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活动化教学引领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向高效

2023-11-15 05:56申桂梅
幸福家庭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法治道德

申桂梅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是引领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导致道德与法治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积极开展活动化教学,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探讨运用活动化教学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引入多元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一)利用角色扮演优化课程导入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这一教学理念,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教育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并优化课程导入。

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习惯以自己为主体,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进入课程。直接导入方式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对此,教师应重视课程导入,并创新课程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构建高效课堂。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为例。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初入初中校园会产生诸多新认知:他们会发现初中校园的面积更大,学习的科目更多,与教师的沟通方式也有所改变。为了在第一节课就做好课程导入,教师可以紧扣学生的生活经历,将“中学序曲”这一部分的内容活动化。如教师可以提出“大家在刚进入学校时发生了哪些趣事?”这一问题,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他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初入校园的场景。通过具体场景的演绎,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引出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实现由“情感感知”向“理性思考”的过渡。

教师在利用活动化教学优化课程导入时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该活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该活动是否贴合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

(二)引入生活案例優化知识讲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教材中的专业知识。然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无论是团结、自律,还是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容的讲解,都无法仅靠口述完成。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引入活动化教学,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炼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为例。在讲解“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请他们分享自己在网上交友的经历。在师生互动之后,教师会发现学生的网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和游戏中的好友。在了解到这一点后,教师可以提出“我们如何才能在网络上交到靠谱的朋友?”这一问题,并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围绕“什么是靠谱的朋友?”“网络上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我们要如何在网络上交到靠谱的朋友?”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内容,了解他们的讨论进程和观点,细致记录并在最终的分享环节予以总结。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参考他们的观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原则,引入丰富的生活案例或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迁移和应用。

二、合理引入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入讨论活动,加强师生互动

民主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认为,民主的教育方法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课本中的内容。为了增强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贴合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遵循民主教育理念,优化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生之间”为例。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我们要如何与教师沟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他们的想法也不同。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表示要尊重教师提出的诸多意见。根据学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及时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并展开追问,如“如果教师认为你的问题过于基础并严厉地批评了你,你会如何处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针对“要在师生互动中尊重教师”这一内容,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如何才能算得上尊重教师?”并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并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及灵活性的引导,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引入实践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活动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一般来说,当遇到难度较低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安排丰富的探索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尝试扩充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层面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为例。在前期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的新变化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各个学习小组收集并分析相应的数据,总结相应的信息,以此了解学生的实践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比如,在了解班级同学的上网情况时,有的小组会围绕上网时长、上网内容、信息获取途径等内容收集数据,但从具体的问题设置来看,由于拟定的选项较少,难以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信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拟定更多合理的选项。

三、优化活动环节,拓展课堂教学

(一)引入信息技术,优化活动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活动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紧扣活动要求,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活动设计、活动践行、活动评价等环节。其中,在活动践行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任务发布形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通过及时的反馈,逐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责任也随之变化”这一道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依次总结个体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多个阶段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除了年龄,還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并借助电子白板展示相关内容的表格,让学生了解教师、医生、护士、工程师等职业人员的职责,从而让学生明白责任除了与人们的年龄有关,还与他们的角色有关。

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活动形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适的视频、图片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调整活动难度,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化教学的作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时事热点,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的难度。简单来说,当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或缺乏反馈意识时,教师可以适当删减活动内容或降低活动难度,同时提高活动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互动中提及一些新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时事热点丰富课堂活动。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多幅图画,询问学生:“在这些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违法行为?”并根据具体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身边的违法行为。在课程讲解的最后,教师可以增加问题难度,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甄别生活中的违法行为?”这一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控课堂节奏并适当调整教学活动的难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既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

结语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生动、有趣且颇具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活动化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活动化教学的践行方式,并借助合理的活动内容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法治道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