,55.7%的师生选择“随意化”,均超过一半以上人数。因此,从师生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知结果来看,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新疆大学并未有意识地将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导致中华体育精神碎片化、随意化、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出现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2.2.3 缺少系统评价机制
问卷中关于中华体育精神是否会对塑造和完善大学生人格素养起到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46.5%的师生认为中华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完善大学生意志品质、健全人格能起到明显的效果,32.9%的师生认为比较明显,觉得无作用的仅占3.4%,远远低于之前35%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效果的调查结果[2]。可见,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人格培养的成效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而且中华体育精神的人文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关于体育活动体现的竞技利益和人文价值权重比较的提问中,选择“竞技利益”高的仅占9%,选择“两者都重要”占76.1%。因此,把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很好地融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温馨且有活力的以体育育人的活动。如果仅仅是完成教育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那么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的吸引力将会被忽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体育课评教环节仍是目前评估考核融入效果的主要手段。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范围狭窄,成了当前制约中华民族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主要原因。综上,评价机制要在增加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保证体育课以外的其他与中华体育精神有关的文体活动能够得到及时、客观的评估。
2.2.4 缺少教学多样性
对问卷调查中“您对于当前学校开展的哪些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教育活动比较满意?”的提问,师生中有70.5%的人选择“体育课”,64.8%的师生选择“校园文化活动”,仅有45.5%的师生选择“思政课”。由此可以看出,新疆大学比较重视体育课程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但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还未普及化。过于单一的运用形式,使中华体育精神教育仅停留在表面,要在学生心中留下持久且深刻的印象是比较困难的,这就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真正价值的接受效果大打折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当代大学生奋力前进的目标,他们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推动者,是闪耀的希望之星。不能简单地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添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不是在表层把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新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从根本上剖析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实质,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新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予有力支撑。
2.3.1 重视和完善顶层设计
中华体育精神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精神体系,是高校学生形成爱国、团结、拼搏、乐观、健康等积极心态的助推器。学校党委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在重视并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在立德树人中独特效果的基础上,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教师自身素养提升过程和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和评估机制。
2.3.2 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人的思想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影响的结果,而想要从思政教育层面进行输入,则需要“对症下药”,使用恰如其分的方式与方法。因此学校必须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在思想上重视中华体育精神,情感上认同中华体育精神的作用,逐步将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机制相融合。
综上,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让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勤学、善思、笃行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形式、多方面参与到中华体育精神教育中的机会。参与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单以体育课成绩为评价方式,要进一步加入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考评办法,逐步做到评估过程的点面结合,从多个维度出发,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
2.3.3 创新教育模式
从“一个人的奥运”到“女排精神”,从“奥运三问”到2022年冬奥会的如期举办,中华民族体育史的伟大历程是激励引导高校学生的精神资源,内容丰富多彩。要想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价值体系,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立德树人创新教育模式。
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路径进行创新与拓展:首先,要充分利用奥运资料等体育文献资料和影视作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拓宽中华体育精神教育传播的渠道;其次,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校园中切身感受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效;最后,保持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敏感度,重视中华体育精神的呈现形式,将中华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沉浸,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沁润目的。
新疆大学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不仅符合时代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大学讲话精神的实际回应。新疆大学以中华体育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给学生的获得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新疆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新疆大学为根据地,将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学习推广至新疆各高校,持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质量,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并为新疆未来的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