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双减”政策是指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校的招生压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学科数量和课时数、取消中小学生的寒暑假作业、严格控制学校的招生政策等。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校竞争激烈的现状,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同时也为了让学校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双减政策对于识字教学的影响
双减背景下,对低年级识字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可能的影响:
学习资源减少:双减政策可能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的减少,包括教材、教辅材料、图书等。这可能限制了学生接触多样化的识字學习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资源紧缺:双减政策可能导致教师资源的紧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或欠发达地区。这可能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个别指导和关注,影响了学生的识字学习。
学习环境不利:由于双减政策可能导致学校规模扩大、教室拥挤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识字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大的干扰和噪音。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注力。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双减政策可能带来学习压力增加、学习资源减少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于识字学习产生兴趣下降的情况。他们可能对于学习新的词汇和字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增大: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差异较大。双减背景下,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的限制,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进一步扩大,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学校、学生个体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识字教学策略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政府和学校也应该加大对低年级识字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识字教育。
三、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
在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的识字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用电子课件、教育软件等工具,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进行识字学习。
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如拼图、猜词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字,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能力,将识字内容分为不同的难度级别,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识字材料和教材,让学生在适当的难度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活动,如小组朗读、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识字能力。
多元化教材:使用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包括绘本、图书、诗歌、歌曲等,丰富学生的识字学习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材,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情景教学:将识字内容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识字。可以通过观察环境、参观实地、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识字,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识字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识字教学就要受到牺牲。政府、教育部门和教师家长都可以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加强识字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马敏, 《双减政策下的识字教学. 语文教学》2021(3).
钟秉毓, 《双减政策对于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教育论坛 》2021(2).
朱乐田,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基础教育的启示. 课程教育研究》, 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