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手把手,带你挖掘《青年文摘》里的写作技巧,将文章化用为高分作文素材
特邀名师黄涛跃,中学高级教师,擅长书法、写作,长期从事中学阅读与写作的研究,曾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指导奖、金鸡百花电影节学生影评一等奖二等奖指导奖等。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作文题)
依红描人生方正画山河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清代书法家梁的箴言点明了中国书法的精髓,看似泼墨挥洒的书法艺术,却也应遵守方寸间运意走笔之道,更蕴藉了华夏哲学的古老密码。
为人之道在乎逆锋起笔。逆锋起笔,藏的是墨笔拉拒后的相容交互,是引而不发的谦虚自牧,是学有所成的谦和温厚。勾践“藏锋”终让吴越为一家;高祖“藏锋”终于暗度陈仓建大汉王朝;宋濂“藏锋”执经叩问,终成明初大儒。逆锋起笔,展现了中国文化韬光养晦、谦恭谨让的处世之道。藏而不露,显出了中华谦谦君子、宠辱不惊的气宇轩昂。我们的藏而不露,我们的墨驻力运,我们的温文尔雅,就是中国青年最端正的入世之态。从此,凤飘鸾翔由此而出。
为人之道在乎行笔中锋。行笔中锋,行的是墨走顺锋的沉潜守重,是不偏不倚的稳健步履,是身处顺境的敦厚自守。晚年的傅聪不弹舒伯特,不弹海顿,每天八小时练琴,必有雷打不动的肖邦练习曲。身为学生的盛原知道,那是一位已经功成名就的音乐家对另一位更优秀的音乐家的致敬,其中饱含了中国哲学的内敛端庄、持重方正。华夏子孙的人格里浸润了绵延千百年的中正之美。中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原始信念、独特模样,这一份独特的审美也决定了我们与他人、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为人之道更在乎迂回顿笔,缓慢出锋。停滞迂回再出锋芒,暂缓的不仅是描红上的笔墨,也包括对于“人”字前面所有付出的回顾。时时回望来时之墨,才知藏锋之韬晦,才知行笔之顿意,到了收笔时刻方能领悟这一次顿笔迂回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站立天地的收纳扬弃、开阖顿悟。这多像我们脚下的大地,它如同一位历经世事却依然心灵如诗的人,他内心如海、生命如火,在风雨中淬炼出最深沉的智慧,用最轻盈的方式,让莺飞草长,让万物勃发。
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到“一带一路”扬帆起航,中华民族的千年延续或许正在于这撇捺之间走笔的中国哲学、中国智慧。新时代青年踏上新征程,也应将这一份独特的民族基因放入行囊,让中国智慧再一次跨越鲸波,影响世界。
今天的青年,绝非昨日的青年,你看,他们挥毫泼墨不趋古,他们正激流勇进画山河。
这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高考题,从中国书法引出了传统文化的内蕴,以描红之法引出了新与旧的文化碰撞,引出如何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习得做人的道理。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阅读了本期的《青年文摘》。众多篇目中,最令我深思的是《湿眼读杜诗》,我总是觉得杜甫的模样就是中国文人的模样,是中国人的模樣。那么中国人具体是什么模样?我想,应该是杜甫的模样,是《每个人理应赞美一次大地》中“大地”的模样,是《一天练八小时,一点也不多》里傅聪老人弹肖邦练习曲的样子。由此,我进一步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智慧,想到了今天的青年一定有新的担当。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思考,我才希望借助此文将漫画之外文明交融的时代大背景诉诸笔端,呈现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