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蕊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描述读写单项技能为:能整合相关内容,领悟文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入教与学的过程。长期以来,单一的基于幻灯片碎片式的词、句的线性文本信息的解读模式让英语阅读经验尚不丰富的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见树不见林,难以对文本信息展开整体思维,这影响其对语篇信息的有效整合,对语篇逻辑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语言的得体选择,最终难以促成其对英语语言的准确理解与恰当表达。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思维导图对英语语篇研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语篇分析与教学。有鉴于此,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有效提升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及表达。
思维导图又名“脑图”或“心智图”,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1960年研发。它是一种模仿显微镜下脑细胞从中央向四周发散,经神经元轴突的非线性信息加工方式,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为核心概念触发点,经词语、数字、线条,以及色彩、维度、图像等构成多层级网状结构,对信息进行整理,整合和生成的全脑协同思维工具,促进大脑对信息的有效构建(东尼·博赞、巴利·博赞 2016)。
思维导图自公布以来,在国外的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其研究聚焦思维导图对学科教学的效果与软件技术的研发。例如,法兰德、侯赛因、轩尼诗(2002)进行了就书面信息回忆度的对比研究,发现较之被试自选的回忆策略,思维导图策略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对书面信息的回忆度。德安东尼、齐普、奥尔森等(2010)在将大一医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笔记方式和惯用标准笔记方式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前者在短时间内便能与后者一样,成功完成信息检索。可见,思维导图有助于快速检索信息,并加强信息识记,从而准确、快速地识记文本重要信息。埃尔加马尔(2016)慨叹文本导图自动生成软件的缺失,研发了文本自动分层视觉导图软件,丰富了导图当前以人工绘制为主的生成方式。该软件的研发固然可加快母语使用者对文本信息的快速提取,但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跳跃文本研读与导图内化提炼生成的思维过程,将缺失其语言探究过程,无益于其二语学习;相反,人工生成导图有利于学习者研究外语文本,体悟语言内在逻辑及其得体表达。总体来说,虽然国外思维导图研究视角在信息识记与快速提取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借鉴,但是其在二语文本分析领域及其对二语教学的作用研究较少。
在国内,思维导图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聚焦思维导图对学科教学应用与学业成就。李玉、柴阳丽、闫寒冰(2018)关于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研究数据表明,思维导图确有提高学生正式学业成就之效。权国龙、董楠、陈金艳等(2019)实证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能促成学生阅读的正向情感,并对其语文阅读产生积极影响。原素梅、刘丽娟、郝燕(2019)通过问卷和课堂观察表明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词汇,能助其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么海燕(2019)基于建构主义阐述了思维导图能帮助高中生收集写作素材,整理信息,梳理思路,实现思维可视化。上述研究肯定了思维导图在国内教育教学,包括语言教学中的益处,然而思维导图聚焦语言文本分析及其教学应用的文章不多见。马武林、陈钰(2008)虽然应用实例说明了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优势,但是其实例与语篇分析理论的关联不够紧密,文中未涉及语篇宏观层、句际衔接层及语篇微观层,也未呈现思维导图在语篇分析理论视角下的教学效用。从国内研究整体来看,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究及在此基础上的语篇教学应用研究比较缺乏。有鉴于此,尝试在这方面作有益补充,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理论探索,并通过语篇分析实例说明如何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以实现隐性思维可视化,凸显线性文本表层所潜藏的行文逻辑,从而助力二语学习者深度理解英语语篇并实现得体表达。
哈里斯(1952)认为:“语言不存在于一连串的单词或句子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语篇作为一个由一系列连续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黄国文1988),是一个语义概念。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有一个内在逻辑结构,句子之间均呈现一定的逻辑联系。
语篇宏观结构理论从语义层级角度分析语篇,认为语篇整体意义由宏观语义结构代表,局部内容由微观语义结构代表(范迪克、金驰 1978);宏观结构明确语篇深层语义结构,决定语篇的连贯与脉络,确定微观语义内容及其内在关联。语篇语义的层级性是相对的,即同一语篇不同层级的宏观结构对其上一层级结构来说是微观结构,而对其下一层级结构来说则是宏观结构(翟学凤 2015)。语篇局部微观语义结构间的关系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明确其内在逻辑关系,如表逻辑语义的语法词汇、同义异构等。简言之,一系列联系的句子围绕并支持一个中心话题,便构建了一个宏观结构。
布拉格学派开创人马泰休斯(1929)提出主述位概念,之后,系统功能语言学开创者韩礼德(韩礼德、马蒂森 2021)及国内学者黄国文(1988)、胡壮麟(1994)、朱永生(1995)等进一步完善了主述位理论。该理论认为,位于句首的已知信息主位和其后的新信息述位构成了主位结构。在组句成篇的过程中,各小句的主述位与其相邻小句的主述位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如主位同一型(各小句主位相同,述位不同)、述位同一型(各小句主位不同,述位相同)、延续型(上一句的述位构成下一句的主位)、交叉型(上一句的主位构成下一句的述位)等,不断联系变换,形成了主位推进模式。可以说,语篇通过构建词汇、语法等表层结构,以实现清晰的主位序列,以加强其语篇衔接和连贯,并体现出语篇覆盖范围、发展方向、深层意义和整体结构。
综上所述,语篇是一个整体性的语义单位,由不同层级的语义结构组合而成(翟学凤2015)。在组句成篇的过程中,适恰的主位推进模式使语篇衔接更紧凑,语义更连贯。语篇语义的这种整体性、层级性和连贯性特征与思维导图的整理、整合的科学特性高度契合。一方面,思维导图的“思维导航”功能,有助于学习者在语义宏观分析过程中更清晰地把握语篇的整体脉络,理解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全面、深度地理解语篇是如何实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思维图示”功能,有助于语篇微观层面表达所隐含的主位选择逻辑可视化解构,明晰语篇是为何及如何遣词造句,以实现其有效衔接与连贯,并最终促成其言之有序的。
对如下聚焦“环境保护”话题的社论文语篇选段(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1》第四单元Text Li and Me)进行具体解读分析,阐释如何从语篇宏观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两个方面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及其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便于进行主位分析,按①②③顺序依次对每个小句标号。
①The Premier was clearly well prepared to demonstrate that China’s efforts to address its environmental woes have gone beyond intent to yield results.②He quoted numbers on carbon stored through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since 2000(160 million tons)and the value of China’s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ies[4.5 trillion RMB yuan(approximately US$0.72 trillion)by 2015].③He stated:“④We need to declare war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on unclean water and dirty air.”⑤As an example of how China is moving forward aggressively on this front,Li claimed that 60 million rural water users were supplied with clean drinking water in 2013,with another 60 million scheduled to benefit in 2014.⑥Yet there is still much to do.⑦The day after I left Beijing,the capital experienced dangerous smog,with concentrations of 2.5-micrometer particles that were 20 times the level considered safe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李荫华2017)
选文是一篇社论文,共5个自然段,以时间顺序组织,于2014年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该文介绍了作者,即时任《科学》杂志主编麦克纳特(McNutt),接受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商谈科学发展事宜,并赞扬总理为促进国家科学发展和为支持未来科学家的教育所作的努力。其中,聚焦中国环境治理的论述在选文第3段。该段总起先表明中国在此所作的努力与取得成绩这一一级宏观语义概念,然后从碳固化、节能环保、水净化三个语义层引用了大量数据和事实,如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实现的1.6亿吨固碳,2015年节能环保行业所达到的4.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等,论证了中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段尾,作者笔锋转向对北京雾霾现状的描述,从空气净化语义层道出中国在环境治理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构成相对于环保成效的一个平行语义概念。这样,中国环境治理所取得的成绩与现实挑战两个一级语义层一起构建了该语段环保话题的宏观结构。要展现作者这一富有逻辑层次的宏观结构及其大量的支撑性微观信息,相较传统的将整个语篇碎片化,断点式的PPT信息呈现方式,图文并茂的多层级知识网络可视化信息处理导图工具更合适。语篇宏观结构思维导图见图1:
图1:语篇宏观结构思维导图
图1所示思维导图通过粗细有致、色彩分明的线条与所提取的关键词搭建起了文段两个平行的宏观语义维度,即环保成绩与环保挑战,并凭借关键词与图片进一步细化其微观细节信息以支撑其相应的上一级语义概念,实现了对文段信息逻辑关系的分析与对文本脉络的有效整理,体现了该语篇是如何实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
上述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信息整理有利于开展语篇宏观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以选段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一个待完善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段,提取关键词以完善思维导图。该任务的完成融入了思维导图逻辑识别与信息定位技能的应用,且任务完成过程本身助力阅读者构建了语篇框架,培养了宏观视角。其次,在学生完善该思维导图后,教师引导他们观察思维导图,分析选段事例与数据双支撑的论证手法,并进一步提炼出语篇模式(见图1)。可见,思维导图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段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与整合,助力其语篇逻辑分析能力的正向迁移,并进一步促成其自主生成同类模式下的新语篇框架。
语篇宏观语义的连贯离不开语篇微观层面小句之间衔接手法的合理运用,而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载已知信息的主位在句际关系中起到承上的衔接作用,而携带新信息的述位则推进语篇内容向前发展。小句主位序列推进体现出语篇的覆盖范围、深层意义和整体结构。
选段旨在突出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环境话题领域准备充足,中国应对环境挑战成果丰硕。为此,选段在阐述环境治理成绩时,小句主位都整齐划一地选择了“人”这一参与者概念主位,如the Premier、he或we等,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或主体获得感,即中国政府的积极作为及其效果,借此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美国联邦政府对待科学研究预算资金持续削减等不作为行为的不满。接着,在谈及环境治理挑战时,小句主位发生了方向性改变,即参与者概念主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there be强势主位和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概念主位。一方面,小句主位由主体人到客体环境的转变凸显了麦克纳特对中国所面临的阶段性挑战这一叙述的客观性,增强了文章本身在西方读者群中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主位转变实现了语篇内容由环境治理成效到挑战的过渡,并为下文叙述中国大力培养科学家以治理环境问题埋下了伏笔。显然,文本线性排列方式及幻灯片碎片化信息呈现方式无法逻辑系统地向二语学习者展现选段小句主位序列的布局特点,不利于对语篇衔接手法展开有效分析,言之有序的内在逻辑便难以触及;同时,语篇分析会落入缺失语篇宏观视角下的孤立的词汇、语法的表层解读,文本的言外之意便无法抵达。主位推进模式思维导图见图2:
图2:主位推进模式思维导图
可见,该树状思维导图图像化地呈现了线性文本的内在主位序列逻辑,便于教师引导二语学习者“看见”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层用意,从而助力其语篇有序表达的有效学习。在语篇教学环节,教师还通过句式改写与对比方式,如改写段尾描述北京雾霾的环境主位句为第一人称的参与者主位句,引导学生分析改写前后句式的差异,从而聚焦原句环境主位在文中的客观表达效果与上下文衔接作用。小句主位改写对比分析思维导图见下页图3:
图3:小句主位改写对比分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抽象文字信息起宏观导引和图示效用,具有可视化、直观性特点,并助力线性文本语篇转化为具有逻辑意义的多层级知识网络图,帮助二语学习者对文本进行从宏观脉络到微观支撑、从表层信息到深层逻辑的有力剖析,从行文的字里行间领悟其含而不露的深层语义,使他们逐步具有统揽全篇的语言能力,也为其语篇思维能力的迁移与语篇构建创建有效“支架”。当然,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及其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方面还须通过后续研究不断完善,如怎样开展这方面的验证性教学实验,对比“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及其语篇教学”与传统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