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群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阅读”作为重要概念提出,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他们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他们心灵世界的一股清泉。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诗意的,孩子也只有在诗意的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诗意潜能。让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深刻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语文课外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多去读一些课外的文学作品,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这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
一、学会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更加愿意进行课外阅读,那就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将有关的课外阅读推荐给学生。如:在“草船借箭”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三国”知识更加感兴趣。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描述三国时期的英雄短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推荐给学生《三国演义》书籍,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阅读,不断累积写作素材,提高知识储备至关重要。课外阅读帮助和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工作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生字,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写作水平,增加写作素材储备。我会先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如推荐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该故事主要讲述无父无母三毛的贫困生活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个典型关于人物的小说,并且背景描写详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进而推敲想像。
二、乐于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正确地解读小学教材,把握编辑重点和意图。《快乐读书吧》倡导大量学生课外阅读、加强课内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着力点和载体,充分体现了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空间的准确把握编排侧重点和理念。我们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重点和意图,抓住教材编排的重点、著力点,如一年级的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中,我会引导学生解读部编版的教材: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纳入教学课程,这是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入教学课堂,引导中小学生充分体验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分享参与课外阅读的快乐。
三、享受阅读,分享阅读乐趣
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孩子整本书阅读。《快乐读书吧》之所以设置在每一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是对整册课外阅读的一种引领、导向和活动都是召唤,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同样应该是指向于长远性,活动的设计时也应该指向拓展性。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紧抓“快乐”二十四个字,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趣味性,以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兴趣能力为主。
四、结合实际,做好阅读积累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发展对每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家长参与到和学生一起阅读的活动中,并做好读书笔记,学会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学生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阅读,我会定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后,就完成一份阅读记录表,以此积累词语及佳句。并且每天都会要求学生阅读15分钟以上的课外书籍,慢慢增长时间到半小时或1小时以上,让学生也慢慢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刚开始的低年级孩子会写的字不多,要学生做的读书笔记也比较简单,主要有几项:写下故事题目,抄好词、好句等,到了高年级,积累的词语、句子就会多些,如此积累下去相信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以下是我制作的一年级课外阅读记录表:
课外书籍阅读记录表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书名: 作者:
2. 我喜欢这本书的:(在□内划√)
□ 人物有趣 ? 故事动人□ 许多新知识 □ 词句优美 □ 其他
3. 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好词是(至少6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佳句是:(至少两句。字迹规范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这本书我想要说的是(不限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链接课堂内外知识,走向课外阅读世界
吴忠豪教授说过:“读书习惯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阅读习惯。现在不管从上到下,从专家到一线,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学,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再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教学《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后,就推荐了《七色花》 、 《神笔马良》 、《愿望的实现》等儿童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遨游。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必须从小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养成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教师也要设计多样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涂颖.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发展研究[J].赤子,2018(30):207.
[2]汪春秀.《快乐读书吧》栏目设计与教学现状分析[J].小学语文,2017(07-08):92-96.
[3]《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