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罗盘”指引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以Unit 5 Good manners为例

2023-11-13 02:18陶非奇薛云爱
英语教师 2023年15期
关键词:罗盘礼仪语篇

陶非奇 薛云爱

一、问题的提出

单元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单位(金静依、连凯2022)。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子课时的叠加,而是基于教材逻辑和学情,统整单元学习内容,确定单元整体目标,细化课时目标,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和持续性评价的过程。然而,聚焦教学设计的现状,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全域分析、对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发掘、对学习过程的进阶设计,以及对学业表现的量化评价,过分依赖自身经验和主观判断设计,造成英语教学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和浅层化的问题。因此,如何借助“能力罗盘”这一直白、直观、直接的映射性工具,贯穿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过程,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能力罗盘”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指向学科育人的“能力罗盘”设计

“能力罗盘”(见图1)是以教师的分析、设计、实施、评估和反思为主体,指向学科育人的新机制。能力罗盘中五大模块“学习者全域分析”“学习内容解析”“学习资源统整”“学习活动开发”“学业诊断评估”与模块下“前置经验”“学习志愿”“知识结构”“学科文化”“资源开发”“资源整合”“支架搭建”“任务分析”“诊断设计”“评价反思”十个维度形成旋转指征的关系,建构起指引导航、诊断分析、调整优化、映射评价的体系,既能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供立体、螺旋式的上升路径,又能助力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多维度、进阶式发展。

图1:“能力罗盘”示意图

(二)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罗盘”功能

作为引领教师教学设计持续改进和提升的工具和标尺,“能力罗盘”的三大基本功能是诊断、深研及改进。诊断指以能力罗盘为工具,观察教师在大单元视域下教学设计要素是否缺失,从而精准指向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的不足之处。深研指以能力罗盘为观照依据,聚焦共性问题,开展主题式课题群研究,如“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研究”“能力罗盘指引下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等。改进指通过能力罗盘引领教师从单元的主题意义出发,深思教学目标(去哪里)、教学活动(如何去)与教学评价(到了没有),进行设计改良,探析“为学生未来素养形成”的最优化教学设计,助力教师专业深度成长、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单元核心目标的达成和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须树立罗盘意识,明确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业评估五大维度的分析要点,并据此设计具有指向性和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对语篇展开深度学习,丰富对主题意义的理解,逐步建构起对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和价值判断。

三、“能力罗盘”指引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下面,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Good manners为例,探索“能力罗盘”指引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

(一)基于学情分析,预设学习起点

借助罗盘诊断、分析学生的前置经验和学习志愿,遵循学习逻辑,深入理解学生,定位“最近发展区”,从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

本单元以“礼仪规范”为话题,以“做文明有礼好少年”为主线。借助以单元为单位的“学习诊断单”(见下表),通过“诊断—分析—再诊断”,可知学生已储备了一定的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词汇;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如略读、寻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理解语篇大意;能够围绕“礼仪”和“不文明行为”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学生对中外社会习俗了解片面,谚语表达输入量匮乏,同时对礼仪习惯的子话题发散局限。

Unit 5 Good manners学习诊断单

通过诊断已知,分析学生本单元的已有基础,再诊断其学习的盲点和“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设计聚焦核心维度,更具目的性。

(二)串联教材语篇,提炼单元主题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载体,为单元信息的获取和思维的交流提供情境,其内在的逻辑关联为主题意义下的深层次、整合性输出提供可能。

本单元包含7个课时下的6个语篇。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题群属于“历史、社会与文化”,涉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公共秩序与法律法规”和“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五个子主题。

教师应利用“能力罗盘”指引导航,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语篇内容,提炼主题意义,以主线串联单元各语篇。Comic strip通过侯博(Hobo)和埃迪(Eddie)诙谐幽默的对话导入单元主题,Welcome to the unit呈现4点图书馆文明礼仪规范,激活学生已知。Reading板块以采访的形式,介绍了英国人见面打招呼、彼此问候的方式,列举了其在公共场合和家中彬彬有礼的例子,引出谚语“入乡随俗”。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礼仪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报告(听力)分析了不同公共场所标识的功能,并针对不文明行为对他人进行劝告。Task板块罗列了在就餐时应注意的礼仪问题,教师可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其他方面的礼仪规范。

根据以上单元板块剖析可知,本单元主要讨论了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并能对他人行为进行建议或劝说;置身“人与社会”情境,解决“社会与文化”主题下的真实问题,将学科育人与德育相结合;比较分析中西方礼仪习惯,感知文化差异,加深文化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因此,本单元的主题可概括为“中西方礼仪互鉴”。通过单元学习,学生应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习惯,学会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守礼,对身边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并适时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教师要在以上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建构核心学习维度,联结单元内零散语篇,成为一个意义整体。

(三)整合课程要素,确立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目标确立以课标要求为基准,进而确立明确、具体的行为性目标,做到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能力罗盘”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开发”要素指导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注重统整和联结。

在学情诊断和提炼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以Unit 5 Good manners为例,围绕课程六要素,制订如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后,学生能够:

1.语篇和主题:根据主题,多角度发散思维;掌握连续性文本(对话、访谈和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目标达成标准:根据主题联想到5个以上子主题,并能详细介绍;识别语篇体裁)

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理解并运用礼仪方面的语音、词汇知识;运用too...to、enough to和谚语进行主题相关表达;运用听、读、看理解语篇;运用说、写进行表达输出。(目标达成标准:在输出的内容中,与单元相关的表达不出错)

3.文化意识:探究世界主要国家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兼具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目标达成标准:展现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与弘扬)

4.学习策略:组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同伴合作,向英国交换生介绍江苏省中学生“八礼四仪”。(目标达成标准:运用课本内容、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实现语言的综合运用)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依托课时目标的达成。分解单元目标至各课时,使目标层次更接近课堂,其内容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可检测性更高。下面,以Reading(1)板块(指阅读课的第一课时)为例,分析其课时目标:

实施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

1.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语篇脉络结构、明确语篇写作目的和主题意义。

2.用自己的话总结英国礼仪,讨论中国礼仪。

3.组内研讨中英两国礼仪异同,合作展示中华优秀文化。

目标1是对单元目标1的细化,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提升主题意义下的语篇建构能力;目标2赋予单元目标2新语境,引导学生在新任务中实现语用;目标3既为单元目标3建构认知,又为实现单元目标4提供策略。

(四)围绕主题意义,开展进阶活动

“能力罗盘”的“学习活动开发”强调支架搭建的重要性。因此,主题意义的探究需要在有层级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从基于语篇的知识建构到深入语篇的能力转换,再到超越语篇的素养形成,学生的思维实现从低阶到中阶,再到高阶的纵深发展。

1.设计核心问题链,指向语言理解

Reading板块的语篇以谚语“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结尾,对这句话的解读要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循环递进的核心问题链,引导学生建立信息间的关联,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王蔷 2022)。课堂问题的设计应体现有效性、关联性和层次性,避免是非类问题,多提What、Why、How类问题。

首先,教师抛出核心问题1:What do good manners in the UK refer to?引导学生宏观把握文本框架,概括出打招呼、问候、公共场合礼仪和家庭礼节的四条脉络,为后续的细节理解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通过核心问题2:How do British people behave in the four cases?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在进一步感知英国礼仪的同时,逐步建构西方礼仪知识体系。最后,教师利用核心问题3:Why does the writer say “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主题之间建立关联,指向对文本语言的深入理解——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若身在异国他乡,则要入乡随俗,体现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2.建构结构化知识,指向语言应用

单元视域下结构化知识的建构和应用强调教师要围绕主题意义梳理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提炼相关内容的结构化知识,在碎片化的知识之间建立关联,指导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探究(马黎2021)。

Reading板块的A部分语篇从How to greet people、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How to behave in public和How to behave at home四个角度诠释了Good manners in the UK主题,阅读该语篇是学生建构语篇知识网络的第一步。Reading板块C部分的小组研讨,引导学生结合7个问题思考中国礼仪。这两部分均涉及礼仪的不同维度及其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在结构化知识图(见图2)中可设置四个已知项和一个待填项,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并将各项下的具体表现补充完整。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就Do we/they need to improve our/their manners?Why?(How?)写出自己的见解,丰富对主题意义的认知,增强综合语用能力。

图2:Unit 5 Good manners阅读语篇结构化知识图

3.驱动项目式学习,指向语言迁移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发展探究精神(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 2017),指向语言迁移。

以Task板块为例,本课时主要谈论餐桌礼仪,而中学生应具备的餐桌礼仪远不止课文所列。如何在课本内容基础上实现超越语篇的拓展和迁移呢?教师设计了以下学习项目:

Task 1:课前组内分工,用英语解读江苏省中学生“八礼四仪”,重点关注“餐饮之礼”。

Task 2:各组汇报展示,在交流中完成生词拓展。

Task 3:根据课本大纲,完善“Paragraph—Main idea—Useful expressions”语篇框架,搭建新知结构。

Task 4:组内合作探究,将已知与新知归纳整合;个人完成向英国交换生介绍江苏省中学生“八礼四仪”的习作。

Task 5:汇报展示,聆听并开展同伴互评。

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项目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理解层次建构新知体系,在应用实践层次进行巩固,在迁移创新层次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外化。

(五)紧扣学习目标,设计效果评价

在“诊断”“深研”的基础上,“能力罗盘”指引教师通过学业诊断评估,实现“反思”和“改进”的功能。

对比“学习诊断单”中的“已知”和“再认知”,教师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的证据,包括理解了什么、能表达什么、会做什么,以及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等(教育部 2022)。在评估时,教师应明确表述学习目标达成的行为表现、条件及标准;每个评估任务明确指向具体目标,对应关系清晰(张爱军 2020),将“学习诊断单”中的“目标(核心学习维度)达成标准”作为评估标准,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结语

“能力罗盘”作为教学设计的可视化工具,指导教师宏观整合教学内容,思考教学的起点和远点,构建起浸润教学各环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和评价活动,全面促进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实现深度教学、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最终达成罗盘指引下的师生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罗盘礼仪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不宜上课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印尼《罗盘报》之中国国家形象
苍蝇脑中有“罗盘”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电子磁罗盘性能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