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学习模式建构探析*

2023-11-21 07:08李海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中生习惯意识

李海勇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 湖南郴州 423000

0 引言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1]。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务院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的深入贯彻落实,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同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也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新高考旨在更加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是高中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的全方位改革,让高中生“学会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些地区在高中教学改革中强调,进一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必修课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对高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从社会发展来看,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和大数据时代,知识发展日新月异,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分水岭。对高级中学来说,在新招生政策下,指标生与统招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无法兼顾每个学生所需,自主学习成为学校教育之根本。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新高考的选科制、走读制对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模式,更接近现在高校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成为提升能力之必需。从现实来看,生之有涯,而学无涯,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业。此外,我们也处于一个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社会,特别是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发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重大影响,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教师如何以新高考与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通过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探讨建构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教师主导与安排、学生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不明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相比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需要在明确自己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主动、独立地通过求知、质疑、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引导高中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对此,学校要开展丰富的引导教育活动,如通过教师、优秀校友、学生家长“现身说法”等方式,让高中生明白学习是自己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好好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学习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学生本人。同时,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为自己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对所有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考上理想大学这一终极目标又可分解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如学好每一门课程,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考好每一次月考,每一次考试都取得进步……如此,学生将潜移默化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其次,引导高中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也要从根本上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要让高中生建构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的就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作,而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促进者,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由以往的“要我学”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探索式学习状态。

比如,在高中语文课程关于古代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和把握古代诗词的主要思想、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营造意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所学诗词的作者,从而在想象中“穿越”时空,去体验诗人的经历与创作,并与之产生共情,最终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词中的意境、文化与精神,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引导高中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是长期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需要一以贯之。那么,如何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主学习?根本之道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有名言: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的确,习惯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强大的力量。学生如果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必将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日本著名的习惯培养研究专家古川武士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指出,要培养一个新习惯,需要经过“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要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2]。由此可见,要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也要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反抗期”,当学生在体验完自主学习的新鲜感之后,可能会不自觉地受到此前长期的接受式学习习惯的影响,想回到“教师教、学生学”的惯常状态。此时,教师要从思想与行动两方面引导学生“撑下去”,同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继续坚持下去。

在“不稳定期”,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易受一些突发状况的影响,如自主学习难度增大带来的畏难情绪,自主学习的效果不佳,在自主学习中一些学生落后于其他同学,等等。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可持续行动机制,指导与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并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如在学生完成某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后,对其予以嘉奖,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在“倦怠期”,学生可能会对一成不变的自主学习活动产生厌倦而失去热情,此时要激励学生保持习惯的连续性,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添加新的学习素材,并不断创新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习惯中有新的动力和收获。

3 指导学生找到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习惯是其能够持续坚持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呢?笔者认为,从根本上看,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找到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可以说,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好成效的金钥匙。当然,由于学生情况各有不同,课程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探索寻找不同课程的最佳自主学习方法。

比如,数学是高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主要表现为高中数学知识广,抽象程度高,理解难度增大,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则更是寸步难行。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关于数学课程的自主学习方法呢?关键在于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感受与体验生活,将数学理论知识生活化和实践化,即让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贯彻“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学习理念。比如在学习函数模型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进行分析:一家企业如何制订最优的投资方案,又如何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一个家庭如何利用家庭资产进行最佳投资,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模型得到解答。再如,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多用情境法来营造英语学习情境,将英语课程的知识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

当然,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提升的过程,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不同课程及不同知识点不断探索、反思和总结,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从而引导学生找到各自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自主学习方法。

4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高中阶段学业难度和复杂程度的增加,高中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力不足、能力不够、学习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减弱的情况。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状态坚持和延续下去,既是学校和教师的期待,也是许多学生的愿望。笔者认为,在高中生已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并掌握了高效自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从不同方面培养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独立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以致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一些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与理解。以“惯性”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惯性”现象,比如锤子用久了会出现松动现象,握着锤柄在地板上用力撞几下就会更紧,这是因为锤柄在向下撞击的过程中撞到障碍物停止了,而锤头依然在惯性下保持向下运动的状态,因此锤头就能更紧地套在锤柄上。

其次,要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挖掘、整合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社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依托于书本和课堂,互联网的众多平台可提供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源,而学生挖掘、整合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也变得日益重要。比如,新冠疫情发生后,众多学校通过线上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就要善于通过互联网查阅、整合和利用相关学习资源,收集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也不断增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常会碰到各类困难。对此,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学会冷静应对,通过自主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同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解决。对于在反复努力后依然难以解决的难题,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如此,学生将在困难和挫折中得到成长。

5 结束语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管教学工作而将全部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只是要求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要通过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探索自主学习方法,最终培养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归根结底,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要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要将“自主”二字彻底落实,教师要做好指引和辅助,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在学习中突出个性,发扬长处,弥补短板,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考试成绩。因此,也需要由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估,并不断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案,提升其自主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高中生习惯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