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纵深纬度下的视觉符号话语修辞研究

2023-11-16 03:48:56姜文昊金卓
电影评介 2023年17期
关键词:意志钢铁美学

姜文昊 金卓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影片,电影《钢铁意志》(2022)以真实历史为创作蓝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鞍钢恢复生产的艰难过程。该片通过选择贴近生活的叙事元素,塑造钢铁英雄赵铁池、劳动模范孟泰等人物,生动再现鞍钢工人群体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该片具有较为强烈的现实意义,讲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一体相连的主题。通过以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生产的宏大历史为背景,营造虚拟可观的视觉场景,既真实反映了鞍钢恢复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挑战,生动展现了中国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又通过讲述新中国钢铁工人劳模的故事,诠释了真实可感的精神理念,使观众产生共情。

一、真实可感的全方位呈现

《叙述学词典》一书对叙事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文本的叙事性具有定向时间整体、满足接受者的诉求和欲望以及冲突是由具体的、分离的、确定的事件组成等三个条件,并强调叙事性往往会依赖于受众的心理反应。”[1]西方叙事学理论认为影像作为特殊的文化艺术形态,其文本叙述的基础配置较为复杂,叙事与非叙事成分往往混杂在一起,并且有着不同于文字的表述机制。电影《钢铁意志》的真实感不仅体现在叙事场景、道具及人物角色的真实感,还体现在人物精神、叙事内容的真实性。通过从真实的历史故事取材,将叙事文本、叙事主题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影像,使观众获得真实体验。

(一)“去英雄化”的叙事技巧

“最高叙事者”理论认为:“最高叙事者是能够操控电影叙事形式与意义的人,既是电影的摄录者,又是场面的调度者。在影片中,能够通过语言、行为等来讲述故事的那个角色,即最高叙事者的代理叙事者。”[2]电影叙事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存在于故事的角色之中,并以主人公的视角来向观众讲述故事。[3]电影《钢铁意志》通过采用“去英雄化”的叙事技巧,讲述赵铁池从战斗英雄回归钢铁工人,再成长为钢铁英雄的故事轨迹,展现了赵铁池始终坚定个人信仰的精神品质。赵铁池是鞍钢的厂长,也是部队的连长。当他作为军转干部,被任命为厂长后,他不仅面临工作职务上的转变,更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困难和挑战。他不懂技术、不会企业管理,甚至整个工厂没有图纸、设备严重受损。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化解敌人的暗中破坏、专家讽刺等各种问题。面临一系列的复杂挑战,赵铁池没有退缩、畏惧,而是凭借自己的钢铁意志,成功完成了任务。虽然该片塑造的赵铁池是虚拟的、艺术化的,但是却通过设计“军转干部”的人物身份,提炼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人的精神意志。该片以人物群像的形式,将鞍钢劳模孟泰、王崇伦等人物搬上大银幕,通过塑造个性鲜明、大公无私的赵铁池,突出表达工人群体“以厂为家”的精神,展现了劳动英模的精神气势以及对国家建设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刚柔并济”的叙事手法

多线索叙事手法是指电影在讲述故事情节中,通过设计相互交叉的叙事段落,推进剧情发展,为观众讲述了情节精巧且主题令人深思的故事内容。电影《钢铁意志》以类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突出叙事主题,把握工业美学的艺术特质,采用刚柔并济的叙事手法,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探索了主旋律题材电影新的叙事范式。在开场部分,讲述以赵铁池为核心的鞍钢工人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恢復生产;另一方面又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暗中破坏相抗衡。通过采用悬疑剧的叙事结构,设置多个连贯的戏剧冲突,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让观众迅速了解故事剧情。而爱情元素的融入在补充工业美学冷峻风格的同时,也让赵铁池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高大。影片结尾部分,当赵铁池和技术专家一起坐火车离开鞍钢,到全国各地支援钢铁建设时,站台上一名刚从火车上走下来的小战士扭过身来说“我是雷锋”,既像与观众打招呼,也像在回答别人的问题。该片通过合理设计叙事结构,利用多叙事线索技巧,以精神传承的方式,象征着不断延续的钢铁精神。

(三)叙事情节的巧妙设计

叙事强调故事的情节性,作为文化再创造,其中包含了叙事的对象、故事情节与过程。为使宏大主题影片的人物角色深入人心,需要巧妙设计叙事情节,塑造个性鲜明且极具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进而触及人心。[4]“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故事,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都可以看作是叙事的。”[5]电影《钢铁意志》通过设计真实可感的故事场景,使观众对赵铁池形成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当赵铁池从军队转业到鞍钢时,面对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的鞍钢,专家说“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而信仰坚定的赵铁池以一句“我就不信了”,当场立下军令状,生动诠释了其个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当钢铁厂恢复正常生产后,他渴望重新回到战场,这真实、自然地反映了军转干部植入基因的革命情怀。此时,工程师孙雪非提出让领导为他设置一个新的技术攻关任务,这才让赵铁池决心把工厂作为第二战场,留下来与战友们一起攻克难关。通过塑造符合人性、符合经历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对“钢铁意志”有了真实、自然的体验。

二、虚拟可观的视觉修辞

学者屠明非在《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影像真实感探索历程》一书中,提出:“影像真实感泛指影像所呈现的真实感,它的参照物是人类依靠视觉所看到的客观世界存在的真实景物。”[6]空间、色彩和氛围既是电影造型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视觉表达的重要符号。审美理念、修辞手段和叙事观念等元素构成视觉表达符码系统,通过选择影像符号,在阐释故事背景、叙事主题的同时,调动受众观影情绪,实现情感共鸣的叙事效果。电影《钢铁意志》通过合理搭配影像色彩,构建充满工业美学的影像空间,在极具感染力的叙事氛围中,用虚拟客观的视觉表达,彰显了强烈的象征意义。

(一)工业美学的空间彰显

在传统艺术中,现实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然而现代艺术认为自然不是用来模仿、再现的,而是用来超越的。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的“至上美学”理论主张创造一个超越日常经验的世界,同样保罗·塞尚将多种透视学理念并置于同一画面中,肯定了世界的多样性。[7]电影《钢铁意志》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基础,将故事叙述与抒情相融合,用简单直白的叙事语言构建了充满工业美学的影像空间。其中选择的高炉、标语和大门等视觉符码,不仅构成了丰富的“图像文本”,也通过发挥叙事、写意等功能,在具体的视听表象中,完成了叙事隐喻。在“守护钢厂”的故事场景中,通过突出“钢”的特色,将废弃的炼钢炉进行美术加工,再使用高楼黄金分割变化,诠释高低错落有致的风格,讲述了面对废墟,如何守护鞍钢的故事情节。该片以“钢铁”元素为设计核心,通过使用“大美学”理念,用新媒介和新技术,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融合,以丰富、鲜活的视觉表现形式,拓展叙事空间,激发观众的共情体验,从而突破了传统视觉美学架构,实现了工业美学视觉场景的新表达。

(二)色彩艺术的情感显现

色彩不仅能够产生视觉效果,还能对人的情感、情绪产生影响。电影是一项以动态视觉影像为核心的媒介艺术,真实可感是影像层面的美学追求。当然,电影的真实是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无限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世界的各类景观。[8]电影《钢铁意志》色彩厚重,通过使用白雪与黑色钢铁的色彩对比,诠释工业美感,实现了现实主义的纪实性与表现主义的情感诠释。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除了黑色、白色,还使用了大量红色元素。从炉火、铁水再到孙雪非的红围巾、赵铁池的红背心,红色元素的应用,让充满工业质感美学的影片传递了热血、温暖的精神力量。通过用逆光或者俯拍的方式来展示钢铁厂,渲染出巍然耸立的钢铁厂场景,而“红色”铁水和飞溅火花,生动营造了充满精神意蕴的火热氛围。该片通过使用大全景构图,将传统电影美术语言与数字技术语言相融合,合理使用色彩和造型,平衡现实主义与大众审美,更好地还原充满时代感、历史感的视觉场景,实现了真实情感的生动显现。

(三)富有冲突美感的光影处理

戏剧大师欧阳予倩认为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画面的美感是电影的基本要求,而这种美感要借助光与影的造型。[9]光影处理既能彰显一定的抽象感,也通过塑造具有冲突美感、矛盾感和张力的视觉画面,使观众获得沉浸体验。[10]电影《钢铁意志》通过还原历史情境,借助诗意而富有冲突美感的光影处理技巧,对人物的钢铁意志进行外化显现,不仅让观众与叙事内容融为一体,也让观众体会到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为国奉献的革命情怀。在拍摄培训班、大食堂等场景时,通过利用大的空间环境,营造出光束穿透空间的视觉观感,将劳动工人的个人英雄举止上升为钢铁意志。通过使用剪影艺术来展现宏大的厂房空间,当阳光照射在昏暗的厂房上,彰显了强烈的生机活力,隐喻了充满希望的未来场景。该片遵循光源的合理性,使用冰雪、时代标语和光线等超越视觉的叙事符号,将视觉表达与精神力量相结合,使观众获得强烈的、真实的美学体验。该片通过对钢厂大门、二号高炉等实景元素进行艺术改造,结合后期视效加工处理,实现了历史质感美学的彰显。

三、历史真实的情景再现:电影《钢铁意志》的共情叙事策略

学者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一书中写到:当代叙事学不关心个别故事的语义陈述,而关注同类型诸多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追寻的是生成故事的普遍规则是什么。[11]电影视觉叙事借助不同媒介载体,利用更加自由的视觉表达机制,让受众在虚拟可观的叙事空间中,感受真实可感的心灵力量,也使图像符号的意义、内在功能和受众共同构成叙事文本。电影《钢铁意志》采用直观、象征性的视觉表达方法,将丰富的故事情节整合为叙事主题,结合意象升华、精神升华,为观众呈现了引发共情的叙事作品。

(一)意象隐喻:荒寒美学的视觉转译

荒寒美学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诗画艺术的美学风格,从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看,荒是一种实景,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场景,而寒是一种源自主体内心的精神感受与情感体验。[12]荒寒美学彰显了古朴苍凉、孤寒凄凉的精神向度,对电影的视觉表达、叙事观念和精神内核等维度产生了深刻影响。[13]電影《钢铁意志》主要叙事场景在东北鞍钢地区,从冰雪场景的自然空间、钢铁废墟的社会空间到不畏艰难的精神空间,都生动彰显了荒寒美学的精神品格。通过以简单的、真实性的叙事手法,将冰雪场景融入故事、场景及主题等不同领域,直观描述了冰天雪地的实景,突出表达了鞍钢的命运、人物奋斗的精气神。在用实景表达“荒寒美学”时,巧妙借助光线、冰雪来塑造场景氛围,使观众从有限的视觉场景中,获得冷峻、客观的视觉观感,并且触发无限的精神意象。该片通过将白雪覆盖在黑色的钢铁森林之上,使荒寒美学与东北地方文化、工业美学相融合,以冰天雪地中寻找希望的表达形式、以独特的“诗意美学”,实现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抒写。

(二)主题升华:叙事主题的诗意表达

“结构主义”[14]认为一个作品的结构是内在的框架,体现了客观的可知性,其作品的意义由本身的结构来确定,而不能由其他的外界因素强加。从结构主义理论视角看,在电影文本中,叙述者通过将表达主题、情感观念等内容,用视觉隐喻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从而激发受众对叙事文本的想象。[15]电影《钢铁意志》通过将工业美学追求与历史真实感相融合,使用钢厂大门、标语和高炉等一系列图像符号作为视觉表达的载体,用时间性、空间性表述为主要特征的视觉叙事手法,讲述了1949年前后“鞍钢发展”的叙事内容,借助视觉叙事的意义表达及传播方式,不仅准确表达了时间背景,也细化了电影叙事的世界观,塑造了独特的精神空间。该片通过超脱传统主题影片的“歌剧化”创作模式,精选高炉、铁水等工业元素,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诠释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塑造了独特的工业美学,并向着精神致敬、现实启示等更加深刻的主题发展。该片没有陷入简单现实主义创作的误区,而是通过寻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采用现代造型手段来展现写实的历史场景,既复原了故事场景,也通过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理念,实现了叙事主题的诗意表达。

(三)情感建构:叙事意义的现实表征

在电影视觉表达中,通过选择具有特殊意义向度的视觉符号,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激发、唤醒观众的联想,获得更多情感体验,最终完成对叙事文本的综合认识。“每一种叙事都提出一个协议,一个未陈述但却被假定存在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协议。讲故事的人、角色和听众相会的地方就是正在讲述的故事,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的独特过程,图像叙事的跳跃性假设使读者变得更加主动。”[16]电影《钢铁意志》通过采用“戏剧式”叙事结构,将视觉表达效果与人物情感、个人心动相结合,讲述人的精神意志与环境之间的一体互通,营造了具有穿透力的视觉美学。在“关押战犯俘虏”的故事场景中,通过将战犯安置在废弃的钢厂,设计以“钢铁”为主要元素的街道场景,不仅辅助故事情节,也还原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使用各类元素构成了蕴含美感的视觉形象,不仅营造了美的视觉观感,也借助景别、构图设计等表现手段参与叙事,推进故事发展。方言、生活等元素的植入,不仅更好地表达叙事主题,也消解了影片叙事的严肃性。比如,影片通过多次在孟泰家里吃饭的生活场景,描述赵铁池和孙雪非两人的感情变化,诠释了孟泰“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实现了工业美学与生活美学的有效融合。而赵铁池的东北口音、孟泰的河北口音以及专家的上海口音,不仅丰富了人物群像,也增添了影片内容的叙事喜感。该片借助虚拟可观的视觉场景,着力表达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锤炼的钢铁意志,通过与工人劳模的个人实践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升华了工匠精神,彰显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总结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影片,电影《钢铁意志》以基本史实为创作基础,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叙事手法,借助虚拟可观的视觉影像,以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诞生过程,完整呈现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在诠释恢弘气势的同时,又通过关切崇尚劳动、劳模和工匠精神等话题,彰显了强烈的现实意义。面对新的审美语境,为使新主流电影被观众认可,不仅需要合理使用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更要深入生活、回归真实,通过塑造鲜活人物,真实再现历史,才有可能使观众产生强烈共情。

参考文献:

[1][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M].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04.

[2][加拿大]安德烈·戈德罗.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8.

[3]杨雨鑫,吴果中.“情”何以动人——扶贫剧《山海情》的形象塑造、情感动员与叙事技巧[ J ].新闻爱好者,2021(06):94-96.

[4]张卓,张斌.内在性、外显性与隐蔽象征: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2):17-25.

[5]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

[6]屠明非.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影像真实感探索历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55.

[7]杨向荣.委拉斯开兹与福柯:视觉凝视的话语深渊——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72-180.

[8]赵谦,李文琪.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叙事策略与视觉呈现研究[ J ].当代电视,2022(12):89-94+105.

[9]包卫红.电影是什么?戏剧是什么?——试论中国电影理论的“戏剧情结”[ J ].中国比较文学,2015(01):25-38.

[10]李之怡.跨媒介视域下现代性的视觉编码——《杜宇百美图》与《盘丝洞》的文、图、影互动[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09):100-109.

[1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22.

[12]谢九生.荒寒美学:柳宗元《江雪》诗意画艺术学研究[ J ].中国美学,2022(02):135-146.

[13]杨继平,陈邕.“想象力消费”视域下《独行月球》科幻图景的视觉符码建构[ J ].电影评介,2023(10):56-60.

[14][法]熱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2.

[15]张伟.媒介、实物与空间——当代视觉修辞的三种向度及其实践逻辑[ 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74-82.

[16][瑞士]让·摩尔,[英国]约翰·伯格.另一种讲述方式[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9.

猜你喜欢
意志钢铁美学
动物的“自由意志”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7:52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航空世界(2018年12期)2018-07-16 08:34:50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妆”饰美学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