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喜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劳动就没有延续至今的人类本身和人类文明。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可见,劳动是民族国家、人类社会得以生成存在、发展延续的“本体论”依据。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劳动,美好幸福的生活更需要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劳动不能窄化为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要成为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要途径。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就没有人类文明,就没有幸福生活。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2]。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3]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4]可见,古往今来,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团结、平等的地位,这些不仅创造了财富,还造就了美德。因此,爱劳动是一种美德,甚至是第一美德。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我们的先哲早就认识到热爱劳动是立身、治家、兴邦的根本,正所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不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人爱劳动这个内生力的支撑。纵观古代、近代、现当代的中国,一切成绩的取得、任何困难的解决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劳动是铸就辉煌、破解难题的基本点。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爱劳动这一光荣传统,用劳动谱写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有人认为,劳动是传统农业社会小生产者时代的无奈之举,如今我们进入了科技发达的现代化,觉得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热爱劳动。这完全是错误的。任何时代,不管现代化程度有多高,爱劳动这一美德都不能丢。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体力劳动确实在逐渐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劳动会消失。
一方面,不管科技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无论多么高明的电脑、机器,也离不了人的两只手,两只眼,两只脚,离不开人的身体的参与”[5]。另一方面,除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且是更为复杂艰巨的劳动。宇宙空间的探索、生命奥秘的揭晓、精密仪器的研发等比起石器、锄头等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过程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只在于劳动形式的不同,劳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这都需要爱劳动的品德才能实现。
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科技多么发达,不管社会现代化程度多高,人类的劳动永远不会被完全代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全体中华儿女要厚植爱劳动的美德,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共筑中国梦。
爱劳动是一种美德,是全人类都应推崇的一种德性。如何培育爱劳动这一美德,就需要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提高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习惯、锤炼劳动意志品质的教育活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并将这二者的结合提高到“唯一”的高度加以重视。他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苏联、法国等诸多教育家也强调要进行劳动教育,马卡连柯曾说:“教会创造性劳动,这是教育的一项特殊任务。”[7]卢梭也认为:“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8]这些都体现了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提升劳动者劳动素养的重要方式。
劳动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之后逐渐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素养”与“素质”不同,“素质”更侧重于先天或本身就具有的性质,而“素养”更侧重于通过后天培养所形成的品质。素养不是一个单一性的概念,它不等同于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品质,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因此,劳动素养也是个综合性概念,主要指劳动者在长期劳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方式逐渐形成的与之相匹配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劳动心态、劳动习惯和品质、伦理责任、社会担当等,是社会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劳动实践活动领域的映射,是衡量个体能否胜任其劳动工作的综合性标尺,同时也是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的“风向标”和“测量仪”。所以说,劳动素养不仅关乎个人,还关乎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基于此,培育和提升国民劳动素养至关重要。
劳动教育与劳动素养相互依存,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劳动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劳动教育,反过来,劳动教育是劳动素养培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9]劳动教育有着多维的目标指向,但劳动素养的提升是其核心的终极旨意。在内容层面,劳动教育既包括与劳动相关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我们暂且将其称为“硬”素养;也包括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伦理责任等“软”素养。二者对劳动者来说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都是劳动者必备的。但从最终目的来看,“硬素养”为“软素养”服务,劳动者在“硬素养”的学习与获取中,增进了知识与技能、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如有学者指出,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只能是:培育受教育者劳动素养”[10]。由此,劳动素养和劳动教育可以归结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劳动教育是手段,劳动素养是目的,劳动教育的终极旨意与核心指向是且只能是提升劳动素养。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劳动教育就是提升劳动素养的教育,是以提升劳动素养为目的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提升劳动素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旨意所在,也是时代诉求。人工智能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劳动素养越来越成为人才必不可缺的要素。基于此,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无论是从国际视野还是国内视野来看,劳动素养都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绕不开且重要性日益凸显的目标指向。2017 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PISA 全球素养框架》,旨在立足全球化背景,从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对学生在“审查并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并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并有效的沟通”“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等方面进行素养测试。其中,创新素养、应变能力和责任感等三种素养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重点内容,“测试的目的与鼓励学生养成创造性的劳动态度、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等紧密关联”[11]。创新、应变、责任等素养,都可以在劳动培训、学习、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加以培育,与劳动素养密切相关。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面向21 世纪教育的“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四项能力都需要劳动素养的支撑,尤其是“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更是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教育2030 行动框架”,勾勒了未来15 年全球教育的七大目标,其中目标四是“到2030 年全面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数量”,通过培训、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为其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此外,我国对新时代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其中“实践创新”素养模块就明确指出了要尊重劳动,要具有积极的劳动心态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等,这正是劳动素养的鲜明体现。
可见,劳动素养培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国际层面的“全球素养框架”“四个学会”“教育2030 行动框架”,还是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表明了劳动素养是新时代人才素养谱系的重要维度,并且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诉求,我们要立足国际视野、结合本国国情,通过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培养一代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素养支撑与人才保障。
劳动素养是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素养要求。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与时代新人的素养要求,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升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目标指向在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与其他“四育”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劳动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他“四育”而言,劳动教育逐渐式微。“五育”之首的“德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五育”之二的“智育”备受重视自不待言;“五育”之三和之四的“体育”和“美育”被纳入中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扩招等也使得“体育”与“美育”得到了家校的重视;而“五育”之五的“劳动教育”,却处于似乎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尴尬局面。这是教育的外在机制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教育不重要。恰恰相反,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是其他“四育”不能比拟的,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实现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教育目标,仅从这点看来,劳动教育便无可替代。劳动是教育的始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12]列宁也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13]此外,是否爱劳动还与就业率、犯罪率息息相关,美国一项对456 名少年儿童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显示,爱干家务活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活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是1∶10。[14]可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劳动教育都至关重要。
既然劳动教育如此重要,提升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就要从重视劳动教育开始,让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本位,这是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的“第一”路径。具体说来,学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综合测评等环节都要充分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在家庭领域,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劳动素养培育的引导,在平时的交流与假期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用人单位尤其要注重员工的劳动素养培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广大员工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纳入年终考核机制与用人选人机制,切实提升广大员工的劳动素养,为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时代人才。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5]。从该意义上讲,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濡染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方面说明受教育者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说明“苍”和“黄”作为一种环境,对受教育者具有怡养涵育的功能。从教育学理论来看,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的场域,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作用。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同样需要环境的濡染,这个环境就是“劳动生态”。“劳动生态”的塑造,需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构建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政府、新媒体等“五位一体”的复合多维平台,营造浓厚的“劳动生态”氛围,可使时代新人在其中得到熏陶,提升劳动素养。
1. 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活动能否进行以及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教育者本身的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层面的教育者主要指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以及劳动素养培育能力,通过示教并举的教育方式开展劳动素养培育。
一方面,“示”是指以身示范,正身垂范。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才能对时代新人形成“垂范”,以“无言”胜“有声”,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另一方面,“教”是指教育引导,是教育者教育能力的体现。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培育能力,通过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管理育人、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引导他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需指出的是,“示”与“教”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同步进行、相互交融的过程,“示”本身就是一种“教”,“教”也离不开“示”,示教并举,统一于教育活动。
2. 发挥家庭的“原初”作用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原初场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原生家庭的印迹或多或少在个体言行中有所映射。所以,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家长不应只关心其学习成绩分数,还要关注其性格养成、习惯品格、劳动素养等全面发展。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参与家务,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教导他们尊重劳动成果,平等对待一切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 发挥社会“大熔炉”作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离不开热爱劳动的社会环境,在商场、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标语,使时代新人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劳动教育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劳动素养。社区等可抓住劳动节、植树节等契机,组织“爱劳动”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时代新人积极参与,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
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策的出台对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既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如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可以出台时代相关激励措施,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为开展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发挥新媒体“新手段”作用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培育离不开新媒体这一新手段。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等平台,利用如劳动节等节日契机推送劳模、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等,使他们打开手机、电脑就能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魅力。
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在注重“教”的同时还要注重“评”,以教促评、以评促教,教评互补,提升培育的实效。所以,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还要注重测评环节,制定科学量化、切实可行的劳动素养测评体系。测评是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遗憾的是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更多注重的是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相对来说较少。素养培育的实效性如何,需要用切实可行、科学量化的测评体系进行测评,方可知晓。所以,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的“压轴”措施就是制定劳动素养测评指标体系与测量模型,使看似相对模糊的素养得以量化,为调整培育方案、完善培育路径提供客观依据。时代新人劳动素养测评体系,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针对性等原则,对劳动素养一级标题进行细化,然后对各个二级标题再细化,并从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维度加以设计。同时,要借助相关数学模型,将劳动素养量化为具体数值,从而得知劳动素养的状况,为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实效性提供测量标尺。
需指出的是,时代新人劳动素养指标体系需彰显针对性,但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时代新人包括多个群体,即便是青少年群体,也有学段、专业等的区分,对他们劳动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同一个指标体系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基于此,我们要依据群体特征,对时代新人劳动素养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具体认知、认同和践行层面及其所占比重方面有所侧重,真正发挥指标体系的“标尺”功能与作用,助力时代新人劳动素养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