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图像识读素养培养途径

2023-11-17 13:33:49薛姣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图像识读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薛姣

[摘 要]美术教学中,学生对图像信息比较感兴趣。教师借助图像设计识读学习任务,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筛选图像、观察图像、讨论图像、辨识图像、创作图像,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设计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图像识读的机会,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图像识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0-0042-03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图像识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等进行观看、识别和解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专业的美术学习素养。在教学执行阶段,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確定图形素材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和合作探究活动,延伸图像识读训练,让学生参与图像识别、讨论和创作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建立图像识读能力。美术图像资源众多,教师要做好优化处理,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图像识读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筛选图像,创建识读学习情境

美术教材中有丰富的图像素材资源。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要做好学情调查,为学生准备适合的图像识读素材,确保图像识读的效果。为激发学生图像识读的兴趣,教师可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如媒体展示、问题导学、游戏竞赛、音乐衬托等,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图像识读学习,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建立图像识读认知基础。

如教学苏少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参观和旅游》时,教师展示两组图片信息:“这里有两组图片,一组是同学们旅游时留下的照片,一组是同学们根据旅游经历创作的绘画作品。展开观察,并进行筛选,在每一组图片中找出一幅最好的作品,并进行推介。”学生对这些图像信息比较敏感,不管是照片还是绘画,他们都比较感兴趣,都愿意主动观察与讨论。在具体讨论环节,教师可给予提示:“判断这些图像的好坏,要从选材、构图、色彩、艺术手法等角度展开思考,能够给人以美感和启迪的作品才是最值得推介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讨论,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浓烈。在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发言,对相关作品进行推介。如:“这张照片是泰山俯瞰图。因为山腰有一些云彩和雾气的遮挡,导致照片清晰度不够,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还是展示出来了。云雾缭绕的背景,带有一些神秘感,好像是站在天界看人间,其角度设计得比较好。”“这张照片是人物照,背后是浩瀚的大海,远处有帆船点点,人物处于照片最中间,其手势像是托起了远处的大船,说明拍照时,对时机的把握很好。”教师从美术角度对学生读图、解读的情况做评价,使学生从中收获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旅游照片和绘画作品,成功激发了学生图像识读的兴趣。学生对这些生活化图像比较熟悉,自然能够积极参与识读学习。教师对识读方法进行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确保图像识读任务的顺利推进。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冲击,其助学效果十分突出。

二、观察图像,组织识读学习活动

图像识读有太多呈现形式,教师为学生准备图像信息后,不妨先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更牢固,也能充分打开视野,从更多方面进行思考,形成个性化学习认知。但学生的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给学生规划清晰的观察路线,让自主探索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以凸显教学效果。

图像识读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学生对图像识读的认知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及时给予学习指导和提示,这样学生的感知体验才会更深刻。如教学苏少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学学构图》时,教师先出示两幅挂图:“这两幅挂图,一幅构图科学恰当,一幅构图设计不是很合理。展开仔细观察,你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吗?从构图是否合理的角度展开解读,看谁的观点更有代表性。”学生开始观察这两幅挂图,从构图的角度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教师从几个角度展开引导:“观察构图是不是合适,需要对图中的景物搭配比例、色彩和谐性、留白等因素展开观察和思考。能够让人产生美感的,其构图肯定是适合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观点:“这两幅图在构图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第一幅图山水比例设计比较合理,色彩搭配也比较巧妙,青山绿水,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第二幅图中的一些因素在配合上有些失调,树木位置占据空间太大,远山、天空等被严重淡化处理了。”教师对学生的美学分析进行评价,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成果。

教师出示两幅挂图让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让学生展开个性化思考,使学生进入观察学习的核心,形成独立的思考感知和体验。美术中的图像识读有自身规律,教师从专业角度进行引导,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认知心理展开教学设计,使识读任务得以顺利推进。

三、讨论图像,传授识读学习方法

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这是图像识读教学的最佳选择。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从多个角度展开设计。在组建合作团队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这样可以保证合作学习的和谐性,增加互动频度。在讨论图像识读内涵时,教师要及时传授一些方法,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识读学习效率。图像识读涉及内容比较多,图案、色彩、构图、作品形式等都是图像识读时要理清的要素,教师可借助一些案例来进行具体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性识读活动,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更多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建立美术素养。如在教学苏少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版面设计》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设计了图像信息搜集任务:“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杂志、物品包装的版面设计带有个性特色。深入生活中展开信息搜集,选择一些有个性的版面设计案例,以图片或者照片的形式传输到网络交互平台,为教学设计提供素材。”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信息搜集,借助网络和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处理,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图像素材。教师对这些图像素材进行筛选并集中展示,设计讨论学习任务:“这些版面设计带有个性特征。识读时,要从版面内容规划、呈现方式、色彩搭配等角度展开分析,总结出其突出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图片,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广泛交流中得出个性化见解:“版面设计需要追求和谐性,讲究整体美,比例要适中,内容、布局要合理,每一个版块需要搭配和谐。文本和图案设计时,要做到图文并茂,不能让太多图片占据空间,降低了可读性。”“从美术角度展开思考,版面设计要有审美追求,版面规划要协调,要体现色彩的搭配,图片大小和色彩调配等都需要重点考虑。”经过互动交流,学生逐渐形成美术共识。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从美术角度进行点评,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启示。

教师要求学生展开信息搜集,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网络应用有参与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展开信息搜集与整理。教师教给学生图像识读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确保图像识读任务的顺利开展。学生在分析版面设计特点时还缺乏专业知识,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这样才能建立崭新的知识体系。

四、辨识图像,提升识读学习品质

图像识读要关注美术元素的呈现,还要对图像中呈现的人物、景物、情节等元素展开辨析,这样才能建立对图像的完整认知。因为学生对图像的辨识存在个性追求,所以教师应适时对图像内容做解析或列举实例进行延伸设计,引导学生对同一类作品展开分析与解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品质。

学生对图像识读比较有兴趣,教师做好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识别,能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和交流中建立识读认知。如教学苏少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风景如画》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风景写生作品、装饰风景画,引导学生展开对比观察:“这两组图像在形象、色彩、艺术手法应用上都存在差异。自主观察思考,同桌间交流讨论,对比两组图像的异同点。”学生进入识读环节,教师跟进指导。经过一番观察,学生达成学习共识:“在形象上,写生风景画忠实于景物特点,而装饰风景画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色彩上,写生风景画贴近自然风景的色彩,而装饰画则不受限制,追求和谐性;在艺术手法上,写生风景画追求客观现实,装饰画则关注点线面的结合,黑白灰层次的呈现。”教师进行延伸设计:“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美景值得我们用心观察。深入到生活之中,观察身边的景色,并将观察结果展示出来,看谁的见解更为科学合理。”学生接受任务,去搜集身边的美景,给出自己的审美解读。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纷纷进行个性化展示,在生生对话与交流中形成了学习共识。

教师给出两组图像,引导学生展开比较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观察提示,帮助学生在细致观察与深入对比中建立图像识读认知。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象、色彩、艺术手法的角度展开具体分析,追求识读的专业性,这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创作图像,提升识读学习能力

图像识读训练不能是单纯的观察和分析,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引入图像创作任务,让学生展开模仿操作,在图像创作中进行识读训练,其训练效果会更好。图像识读训练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也能够建立识读机会,使学生形成识读能力。学生对图像的理解从感性走向理性,这是自然规律,教师要做好理性设计和引导,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核心。

如教学苏少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变脸》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川剧变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变脸的神奇特点,讨论变脸的技术。学生对变脸艺术有一定认知后,自然能够启动学习思维,参与到互动交流之中。为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教师挑选表情丰富的学生现场做“表情包”展示。学生相互推荐,进行大胆展示,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指导台下的学生进行观察,对这些鲜活的表情展示进行美术解读。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设计了变脸创作任务:“找一些废纸,自制变脸面具,要体现出丰富的表情,看谁的制作更有个性。”学生接受任务后,热情地参与其中。制作变脸面具需要材料的支持,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硬纸片,利用画笔来设计画面。为了给学生设计灵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变脸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面具的特点展开美术分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在面具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点评,并给出一些评价标准,让学生展开审美评价,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借助废纸来做面具,并进行现场展示,这些都是比较鲜活的训练设计。由于学生对现场展示很有兴趣,教师适时给出活动设计,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从学生的主动表现可以看出,这样的图像识读活动比较成功,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创作图像时产生的体验更丰富,学习收获更显著。

美术学科教学有诸多目标追求,图像识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好图像搜集,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识读品质。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图像识读也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给予方法指导,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读图、识图、创作图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玲.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62-163.

[2] 周春花.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教学内涵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3):123-128.

[3] 王贤.美術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45-14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图像识读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图像识读”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尝试管书军
速读·中旬(2018年4期)2018-04-28 01:40:54
视觉文化下的“美术”与图像识读
小说月刊(2017年12期)2018-02-05 18:02:19
基于审美心理的图像识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0:18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5:13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4:25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4:2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