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梅
【摘 要】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由于古诗语言的精炼,内涵的丰富,情感的深沉,对于生活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文章以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为例,提出了通过运用“品诗构图、析图悟诗、拓诗定图、依图创诗”的“图文转换”,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之美,感悟诗词之妙,享受诗词学习之乐,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 古诗教学 图文转换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小学古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篇幅大幅度增加,更加注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古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由于古诗语言的精炼,内涵的丰富,情感的深沉,对于生活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从而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那么,如何改善古詩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笔者认为,以“图文转换”的方式学习古诗是一个好方法。这里的“图文转换”是在美国学者米歇尔“图像转换”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以图和文贯穿和统领整堂课的教学方向,即由文字到图画,实现图画性的理解,再由图画到文字,实现图画性的表达的过程,并以这个方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衍生出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的“语言学转向”理论,使得课堂展现出新的活力。古诗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努力践行着“图文转换”理念,认识到“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努力发现图画的教学功能,进行“图文转换”的实践探索,通过“品诗构图、析图赏诗、拓诗画图、依图创诗”,带领学生在文字与图画中走个来回,是一项行之有效、值得推行的教学策略。
下面笔者以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例《枫桥夜泊》为例,谈一谈“图文转换”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品诗构图,还原意义,重理解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读者在进行文字阅读的时候,都会进行类似于图画化的过程,无论文字所表达的对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皆试图形成一定的图画,这是一种图画心理现象。古诗是以抒情的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一幅幅鲜活的图画蕴含其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言语表达,而忽视了图画性,要知道,图画是一座“富矿”,把握了形象,语言的世界才更美。这里,王崧舟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想象景物,构思图画,感受画面之美,了解古诗背后的意象组合之妙、语言组织之妙,进而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在教学“张继独听寒山钟”这个环节中,王老师通过“愁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了这首诗中描绘的“月落”“江枫”“渔火”等景物意象,接着追问:“谁能形容一下,是怎样的江枫?又是怎样的渔火?”学生通过由文到图,想象到那是“火红的江枫”,那是“像一团火的枫叶”,那是“在黑暗中摇曳,瑟瑟地颤抖”的枫叶;那渔火“像萤火虫似的,忽明忽暗,忽闪忽现……”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将文字转化为画图,还原场景,走进古诗,理解古诗,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化理性为感性,把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浓缩于一个个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关注“落月”“枫树”“渔火”“愁眠”等意象,想象其具体的形态,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浓郁的“愁”的审美意境。画面,让形象更真切,让感情更为真挚,让语言更有“真味”,其中学生的心理结构就是将文本进行了作画的处理过程,将认知的对象变成了立体化的对象,可供触摸的、丰满想象的对象。这样,由文字到图画,化无形为有形,其意境深远,诗意也迎刃而解。
二、析图赏诗,感受意蕴,重表达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依据文字获得丰富的形象画面,对整首诗有了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再由图到文,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通过图画的引导,细致观察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将诗句再现,进而感受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未尽之意,即意蕴。学生对于文字的感知更加鲜活,对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妙体会得更加深刻。要知道,文字是与图画同源的,文字是图画的符号化,图画是文字的形象化;图画是通过视觉感知物象,而文字则是通过人类的心智活动建构物象;二者最终都落实到了物象上,只是获得的心理通道不同而已,因此二者是可以进行互相转换的。
王老师在教学时,对于“对”字的处理就非常精妙,体现了由图到文的细致引导。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张继背井离乡、浪迹天涯。这个晚上,月落乌啼霜气满天,面对着江枫,面对着渔火,此时此刻张继却睡不着觉。睡不着觉,他最希望谁能来陪伴他?”学生认为:他想到了他的妻子、他的父母、他的朋友……接着王老师再将这一个个对象进行排除,体会没有一个人在身边,在这个凄清的夜晚,这个愁闷的夜晚,和张继相对的只有“愁眠”。进而感受到这样的一个“对”,“对”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忧愁、伤感、寂寞……
王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对愁眠”的“对”字进行细读,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的经历,走近当时的场景,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假想,体会诗人内心的愁绪。由此可见,图画不仅能体现理解的具象化,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指向语言形式奥秘的破解,实现了图画和文字的多维度转换,并在彼此的融通和转换中,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给予了教学一个支点和抓手,使文本教学走向深入。
三、拓诗定图,体会情感,重感悟
古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本首诗的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语文的特点,充分发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古诗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如可以选择曾经学过的,或有过“一面之缘”的古诗,也可以是同一类主题、同一诗人的相关古诗,使之形成一种诗与诗相通,情与情互动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整合,意象的选择,图画的定格,真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王老师通过《涛声依旧》的歌词导入后,分别引用了王士祯、高启、陆游关于钟声的诗句,引导学生紧扣“钟声”这一意象图,穿越千年,在反复吟诵中领略钟声这一意象从古至今的魅力。在“夜半钟声化愁眠”环节中又出示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思乡诗句,引导学生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月亮”这一意象图连在了一起,通过创设情境体会明月传情,进而引发思考:“要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呢?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呢?要是月亮看不见了呢?诗人继而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将诗句中意象“月”再次定格到了“钟声”上。
王老师通过一篇带动多篇,将大量的古诗词引入课堂,并独具慧眼,把视觉落在了“钟声”上,由钟声引出并由此为着力点生发开去,月落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钟声是愁,学生在千年的钟声中,既感受到了愁眠的意境,也感受到了钟声的温暖,同时也认识到除了明月寄相思,也可以用钟声寄托愁绪,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依图创诗,深化意象,重迁移
李维鼎先生曾指出,阅读是由言到意的过程,创作是由意到言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直接发生的,因为言是相对零碎的存在,意也是相对模糊的存在,所以,言意的转换需要一定的中介的。笔者认为,图画就是创作中的支架,是学生创作时的思维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图像,抓住意象,进行古诗文的再创作。
在古诗教学的最后,王崧舟老师进行写话引导:“钟声啊,寒山寺的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想一想那钟声好像对张继说了些什么?拿起笔,在空白的地方用上‘张继啊张继……开头,那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在写话中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情。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具有无穷的创造潜能,笔者大胆设想,在这个环节之后,还可以带领学生围绕典型意象“愁眠”“钟声”进行古诗文的再创作,通过创作,深化文本意象,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图文转换”,由文字读出画面,由画面进行表达,使古诗文的教学经历了还原意义、感受意韵、体会情感、深化意象的层次递进过程,在图画与文字之间筑起了美丽的思维“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