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23-11-11 02:52汪小霞
学苑教育 2023年3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师

汪小霞

(安徽省颍上县第十一初级中学,安徽 颍上 236200)

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语文教学往往以单篇文本为着眼点,所有教学活动设计都围绕这一课文开展,致使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割裂的,没有对课文内容形成大单元思想构架,这样的教学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新课标下语文方向和要素,以大单元教学为中心,在巧妙整合文本、提炼出单元主题、扩展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把阅读与写作、练习与反馈等,融合为一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一、大单元教学优点

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要以创新为基础,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提炼出大主题或者大概念,读写大目标及达成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成效。大单元教学下产生的问题不仅来自教师,更多来自学生对目标产生的疑惑,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科逻辑,带领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分解大任务、开展大活动形式,助力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我在备《大雁归来》前是这样设想的: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中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构成了“精读- 略读-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因此我们教师要依据课标和教材,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实,也要求为学生学习减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五程序单元教学”略读课就是这一理念指导下开展的课型。略读课与精读课、拓展课、作文课在同一单元中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构建了“精读课——略读课——拓展课”教学结构。

二、大单元视域下语文教学困境

(一)缺乏人文性内容

在大单元中,人文性教学内容一直都是关键部分,但是在许多具体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却很少有这方面的教育。在以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虽然掌握生字词,甚至理解课文中心思想,但是依旧无法健全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无法使学生均衡发展。再加上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会筛选语文教学的内容,只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中考的部分,加之采用老旧的教学手段开展活动,最终导致学生感觉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甚至难以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的六个单元里面,由于我们教师面临临近中考的考试压力,对于像第一单元的诗歌单元、第五单元的活动探究戏曲单元不会过多的去讲解,甚至不去讲,反正中考又不会考这些。这样确实影响了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忽略学生的需求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课堂互动非常关键,应该是师生、生生间的有效沟通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时,部分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不理解学生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不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致使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学生不理解知识,就算学会了也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挫败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生成厌学的心理,难以达成理想的大单元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需要有精读有略读,有单元整合有篇目精讲,有快速浏览有深入品读。如果仅仅进行单元整合,非常容易抹杀单篇文本的核心价值,非常容易破坏单篇文本品读时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三)缺乏有效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评价中,看出自己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是否受到关注。在教育改革影响下,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受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点关注,也优化了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和途径,给语文教学提供新的可能性。但是同样也存在弊端,部分教师不理解大单元的教学意义和价值,认为只是单纯改变评价模式就可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主体,优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倡导学生使用自评或者互评等方式,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改正以往不良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运用大单元开展教学,但是并未取得显著教学效果,是因为单元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出现知识点记混的情况。再加上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觉得语文课堂乏味,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为促进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教师应通过主题性教学方式,明确现有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感知语文学习内容,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还有就是教师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课堂的四五十分钟非常有限,但是教师很难充分地利用这些有限的时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着自己习惯的讲课进度,将书本上的内容全盘托出。比如,当老师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先介绍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释每句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文章的大意,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这些都是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表现。

(二)内容不具备整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忽略大单元教学的使用价值,没有结合创新思维,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教学,致使学生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再加上,部分语文教师仍凭借经验教学,没有将大单元教学作为整体看待,学生无法体会到大单元主旨含义,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基本学习模式。其次,作业也是采用题海战术。学校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大多对学生采取的是题海战术,学生在课后,要完成题量巨大的作业,使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吸收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更没空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这样便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老师每周布置一篇作文,过一段时间,学生就没有新鲜的题材可以写,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积累素材和体验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变得空洞、乏味。

四、初中语文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提炼大单元主题,明确教学主要目标

制定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语文教师必须规划教材内容,构建开放大单元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大单元教学模式,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和目标,提升语文实质性教育效率,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清建立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体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主要以大任务为中心,将核心素养培养计划,精准落实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对学生有效教学,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中,教师提炼单元主题:美丽景色。并分析本单元相似部分,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掌握作者和诗人描写美景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默读课文,谈谈阅读后的感受,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再带领学生积累语句,让学生使用红色笔迹,圈出优美的诗句记录下来,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增加作文的美感。最后随机挑选出形容词,让学生明确词语的使用技巧,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词语创编句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二)构建大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挖掘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相关知识点的桥梁,以此形成不同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实现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语文教材中很多的内容,都有利于教师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语文思维逻辑。大单元情境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提问、游戏、呈现图片等,鼓励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脚步,在搭建的情境中,产生联想猜测正确的内容,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提高学生初中语文认知水平,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大单元语文教学需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多个单元中整合知识点,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精神文化的提升。因为初中生思维不够成熟,所以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大单元教学情境的构建,对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能够实现对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有效挖掘和转化,推动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发展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点的迁移与运用,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真正的语言运用情景落实在课堂上,促使学生灵活掌握语文知识。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和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精选和重组学科内容,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增强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进而在提出变革性挑战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

(三)加强对整体预习,提升大单元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会忽视语文教学的整体预习。部分教师不引导学生预习,而是自己在讲台前,机械地为学生传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无效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要求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地位,科学设计课前预习环节,以适应大单元教学的需求,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记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在整体预习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认真,格外注意让自己产生疑问的地方,间接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力,进而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实效性,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中,教师可以开展大单元教学,为学生布置预习内容:作者分别写眼前和过去的紫藤萝有什么目的?根据这两篇课文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倘若给你机会自由学习知识,你能够明白怎样的情感?对你的人生有什么感悟?学生经过预习之后,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随后教师在课堂上检验学生预习成果,找出两课共同部分,构建知识板块,鼓励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出示校园中的树木,让学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描写手法,写相同主题的作文,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这样的大单元教学,提出主要的大任务,能够激励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文笔的同时,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四)以大单元教学为依据,扩展学生阅读资源

根据大单元教学的需求,对本单元的课程进行深度分析,罗列出重要知识点,以点概面的方式,阐述单元的核心内容,并积极开展课外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学生批判性逻辑思维。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生空余的时间,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另外,教师也要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树立群文阅读培养意识,让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中,明确大单元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为学生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外书,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文化。语文教师要鼓励家长定期给学生购买课外图书,并将书带到班级中,放到班级设置的图书角中,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进而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亲密度,提高语文课堂的互动性。语文教师们也应进行分组交流,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开展大单元教学的优势,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环节等进行综合设计,促使学生收获更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授课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主要回忆童年趣事,寻觅旧影感悟人生,开启智慧与再塑生命,体会作者真实情感,掌握常用词语,达成修身养性目的。语文教师设置大单元主题:人生。并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默读文章,侧重保持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速度。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用猜读法和跳读法,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进而了解课文的大体含义,学会抓住课文的关键点。通过这一单元的整合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熟悉和陌生的人,掌握抓住人物外部特征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师扩展学生阅读资源,为学生推荐《亲爱的提奥》《敬畏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新的出路》等书籍,让学生在课下自由阅读,写一篇读后感,促使学生对人生能够有所感悟,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运用大单元背景,设计语文课后作业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巧用单元资源,围绕着单元主题意义,根据大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设计作业。在以前语文教学课堂上,课后作业大多是抄写课文、生字或者组词等,还会让学生做试卷或者随堂练习册等。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枯燥,收获的知识也非常少,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大单元主题,丰富学生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做作业,就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教师要处理好作业数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作业的质量,在精选的练习题上面,教师要先做一遍挑出学生容易做错的部分,再让学生做一遍,达到充分了解题型目的。教师要多理解学生,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要处处为学生考虑,做到层层把关,让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对于评价环节,应该结合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利用大单元教学理念,重新制定评价的标准,做到教学评一致。

同时精简作业也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这就必须要改变题海战术的做法。精简作业指的是不单单减少所布置作业的数量,还要提高所布置作业的质量。例如,当老师布置《我的家乡》这个作文题时要先给学生一个周末的时间准备,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出去欣赏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收集到最新的资料,为作文找到素材,这样才能在“简”的基础上做到“精”。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深挖大单元教学的优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人能力,开展有效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在具体的措施中,教师应该以大单元学习为目标,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学习内容,以情境的方式,打造开放性课堂,并且扩展阅读资源和优化评价环节,以此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作用。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语文教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