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11-09 00:19
江苏教育 2023年37期
关键词:定理数学教师

冯 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教学素材,并探索课堂开展方式,通过思政元素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将课程思政融于高中数学教学展开探索。

1.鼓励自主探究,培养科学态度

数学作为一门关于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基础性学科,蕴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运用性。高中数学中包含许多定理,内容多而复杂,记忆、理解并学会应用是学生学习的痛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明晰定理与定理之间的联系,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授基础定理后,结合学生学情实际,预设合理梯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剩下的定理的证明,从而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后续的记忆和运用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的构建,体验了数学的发生,能够充分培育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拓宽了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没有进行相关思考的情况下,对公式进行简单的区分后进行记忆并学会应用。笔者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由于新知与旧知间缺少必要的台阶,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数形结合、作单位圆的方式解决“点”上的问题:cos(60°-45°)=____。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推导、线上的问题:cos(α±β)=____,得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最后,再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证明下列诱导公式:,引导学生认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存在互余关系。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和替换法,完成正弦和正切公式的证明推导。这样的教学,由点到面到线,在原有知识结构环环相扣的基础上,逐步抽象、逐渐深入。学生不仅在理解中记住了公式,在自主运用数形结合、变量替换等方法时,还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挖掘数学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数学历史也非常悠久,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形成了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圆周率、商高定理、祖暅原理计算体积等数学成就。诸如此类的数学史料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介绍有关解方程的历史:中国对方程的算法最早记载在我国《九章算术》中,已经给出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多元方程组根的具体方法,相较于其他国家要早了三百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历史故事以及数学相同成就的时间线来告诉学生我国在数学历史上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厚重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开展数学实践,培育社会责任感

新课标指出,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以苏教版必修二“统计”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的研究对象是数据,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例如,近年来气候问题是全球性热点,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当地暑期天气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本地近10 年来暑期7 月、8 月两个月的气象记录(包括气温、降水等)作为对象供学生研究。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知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通过统计的方法探寻环境状况与温室效应的关联以及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等,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再如,目前新能源(电瓶)车越来越普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地点(路口)、时段开展新能源(电瓶)车与燃油车的数量占比的抽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设计样本获取方案并抽取样本,对样本进行合理分组、制作图表,运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的状况。同时,教师可进一步将燃油车的数量与当地温室效应的研究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探寻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关联问题的变化规律。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意识;对教学过程不断合理优化,引导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在教学评价中不断优化,为学生制定长期的德育思想目标。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坚持努力的方向,希望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收获良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下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定理数学教师
J. Liouville定理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Individual Ergodic Theorems for Noncommutative Orlicz Space∗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