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工业摇篮的社保新征程

2023-11-13 09:29:16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8期
关键词:沈飞沈阳市养老金

▍文·图/本刊记者 刘洪清

山南水北为阳,城在沈水以北,故称沈阳。

树木有年轮,城市有印记。从1905 年中国第一家工业企业问世,到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机床、第一辆自行车……沈阳辉煌的工业之路,有着令人难忘的岁月荣光。

作为在《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履职20 多年的记者,记忆中仍有20 年前“走进东北试点”系列采访活动的回响。彼时,在“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国企改革探索中,辽宁省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首创者”,而沈阳市无疑是辽宁省试点的“主角”。历史的车轮不曾停歇,当我再度踏上这片土地时,头脑中萦绕的是当时的一句宣传标语:东北振兴,沈阳先行,铁西领跑。这次“十城调研记”在沈阳采访的首发地,我瞄向了铁西区——

暖风吹进心坎

走进一座历史底蕴厚重的城市,犹如打开一部鲜活的史书。博物馆是载人在史书的海洋中前行的一叶轻舟。6 月13 日上午,我走进了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启了中国工业的寻根之旅。

博物馆内有一些特殊的“宝贝”——金属国徽、印制着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的2 元人民币(1960 年版)、国家工业遗产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厂房……讲解员刘艳丹娓娓道来,一股厚重的工业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工业大事、一个个创新突破、一位位劳动模范,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1951 年4 月,在熊熊炉火的映照下,一枚巨大的国徽徐徐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枚金属国徽从沈阳第一机器厂(现沈阳第一机床厂)铸造出炉。1951 年5 月1 日,神圣庄严的国徽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作为首枚金属国徽铸造的亲历者,吴嘉祜老人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国徽国徽闪金辉,我为国徽雕银坯,忠心常在久相随,笑看中华展神威。”我经寻访得知,吴嘉祜老人在2021 年百年寿辰之际谢世。沈阳市社保中心退休人员档案显示:吴嘉祜,沈阳第一机床厂退休人员, 2021 年2 月去世,去世前每月基本养老金4208.2元。2021 年3 月,为其家属发放丧葬费21212 元。令刘艳丹颇为难忘的是,不久前,一位坐着轮椅、挂着点滴的高龄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中国工业博物馆圆梦。“老人在人生最后的时光,要亲眼看一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亲耳听一听历史的回响,亲手摸一摸曾经难忘的记忆。我的父母也是铁西工厂的老工人,退休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在这里当讲解员已经10 多年了,我非常喜欢这份职业,这也是父母一辈工业情缘的一种传承。”刘艳丹动情地说。

自1953 年开始,全国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铁西工业区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涵盖机械、化工、制药、冶金、轻工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形成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东方鲁尔”。

▍中国工业博物馆内陈列的全国首例破产企业的历史老照片(翻拍)。

历史的进程有高峰也有低谷。1986年8 月3 日,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新中国首个破产通告,宣布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倒闭。在一张斑驳的老照片上,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负责人坐在办公室窗前,手里夹着一根卷烟,递向嘴边,表情凝重地端详着面前的暖水壶。办公桌对面的两名职工在紧张地测算职工安置方案,企业破产后,要给职工发放救济金。

1996 年2 月6 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的《沈阳不相信眼泪》一文中指出,过去几十年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忽视,使工人群体不得不背负起改革的巨大成本,国企改革举步维艰。

2003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启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铸辉煌的“希望之门”。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关键是人往哪里去。”铁西区人社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田永峰认为,在实施“两个确保”以及辽宁推进社会保障试点期间,当时的劳动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职工并轨中,铁西区10 万多名国有企业职工转换身份;在开发就业岗位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就业岗位3 万多个;在实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到2005 年年底,铁西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并逐步推进实施医疗保险。

励精图治,终获硕果累累。铁西区实现了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生态宜居的新铁西展现在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沈阳市始终将保发放、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敏锐的政治自觉和主动作为的使命担当,连续两个月提前发放养老金,全年为137.7 万名离退休人员精准发放养老金及各项社保待遇529.03 亿元。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闫晗拿出了一份养老金发放账单。

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晓莹认为保发放工作有3 大特点:坚持一个“早”字、突出一个“统”字、守住一个“盯”字。

在“早”字上,面对企业人员多、增减变动大等特点,企业养老金拨付部的柳冰同志下出了保发放的“先手棋”,提前一个月对次月以基本养老金为主的待遇发放资金进行早安排、早预算、早申请,为资金拨付及时到位、提前发放社保待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统”字上,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企业养老金拨付部部长郑宏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由市中心业务部逐一对14 个分中心进行核定的操作方式,变分头实施为集中操作。为了让退休人员早一天领到养老金,在全市道路封控的情况下,企业养老金拨付部工作人员张冠群每天凌晨4 点半就走出家门,步行两个小时到达工作岗位。柳冰索性吃住在单位,他们通过网络视频与14 个分中心的同志共同核定数据,再对发放数据汇总、复核、报盘、上传,确保了各项社保待遇发放数据的准确,彰显了社保人能吃苦、有担当的优秀品质。

在“盯”字上,社保待遇发放工作涉及省、市、县(区)的社保、财政、银行等多个部门,张晓莹说:“我们每天跟踪资金转账、到账及到卡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工作进度,实现了提前发放社保待遇的预期目标。疫情无情,但我们的服务有情。”

“每月24 日,手机就会准时收到到账短信,如果恰逢是周末,养老金还会提前周五到账。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疫情期间养老金发放不仅没有延迟,反而能提前发放。”居住在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的65 岁退休人员马林波为养老金提前发放点赞。马林波每个月的养老金有4500 余元,老伴是沈阳市自行车厂的退休人员,每个月养老金也有3000 余元。“够吃够花,我们感觉晚年生活很幸福!”马林波说。

清风优在窗口

走进沈阳市社保大厦,“创建清风窗口,打造阳光社保”的红色条幅非常醒目地悬挂在大厅一角。整洁、明亮、安静的大厅里并没有拥挤、喧嚣、排长队的窗口,的确让人感觉非常清凉舒畅。

一位姓谢的先生急匆匆地走进大厅,“我要去医院看病,发现社保卡丢了,怎么办?”工作人员迎上去说:“您在自助机上就可现场补办社保卡,即办即取,1 分钟左右卡就能拿到手。”

我看了一下手表,在旁边开始暗自计时。谢先生总计用了1 分21 秒,就拿到一张崭新的社保卡。

“‘清风窗口’要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做好服务提质,切实让百姓感受到社保清风的舒适感和获得感。”闫晗表示,沈阳市在社保行风建设上探索了一系列新措施,让百姓能够快速办结。

“打造‘清风窗口’要从最难处入手。”个体养老保险部副部长卞品晰对上访案件逐一突破,一方面安抚上访群众的情绪,另一方面积极与辽宁省人社厅、辽宁省社保中心、沈阳市人社局、沈阳市税务局等部门汇报,探寻解决之道。卞品晰说:“比如,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沈阳市解决了34 名群众的非个人原因历年欠费核定问题,最终让他们安心退休,实现了老有所养;为50余名系统数据转移超期人员办结社保关系转移,让他们流动就业无后顾之忧。”

“你好!我是沈河区的参保人员,马上要退休了,但我现在常住北京,退休该咋办呢?”2022 年6 月,沈河社保分中心接到了贾女士的咨询电话。她担心疫情期间两地往返不便,希望退休的事跑一次就办好。工作人员为贾女士预约登记时间。随后,贾女士来到沈河社保分中心退休业务联席窗口,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确认了其社保费缴费入账情况,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为其做了养老待遇计发核定,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为其做了医保在职转退休登记。

贾女士发现,在这样一个小窗口,先后有不同部门的3 位工作人员为自己服务。15 分钟之后,养老保险待遇计发结果就出来了,医保退休待遇申请也登记好了。贾女士感慨道:“我生怕要两地之间来回折腾,也担心在沈阳市各部门之间到处跑,没想到这些事在一个窗口就全办完了。”

沈河社保分中心副主任王鹏表示,社保部门牵头相关业务部门打造“设立小窗口、联合多部门”经办模式。这一模式为广大退休群体提供的帮办导办精细化服务,确保了退休这一高频事项提速办、简便办,极大地缩减了参保人员办理退休业务的时间。皇姑社保分中心主任乔毅捷表示,皇姑区作为“快办行动”试点区,早在2020 年9 月就实现了一套材料、一站受理、一次办结,省去了参保群众过去跑多次、多厅跑、多个窗口叫号排队的麻烦,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新风飘在云端

在沈飞航空博览园里有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的主人翁是金连佐一家,照片上标注着“金连佐一家三代23 人在沈飞工作……”这张照片已经在航空博览园里悬挂了22 年。如今,金家已经有四代人加入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截至2022 年,他们一家四代在沈飞的累积工龄长达722 年。722 年丈量出的不仅仅是他们为沈飞工作的时间,更是一家四代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扎根沈飞32 年的人力资源部主任业务经理李斌介绍,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飞于1951 年6 月29 日正式创建。沈飞发展的历程有高峰也有低谷,在上个世纪90 年代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账面上的资金只有数万元。后来沈飞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迈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形成了军品、民机、民品、第三产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沈飞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员贾欣丽报出了一笔账:疫情期间,企业享受了社保“减免缓”相关政策,减免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险种费用以及享受稳岗返还资金累计6000 多万元。“沈飞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历了两次封闭式管理,数千名员工在厂区内全力以赴保证生产不断线,政府的相关帮扶优惠政策确保了企业正常有序运转。”李斌说。

从沈阳市区驱车1 个小时来到沈阳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工泵”),这是一家以专精见长的小型企业。踏进企业车间就感受到了一种精致的文化氛围,既有展现浓厚文化韵味的党史墙,又有凝聚团队风采的工匠写真墙,在电焊火花中,这里不仅创造着精工产品,更书写着新时代红色企业文化。年轻富有活力的沈工泵总经理郝迎宇说:“我们讲好企业故事,答好时代问卷,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疫情期间,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抗疫作贡献。同时,企业也在就业和社保方面,享受到政府给予的温暖,使我们信心倍增。”

郝迎宇认为,社保福利文化是企业招才、引才、留才的重要保障。“我们对优秀的人才给予住房保障。”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副总工程师王生举就是受益者。

人事部经理龚伟华为社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叫好,她说:“社保不见面服务更方便、更快捷。以前上窗口去办事,不同的社保业务要排几次队,现在最多跑一趟就能办完,甚至晚上我在家都能在网上办理业务,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给企业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疫情期间,沈工泵累计享受减免社保费81.5 万元,享受稳岗返还资金15万元。郝迎宇认为,政府各部门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企业已荣获三大国家级荣誉: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基地。

在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展厅内,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核心创新产品正在引领行业发展。2023 年6 月14 日,我和卞品晰一行来到新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调研,人事业务部部长焦杨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新松公司2022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职工权益的保护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篇章。新松公司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参保率和按规定缴费率达100%。

人事业务部薪酬经理陈舒柳介绍,2020 年新松公司享受减免工伤、失业保险费360.8 万元,2021 年享受稳岗补贴106 万元。此外,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新松公司享受了扩岗补贴、一次性用工补贴和社保补贴。

令焦杨感到欣慰的是,在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新松公司创造了产值和利税新高。在人力资源事业发展中荣获了“2022 年度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并入选“2022 全国最佳雇主TOP100”排行榜。

▍沈阳市皇姑社保分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参保群众操作社保自助终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经历疫情的考验,社保经办服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参保单位开始从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也从“上大厅”逐步转变为“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6 月14 日,在沈河区风雨坛街道春河社区里,沈阳市蔬菜果品总公司退休人员吉春莉也逐渐习惯了数字化的转变。她在2013 年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养老金有2000 多元,现在涨到3000 元。“每年我通过App 就能查到养老金调整情况,太方便了。”吉春莉说。

43 岁的付煜,2022 年由于公司效益不好,被裁员回家了。春河社区的社保干事赵丽向付煜推荐了“沈阳政务服务”App。其后,付煜的失业金申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社保费缴纳都是通过App 操作来完成的。“我会把‘沈阳政务服务’App 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功能特别强大。”付煜的失业金每月有1700 元,领了几个月后,她决定重新再就业。“我最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就业招聘会,已经选定了一个就业意向,准备去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做财务。明天还有一个招聘会,有两家企业符合预期,我对未来还是蛮有信心的。”付煜说。

近年来,沈阳市大力推行不见面社保服务。卞品晰介绍,个体养老保险部进行了一些有效创新:首先,优化线上服务方式。在“沈阳政务服务”App 中搭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变动平台。其次,形成业务指南二维码。将“新参保”“续保”“停保”“参保证明”“社保转移”等业务线上办事指南生成二维码,参保人员扫码即懂、线上即办。最后,精准发送参保短信。个体养老保险部通过精准比对信息,向就业年龄段未参保人员发送参保提示短信,提醒有参保缴费潜能的年轻群体及时参保。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为灵活就业人员算清养老明白账。为此,我们制作了各种动画视频,将早缴早受益、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等要点列进‘养老账单’,通过自拍自导自演的生活情景剧讲好社保故事,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意愿,实现了参保率持续上升。”卞品晰说。

在北塔夜市上,皇姑社保分中心打造的“社保夜市”也“开张营业”了。针对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怎么选、银行代扣代缴如何操作等问题,社保干部现场为群众答疑释惑,群众也为社保部门提供的地摊式服务点赞:“社保接地气,群众有福气。”

猜你喜欢
沈飞沈阳市养老金
沈阳市盛京小学
辽宁教育(2023年5期)2023-03-28 12:07:24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辽宁教育(2022年24期)2022-12-28 05:36:48
“骑士春晚”:给700 万骑手 办春晚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带700万骑手办春晚:有一种野心叫灵魂有火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一家四代都是航空人工龄累计已达700年
北广人物(2018年42期)2018-11-12 08:19:50
中航沈飞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中国军转民(2018年1期)2018-02-06 22:38:45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