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研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探索方向。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传承价值;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0-0019-04
汉语言文学研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但是结合当前研究现状来看,汉语言文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还面临着一些困境问题,所以需要创新研究内容与方法,充分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集成与弘扬。
一、汉语言文学
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瑰宝,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言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是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意义,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而汉语言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经典作品通过文字的表达,传承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2)傳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都渗透到汉语言文学中,例如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表达;道家的影响也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中找到痕迹,诸如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如“天人合一”“自然至善”等,也反映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赋予了汉语言文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1]。(3)汉语言文学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和具体。汉语言文学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形象和故事,使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文人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使之更加具体和可感知;汉语言文学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比如修辞、象征等,使得作品更具美感和表现力,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2]。
二、汉语言文学研究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对古代文献、经典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和传播经典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体现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塑造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智慧和精髓,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标识,汉语作为中国的母语,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体验到其中蕴含的美学意境和审美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3]。
(三)培养对传统文化敬重和热爱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工具,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在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学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精神追求,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的丰富意象、深邃思想和博大情感,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情,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和象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够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观念,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并将之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例如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汉语言文学中的诗词歌赋、传统戏曲和小说等作品,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之情。
(四)促进现代文化创新发展
汉语言文学中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研究和传承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现代文化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其中的情感表达、人生哲理和社会关怀等元素,能够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汉语言文学中的词语、成语、典故等都是丰富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经验,将之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可以拓展现代文化的符码系统,丰富文化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还可以成为现代文化创作和表达的重要元素,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内涵[4]。
三、汉语言文学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所面临困境
(一)传统文化价值认知缺乏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了解和接触逐渐减少,快节奏的生活和大量的信息输入,使得人们更加偏向于追求即时性和娱乐性的内容,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的热情相对较低,导致汉语言文学在年轻一代中的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解读需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而现代社会对于快速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导致人们对于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了解有限,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度思考和体验,从而限制了传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传承和表达[2]。
(二)外来语言文化影响显著
外来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的关注点逐渐偏离了汉语言文学,国际交流和信息传播加速的形式下,许多人更加关注外国文学和文化,而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传承的热情相对较低,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汉语言文学在年轻一代中的认知度和吸引力相对较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未能得到充分传承和发扬。外来语言文化的流行和较高的接受程度,对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和研究产生了竞争压力,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外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而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入探索,导致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资源和研究人员的流失,限制了传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传承和表达。
(三)网络环境削弱语言规范
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非规范用语和网络语言,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纯正和规范性,网络交流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化、口语化和缩写等非正式语言,导致语言规范的削弱,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和经典著作的语言规范性可能被忽视,使得传承和学习受到一定的阻碍。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碎片化和浅尝辄止的阅读习惯,在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等网络平台,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小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内容或者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而对于较长、复杂和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耐心相对较低,导致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承和传播受到限制,使得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中面临困境[3]。
(四)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方式缺乏创新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使得汉语言文学的主题和表现方式面临一些困难,传统文学作品通常探讨人性、道德、情感等主题,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和娱乐性,导致许多传统文学作品在市场中的较低知名度和传播力度,且部分古代作品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也可能使现代读者感到陌生,进一步加大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难度。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一般以书籍为主要传播途径,缺乏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导致传统文学的传播面临瓶颈,许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难以走进大众的视野。
四、汉语言文学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加强语言研究,增强传统文化价值认同
首先,加强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读是提升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古代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其中的智慧和思想内涵,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需要注重对汉字的研究和探索,汉字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特征,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形态、结构和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象形思维、意蕴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第三,需要加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深入研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共鸣。最后,必须注重对口头传统文化的记录和研究,口头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记录和研究口头传统文化,可以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独特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5]。
(二)增加语言文化联系,突出传统文化作用
建立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策略,在汉语言文学传播中,应注重将语言与文化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时,可以解读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引导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是提高传统文化传承效果的重要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和资源,激发人们对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参观文化遗址、举办文化节等,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深入理解。注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有利于突出传统文化作用,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确保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组织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践,比如编写传统文化故事的现代版本、创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乐或艺术作品等,在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可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传统文化涵盖了丰富的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在研究中需要开展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可以将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度[6]。
(三)加强语言规范管理,借助网络媒介弘扬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网络语言规范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教育机构、网络平台和社会机构可以共同努力,制定并推广网络语言规范,提醒用户注意网络用语的准确性、文明性和规范性,同时需要通过开展网络语言规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网络语言规范的认识和重视。互联网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通过借助网络媒介,可以将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在借助网络媒介弘扬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比如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网站、博客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经典诗词、传统节日、传统工艺等;可以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讲座、展览、演出等,为人们提供更多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在借助网络媒介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内容的准确性和质量,应确保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具有准确性、深度性和权威性,避免片面或误导性的信息传递;结合网络媒介的特点,创新传播方式和形式,运用互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四)优化传统文化传承载体,拓宽汉语言文学应用
为了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缺乏创新的问题,需要拓宽汉语言文学的應用范围,使之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针对现代社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可以建设汉语言文学数字化平台,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呈现,通过电子书、网络文化等形式,将古典文学作品呈现在年轻人面前,提高他们的接触度和兴趣。在重要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中,设置汉语言文学主题展览、朗诵比赛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得更多人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博物馆和展览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场所,可以通过举办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主题展览,将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汉语言文学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将古代诗词、故事等元素应用于设计、艺术品等领域,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和文化内涵的产品,促进汉语言文学在当代的传播和应用。汉语言文学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也能够拓宽应用领域,例如将汉语经典融入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中,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动画片等形式,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吸引更多人关注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也可以应用于社会公益活动中,比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可以激发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同时使之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五)创新研究方向,探索傳统文化传承新路径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对传统题材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汉语言文学研究应当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创作现代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研究方法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文本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数字化研究方法为汉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和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汉语言文学研究应当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研究,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中,使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和生动。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各机构、部门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单位应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组织人们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传统文化节庆、工艺制作等,通过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递着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传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汉语言文学得到了生动和具体的表达。汉语言文学研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推动当代文化创造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光丽.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研究[J].明日风尚,2023(09):170-172.
[2]焦海艳.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4):183-187.
[3]李梅.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3(07):225-227.
[4]韩玉.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体现[J].文化学刊,2022(11):159-162.
[5]张波.在高校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以“汉语言文学”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11):33-36.
[6]杨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39(06):93-97.
作者简介:
柏景夫(2004.2-),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