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高度,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部署。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已然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安排的关键命题。近年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借势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将互联网嵌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做了大量实践探索。然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算法等新兴数字技术正重塑着我国教育生态,新的传播媒介与传播力量使得我国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面临育人阵地欠缺、育人内容匮乏、育人队伍落后等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辩证法。如何在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大环境下,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网络育人机制,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以适应教育新生态下育人工作的要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探索方向。
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带动着思政课程的不断革新,广大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探索将媒体融合运用于教学实践。然而,从教育信息技术的“形式使用”到“深入融合”,现实中的网络育人仍存在“育人阵地之困”“育人内容之困”“育人队伍之困”三重困境。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既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搭建更加多元的育人平台提供了可能。这种开放的平台使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多媒介、多路径的师生互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思政课的目标追求。[2]但新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改革进程仍与问题、争议相伴,目前仍有高校坚守传统思政课的授课模式,仅通过线下课堂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对新媒体、新技术、新材料的挖掘与使用,出现了育人阵地老旧化这样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当前已经积极拥抱新媒体的高校思政课堂中,部分学校的思政课网络育人平台仍充当着线下内容的“搬运工”角色,网络阵地常常只是作为手段使用,与教学内容割裂,并不能真正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特色育人内容。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阵地的纷纷搭建,诸如云课堂有效监督机制的缺失、线上课程内容的娱乐化及碎片化倾向、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深耕不足、线上线下教学各自占比的把控困难、思政教育阵地权威性的削弱等一系列新问题逐渐显露。可见,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未能充分汲取传统课堂与线上平台的优势并与之有机结合,对于新兴阵地和平台的进一步改造、提升、优化等问题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育人阵地正处于孤立化、尚未形成合力的困境之中,亟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改革。
新媒体以种类众多、形式多样、资源丰富、运用广泛等特点著称,这对于高校思政课程实现资源优化、协同共享、数据互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思政课育人内容出现的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关注。
其一,从数量上看,无论是线下课堂引入的网络话语,还是线上优秀思政课的样板案例,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材料陈旧、内容重复、更新频率低等问题,这与信息时代下学生对多元化知识及时摄取的需求并不匹配,即教育内容的同质化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
其二,从质量上看,学生在从线下到线上学习模式的切换过程中,课程资料也从纸质的课本变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尽管学校、教师在前期对线上学习资源进行了一定的选择与推荐,但是现有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鱼龙混杂”现象对学生的信息甄别、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时看似学生“学”得开心,实则既不能直击学生的心灵引发共鸣,又不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把握与吸收。现阶段,虽然高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革思政教育,打造数字课堂,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些数字育人内容都难以回应学生真正的思想关切,难以解开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价值困惑,致使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低,育人效果不佳。
诚然,无论是思政育人阵地建设的欠缺,还是育人内容建设的匮乏,都与当前育人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紧密相关。其中育人队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由于当前思政课教学专职教师紧缺,高校出现了两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要么是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要么由其他专业老师或行政老师兼任思政课程的老师。前者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学生的懈怠与侥幸心理只增不减;后者因老师的非专业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可能性增加。其二,教师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仍不够成熟。很多时候,新媒体新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性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大多仍停留在“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层面,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对教学结构、目标、内容的适应性革新较少,没有发挥新模式的“主导”作用,未能完成其向“教学相长”的适应性转型。其三,部分教师即使更新了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善于使用继而不想使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情况层出不穷。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媒体新技术不仅形式多元化、运行模式多样化,且更新升级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新媒体新技术融合程度的深化需要施教者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技能,而较多的思政教师对其了解掌握却相对滞后,熟练使用、自由把控能力不足。另外,在实践中一些思政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不完善、运行过程中技术服务与应用更新滞后,导致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体验不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对于新技术应用的抗拒心理。
进入网络时代,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程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
其一,高等学校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端和前沿阵地,高校思政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其二,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新常态也呼唤着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其三,教育数字化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我们面临的已不是使用或不使用新技术的选择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应用新技术的解答题。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新机遇,凭借其我们又何以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助力高校思政课走出困境,这亟待每位思政教育工作者给出正确的回答。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以强有力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全过程。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形态正“收割”着大批流量,技术新浪潮为搭建更多元化的思政课网络阵地提供了可能,也打开了我们对于思政课堂的想象之门。[3]面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育人阵地所存在的孤立化、尚未形成合力的问题,高校应借助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其可感知性、交互性强等特点,打造出具有现场感的可与学生实时互动的虚拟场景。与此同时,思政教师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及时识别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借势新技术的“东风”丰富传统课堂,思政教师还可以借助慕课等线上平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式,把握新媒体育人的新机遇,充分挖掘网络文化育人的优势,开辟思政课堂新天地,进而与传统课堂遥相呼应,形成合力。
新媒介环境下,源自传统大众媒体的育人内容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与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匹配,因此利用新兴媒介驱动思政课内容的创新与更新已成必然之势。
一是自媒介环境为学生主动学习并传播思政课程的内容提供了机遇。随着自媒体的兴起,高校纷纷建立思政教育的自有媒体平台并邀请学生加入其运营队伍,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学习、发布、传播思政内容的能力。而学生通过微博、朋友圈等自媒介主动传播思政内容,无形中为思政课堂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育人资料。二是融媒介环境为教师深入挖掘多种媒介融入思政课堂的素材和资源提供了可能。当传统课堂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媒介,来自多种途径多元媒介中的思政内容将会使思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质言之,新媒介生态下,学生与教师借助新媒体的驱动,双轨道共同编制思政课程的育人内容,打造共建共享的思政课堂。
数字时代,网络是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4],说教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其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政课堂要逐渐脱离以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由单向育人转为双向育人,由单方面的教师主导转向师生互动。教师应鼓励与接纳学生更活跃地参与课堂,构建新型主客体关系,寻求新型对话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这也为师生之间加强互动对话提供了机会与可能,增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我国新时代青年群体形象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青年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明确指出青年工作关乎中国的发展前途与未来命运。因此,抓好数字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推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尤为必要。在网络技术不断持续进化和深化的教育新生态下,高校思政教师要勇于正视网络育人过程中的问题,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网络育人,通过优化平台、联通育人阵地,整合资源、丰富育人内容,壮大队伍、协同育人力量、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育人机制,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将数字赋能应用于思政育人的各个层面,在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过程中不负历史使命。[5]
面对线上线下思政教学平台“只联不通”的情况,高校必须先对新媒体与技术做出研判与分析,及时占领新媒体阵地,为今后更好地助力思政育人阵地的建设做好前期准备。[6]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线下课堂、线上平台和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对接。高校要增加大型网络在线平台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加大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力度,提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挖掘程度,加快思政教育的“数字化”步伐,以场景化、沉浸式的数字技术为思政课教学赋能,破解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灌而不输”的时代难题,从而实现思政课育人阵地的守正创新。
现阶段,实现线上线下育人资源的互补对于解决育人内容的认同问题至关重要。就线下育人资源而言,其形成往往经过时间沉淀,丰富的群体记忆蕴蓄其中。[7]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线下育人资源的厚重历史可赋予学生丰富的场景体验感和本土认同感。就线上育人资源而言,其优势在于检索的便捷以及知识储备的丰富。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线上育人资源带给学生的大多是“快餐式”体验。因此,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育人资源的互补才是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正确途径。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转变思维模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固化的表达内容,须在“两个相结合”指导思想下推动自身思想认识与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时代优秀文化深度融合,从历史站位和时代要求的高度表达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脱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反映的焦点问题认真分析、详细解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数字平台信息资源要合理高效运用,通过数字平台打破时空壁垒,延伸课堂主题,呈现出课堂要求的、学生所需的、时代需要的海量知识,以保证内容生产适应于数字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眼界”需求。
数字技术带来了教育生态变革,也让高校思政课堂由传统的单向育人转为双向互动育人,教师与学生都真正参与育人这项系统工作。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其通过互联网等平台以及阅读、组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形成自觉自发的“交互参与”状态。同时,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对高校与其自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校应当加强网络育人队伍的选培,打造一批懂网、爱网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定期对专职思政教育一线工作者进行培训。其次,高校应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媒介素养。技术的创新发展丰富了教学手段,故选择适合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手段并将之熟练运用到教学改革之中尤为重要。[8]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在线平台、管理软件、新媒体事物的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应该加大信息技术教辅队伍的建设,鼓励专业的人做专业事,在新媒体新技术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让思政课专任教师从烦琐的技术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政课教师推进新媒体新技术与教学改革融合的意愿和效果。最后,无论是在线平台混合式融合,还是嵌入式融合,都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下功夫,最终努力实现“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