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新课标要求入手,讨论以游戏化教学推进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意义,提出要细化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培养着手,打造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体育游戏活动,构建体育游戏教学新模式,融入竞赛与生活化元素,运用常态化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热情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体育游戏 竞赛活动 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6-0142-0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课程标准》从体育兴趣、运动能力、体育习惯、生活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概述了体育教学之于中职生的重大意义,这也是中职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以此为切入点,突出时代性与人性化要求,致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释放体育课程的多元魅力与价值。
对学生而言,在游戏化氛围中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形成自我意识,对体育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本源的热爱和激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从而以较高的效率锻造运动技能。教师要重视以游戏化教学重构体育课堂,打造“大体育课堂”或“泛体育场景”,让学生通过参与运动游戏感知体育的乐趣,提升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切实增强体育运动的行为能力。如,在足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十足的游戏项目,构建竞技性目标,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使其在分組配合、争取胜利、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磨砺意志、提升团队配合能力,实现“身心智行”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要切实把握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将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教学、快乐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新游戏技法,增强学生体育热情
虽然游戏化教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并不鲜见,但如何通过生动形象、趣味多样的游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则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对中职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把握课程内容和学情,相机设计体育游戏,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气氛,以此提高体育课堂的吸引力。据此,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创新体育游戏技法和形式,让学生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地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教师要密切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积极与学生互动,打造功能性、趣味性的游戏项目,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成长。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如下游戏,在体育游戏教学技法创新中提升教学品质。
1.课内竞赛游戏。即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依托,将竞赛目标与体育游戏相结合,驱动学生围绕竞赛要求开展游戏。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分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对抗赛,评出优胜组(或个人),并给予适当激励。
2.周期性运动游戏。此类游戏以周期性、阶段性游戏为主,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育技能与实践能力发展,在特定周期内检验教学成果。如,定期安排学生参与马拉松竞逐游戏,按照“健康跑”“迷你跑”“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分级要求,驱动学生拾级而上,在特定周期内提升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
3.信息化游戏。教师以中职学校信息化转型升级为契机,借助信息化渠道和平台设计体育游戏,增强学生参与游戏的欲望与获得感。如,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乒乓球游戏任务与导学案、预习案,要求学生开展预习、尝试、互动,形成线上线下游戏融合,提升游戏教学的辐射力。
4.课外自主游戏。此类游戏以学生自主、自发参与为主,教师可相机发布课外游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参与游戏,激活学生的个性发展动能。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体育运动素材,让学生参与“抖空竹”“踢毽子”“滚铁环”等民间体育游戏,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
总之,中职体育教师要依托游戏化教学要求,综合运用课内竞赛游戏、周期性运动游戏、信息化游戏、课外自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体育魅力,提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游戏技法的创新凸显了“快乐体育”及“终身体育”的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二、拆解游戏步骤,推动教学激趣益智
《课程标准》对塑造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也给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从游戏化教学的特点着手,教师应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泛化认知,让学生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人”,实现体育游戏教学功能最大化。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有效拆解体育游戏教学的步骤和流程,实现学科教学激趣益智,为学生体育素质提升创造条件。
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产生兴趣,接力跑最终也会成为“走过场”,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提升配合意识与运动技巧。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限时接力跑”游戏,让学生以3—4人为一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接力跑并排出名次,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又如,教师可以结合接力跑特点设计“拍球接力跑”游戏,让学生一边拍篮球一边跑完100米,并对学生拍球完成度和所用时长进行综合评定,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
在上述两个游戏完成后,教师可随即带着学生对游戏步骤进行拆解:①在“限时接力跑”游戏中,应熟悉跑的线路,争取以最快的时间跑到终点,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②“拍球接力跑”游戏要首先掌握拍球技巧、熟悉球感,然后提高带球跑的速度和成功率,这样才能跑得更快。对体育游戏的拆解,可以让学生抽丝剥茧地感受运动的乐趣,形成对体育课的立体感知,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三、融入竞赛元素,锻造学生运动品格
按照“学习动机理论”与“人的主体性理论”,学生在自我意识发掘、自我能力成长过程中会生发出积极向上的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增强学习素质十分重要。换言之,通过体育游戏化方式促进中职生思维能力、运动技能、体育素养的提升,可以有效释放体育学科教学的效能,培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基于此,体育教师可以尝试在游戏化教学中融入竞赛元素,打造“游戏比赛”“运动竞技赛”“主题对抗赛”等特色鲜明的活动,调节体育教学气氛,激发中职生的好胜心,使之专注于体育课堂学习,同时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竞技比赛的独特美感。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要求设计体育竞赛游戏,寓教于乐、赛教融合,突出趣味性和吸引力,促进学生体育素质成长。据此,教师可尝试如下游戏方式。
1.体能训练游戏:将耐力跑、加速跑、仰卧起坐等融入游戏中,设计“鲨鱼和小雨追逐跑”“1-2-3-4冲刺跑”“水气球接力”等游戏,让学生在竞逐、比拼过程中训练体能、提升运动素质。
2.思维锻炼游戏:将益智类游戏与体育竞赛有机融合,磨砺学生的承受力、反应能力、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彰显竞赛游戏的功能。比如“穿梭树林”跑步游戏,让学生分别穿过移动的“树木”(由学生扮演),看看谁在不接触“树木”的情况下速度最快且完成度最高。益智类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判断力,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3.团队配合游戏:在集体类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教学中,可以设计竞赛游戏,组织“校际杯”“班内对抗赛”等,在锤炼学生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同配合能力。
4.主题竞赛游戏:常态化开展周期性、阶段性的竞赛游戏,如围绕“开学季”“五一劳动节”“奥林匹克周”“世界杯日”等打造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融入排名、PK、一对一等竞赛机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一步推动校园的运动热潮。
总之,将竞赛、比赛元素浸润到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中,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契合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对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四、打造生活化游戏,展现体育育人功能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让学生把单项技术的训练置于游戏和比赛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游戏的运用必不可少,这是释放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教师要巧妙设计生活化的体育游戏,运用情境构建、要素组合、启迪引导、互动探索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游戏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参与游戏、品味运动中形成素养,切实提升个人运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一是构建生活化场景,提升游戏教学效能。构建生活化的体育游戏场景,符合中职体育教学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学综合效能。《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板块明确提出,“采用新颖有趣的结对互助练习、教学比赛、拓展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例如,许多中职生热衷于观看NBA比赛,对高水平的篮球竞技十分熟悉,对篮球明星也如数家珍;还有的中职生喜爱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的球星和球队,对欧洲足球竞技十分向往。教师可以据此打造生活化的游戏场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足球竞技作为游戏素材,从激发“情感认同”与“共情意识”的角度,设计篮球训练游戏、足球对抗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提升游戏获得感,增强运动技能。诸如“花式投篮”“任意球射门”等游戏,都可以成为中职生模仿偶像、表达个性、锤炼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
二是细化游戏项目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化体育教学的开展,契合“学习动机理论”与“人的主体性理论”,实际上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贯彻和践行,凸显了人性化教学的实践意义。为此,教师可以重点打造“情感趋同类游戏”与“生活兴趣类游戏”,挖掘更多生活化素材,丰富体育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教师设计“交替接力跑”“户外轮替”游戏项目,让学生分组替换参与体育竞赛,感受竞争的压力和体育运动的乐趣,形成自我意识与竞争精神,增强运动思维。又如,教师以本地的运动文化、民间体育素材为依托,设计校外运动游戏,在传统文化情境中催生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之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与人文素养。
三是整合本土素材,丰富体育游戏内涵。将生活化元素与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密切融合,体现了“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对增强中职生的体育意识具有正向助推作用。为此,体育教师要整合当地的民间体育的相关素材和资源,设计妙趣横生的体育游戏课程,丰富体育游戏的内涵,打造高效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壮族民间体育项目为依托,设计民族体育游戏。如,壮族传统的“磨秋”“板鞋竞技”“押加”“芭芒燕”“踩风车”等体育游戏,既可以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运动乐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由此可见,以生活化的体育游戏为依托,通过场景和情境的构建、生活化体育元素的发掘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情感趋同、共情意识与兴趣引导下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体而言,随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以游戏化教学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对教学效能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体育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科学、准确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细化游戏化教学举措,将中职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切实发挥体育游戏的多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游戏技法与形式、拆解体育游戏步骤、优化游戏竞赛活动、构建生活化情境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促进其运动技能、思想情感、体育品德的发展,为不断增强中职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通宏,刘贞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体育游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21).
[2]何韵莹.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科技风,2018(9).
[3]林丽.论游戏教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9(35).
[4]韦文辉.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游戏的巧妙导入分析[J].文渊(中学版),2020(5).
[5]曾沪湘.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2(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GXZZJG2021B17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唐厚军(1974— ),广西灌阳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