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爱君
泰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泰安 271000
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是血脂异常的典型表现。近年来,临床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更有甚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划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以及混合性高脂血症。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降脂药,可起到确切的降血脂效果,但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愈发广泛,发现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出现肌肉症状、睡眠障碍以及心理问题等不良反应[1];中医药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中药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降血脂效果且更加安全,还可减轻对患者身体机能尤其是肝肾脏的负担,避免西药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此本文对降血脂中药研究新进展按降脂中药最基本的功效不同分类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调节血脂异常提供新思路,为中药及中药复方开发调血脂药物提供有力参考。
茯苓、薏苡仁、半夏是利湿化痰类主要的降脂中药,应用茯苓、薏苡仁、半夏提取物制成的中药能够起到良好的降血脂效果。相关学者指出,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含有多糖、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糖、降血脂、抗肿瘤、抗心力衰竭等药理作用[2]。还有学者研究显示,茯苓提取物可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 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起到降血脂作用[3]。作为《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药中之上品的茯苓可以被用于降血脂药物研究,研究方向应以多糖、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的合理应用为主。有研究表明,薏苡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含量高,长期食用薏苡仁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可起到一定的降血脂效果[4]。对该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可知,薏苡仁降血脂的成分是薏苡仁酯与薏苡仁多糖,在这两种成分作用下机体的脂肪细胞分化速度将加快,不仅可促进机体脂肪清除,还具有一定的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指出,半夏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其药理活性和药学应用不断拓展,其中降血脂的效果已经得到验证[5]。立足半夏的降脂功效,可在今后降脂中药研究中以半夏为主要切入点之一,充分发挥半夏的降脂效值,研制出更多有效且安全的降脂中药。
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因此对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研究,探寻出具有降脂功效的中药,以此为中医药调节血脂异常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此情况下发现红曲以及丹参的提取物有着确切的降脂功效,在降脂中药研究中单一采用红曲与丹参或者采取联合用药,均能够起到降低血清TC、LDL-C、TG 水平的作用。相关学者研究指出,通过HepG2细胞试验测定红曲色素与中药联用时对细胞总胆固醇和总三酰甘油含量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影响[6]。还有研究验证了红曲色素与中药联用制备新型降脂功能食品或药物具有可行性。同时有学者研究山楂、甾醇酯及功能红曲复配物的降血脂效果,结果显示予以小鼠山楂、甾醇酯及功能红曲复配物后,其TC、TG 显著下调,HDL-C 等显著上调[7-8]。对该研究结果分析可知,红曲在降血脂方面的合理应用能够起到减少机体对胆固醇吸收以及促进体内胆固醇排出等作用。在上述研究支持下,对红曲的成分与药理作用分析可知,莫纳可林K(monacolin K)是红曲中的主要成分,该成分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他汀类降脂药物中,因此红曲之所以能够起到降脂作用,与莫纳可林K 有着直接联系,在该活性物质作用下可竞争性地抑制体内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进而起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以此达到血脂调节目的。相关研究结果还显示,丹参提取物具有调节血清TG、TC 和LDL-C 等作用[9]。可见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主要物质为丹参中的脂溶性二萜醌类及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具有代表性的是二氢丹参酮I,之所以能够在二氢丹参酮I 作用下实现降脂,主要源于该成分能够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进行结合。为此在降脂中药研究中,应以丹参为着眼点,充分利用丹参素来降低跨膜糖蛋白和HMG 辅酶A 还原酶表达,同时增加三磷酸胞苷-1表达,进而实现血脂控制,降低高血脂给机体造成的损伤与危害。
行气消导类中药具有行气、降气、解郁、散结等作用,该类中药较为温和,大多数可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起到更好的效果。对具有降脂功效的行气消导类中药研究发现,厚朴与陈皮在诸多行气消导类中药中的血脂调节效果更为突出,关于厚朴与陈皮降血脂的研究较多。其中相关研究显示,厚朴酚(magnolol)是中药厚朴(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的重要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等药理作用[10]。随着厚朴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厚朴不仅在降血脂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不同提取物还可起到降血糖乃至抗肿瘤的作用,可见厚朴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在上述研究结果支持下,对厚朴的降脂功效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不同部位厚朴的不同提取物及各单体化合物在降血脂方面起到的作用有着一定差异,因此在以厚朴为依托进行降脂中药研究时应选择最有效的部位,以此起到最大化的降脂作用。其中厚朴酚是厚朴中可以起到最大化降脂效果的成分,厚朴酚能够激发蛋白激酶(adenosine'5-monophosph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进而可以抑制脂肪酸氧化基因的mRNA 表达,最终实现降血脂目的。此外,陈皮的降血脂功效也十分突出,《本草纲目》对陈皮有着非常高的认可,指出其治百病源于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11]。基于此,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高水平工艺下提取制备的陈皮黑茶提取物其降糖降脂活性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及茶多糖等的含量较高[12]。还有研究发现,血脂降低与多甲氧基黄酮量呈正相关,提示多甲氧基黄酮可能为陈皮降脂有效部位[13]。由此可见,陈皮能够为中草药降脂研究提供新的思考,陈皮的不同提取物均有着降血脂作用,但甲氧基黄酮的降血脂效果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C、LDL-C 水平。
补益类中药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研究补益类中药的降血脂效果发现,绞股蓝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突出,不仅可应用绞股蓝实现血脂调节,还可与其他降血脂中药配伍,在起到降血脂作用的同时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如治疗脾肾亏虚或因实致虚之血浊证,绞股蓝与茯苓配伍让患者血脂与机体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为进一步了解绞股蓝的降血脂功效,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其中有研究对50 只大鼠分别开展灌胃蒸馏水与绞股蓝,对比分析两组大鼠的血清TC、TG 水平发现,予以绞股蓝大鼠的血清TC、TG、LDL-C 显著降低,HDL-C 显著升高[14]。对该研究分析可知,绞股蓝对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中草药降脂研究中可将绞股蓝作为一个新方向,通过深入研究研制出新的且有效的降脂药物。还有研究指出,不同工艺的绞股蓝皂苷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但不同工艺的绞股蓝皂苷所产生的药效却不尽相同[15]。这一研究为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优化提供科学基础。在上述研究支持下,对绞股蓝中能够切实起到降血脂作用的成分进行研究,发现皂苷、黄酮类、多糖、氨基酸等均是绞股蓝的主要成分,其中皂苷是起到调脂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源于皂苷具有抑制脂肪细胞产生游离脂肪酸、促进中性脂肪合成等作用,因此予以高脂血症患者含有绞股蓝成分的降脂中药能够促进患者胆固醇外排,起到避免脂肪堆积作用,进而实现降血脂要求。因此在降血脂中药研究中需要充分认识到绞股蓝的应用价值,进而在对绞股蓝总皂苷这一成分进行合理利用的同时,继续深入探究其有效的降血脂成分或与其他中药的配伍组合。
除利湿化痰类、活血化瘀类、行气消导类、补益类中具有降血脂功效的中药外,黄连、决明子也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有关黄连与决明子降血脂的研究也较多,对该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分析与整合,能够进一步了解降血脂中药,为降血脂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以及新的方向。黄连中能够起到降血脂功效的主要成分为黄连素(berberine),相关学者研究低剂量黄连素对正常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以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发现,低剂量黄连素的降血脂效果突出[16]。黄连素的应用主要能够抑制脂肪生成,加快促进脂质氧化或分解代谢,在实际高血脂治疗中,可将黄连与其他药物配伍,起到降低血清TC、TG、LDL-C 水平等作用;也可单一采用黄连,在黄连素作用下提高血清HDL-C 水平,实现降血脂作用。相较于黄连的降血脂功效而言,决明子的作用与其没有显著差异。《神农本草经》指出决明子具有非常优异的清肝明目功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决明子对降血脂的效果研究,有研究结果表明决明子含有蒽醌、萘并-吡喃-酮、蛋白质及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脂等药理作用[17]。由此可见,决明子的降血脂功效得到肯定,而决明子中起到降血脂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物质、多糖及蛋白质,源于该类物质具有促进胆汁酸排泄、下调产脂酶,以及增加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三酰基甘油水解酶的表达水平等作用,进而实现血脂调节,达到降血脂效果。
相关研究指出,高血脂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高血脂人群在逐年增加,为此降血脂中药相关研究成为热点[16]。其中中药的功效十分广泛,而具有降血脂的中药可以在胆固醇的吸收、合成、运输和排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达到降血脂目的。在此认知下越来越多学者认可中药在防治高血脂中的价值,并开展了诸多研究且取得显著成果,促使中药单体、复方配伍成为当前临床上防治高血脂的主要药物。为进一步发挥中药的降血脂效果,扩大临床上中药的应用范围,应继续开展大样本研究,获得更加客观可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降血脂中药的应用意义。在今后降血脂中药研究中,还应清楚地认识到,中药单体功效的局限性,从而着重中药联合西药以及多味中药复方配伍应用方面的研究,以此提高降血脂中药的应用价值。此外,有关多数降脂类中药不良反应仍然未知,因此在加大样本研究时也应关注降脂类中药的不良反应,以此深入分析如何减轻或者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不要盲目自用降血脂中药,应在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通过关注上述几点内容,能够促进降血脂中药发展,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综上所述,对降血脂中药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降血脂治疗中,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为此研究降血脂中药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降血脂中药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发现,茯苓、薏苡仁、半夏、红曲、丹参、厚朴、陈皮、绞股蓝、黄连、决明子等中药降血脂功效确切,可作为防治高血脂的主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