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金珠
重症脑外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对头部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呼吸循环障碍等,是临床急危重症急救工作中的难点之一[1]。序贯病情评估是一种常见的院前急救病情评估方法,能评估重症脑外伤患者病情状况,可有效推进急救流程,帮助患者尽早开展手术治疗。而同质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推动的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下的新型管理模式[2],是指医疗联合体内部的任一家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的临床诊疗技术、护理技能不存在明显差异,保持基本一致水准。为进一步提升对重症脑外伤患者抢救有效性,本研究回顾分析比较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采取序贯病情评估联合院前同质化气道干预及序贯病情评估急救路径抢救的10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报告如下[4]。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抢救的重症脑外伤患者100 例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1)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认符合重症脑外伤相关诊断标准[3];②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3-8 分;③无脑卒中病史或残疾。(2)排除标准:①颅脑损伤前存在严重呼吸道感染者;②使用中枢抑制剂患者;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史。2020 年1 月-12 月采用序贯病情评估急救路径抢救的50 例设为对照组,2021 年1 月-12 月采用序贯病情评估评估联合院前同质化气道干预方式抢救的50 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18-61 岁,平均(32.94±5.21)岁;病因:斗殴伤6 例,高处坠落伤9 例,车祸伤32 例,挤压伤1 例,爆炸伤2 例;主要脑外伤类型:硬膜外血肿10 例,脑干损伤9 例,颅内血肿15 例,硬膜下血肿8例,其他8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8-61 岁,平均(32.86±5.34)岁;病因:斗殴伤7 例,高处坠落伤8 例,车祸伤30 例,挤压伤2 例,爆炸伤3 例;主要脑外伤类型:硬膜外血肿9 例,脑干损伤8 例,颅内血肿16 例,硬膜下血肿10 例,其他7 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组间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为序贯病情评估急救路径抢救,具体方案如下:受理急救电话后3 min 内出车,急救人员随时保持与患者家属或急救电话拨号人的电话联系,掌握患者外伤原因、损伤部位、目前的意识状态和临床表现,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准备特殊抢救器械。指导现场人员清理周围人群,减少患者二次损伤。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患者展开急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患者气道情况,应用GCS 评分、循环-呼吸-腹部-运动-语言记分法(CRAM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依次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定,明确现场急救方案与转运方式。开放静脉通路,依据上述评分,判断为GCS>8 分,CRAMS>8 分,且MEWS<5 分,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予以吸氧、清创、包扎后迅速转运入院;判断为GCS<8 分,CRAMS≤8 分,且MEWS>5 分的重型脑外伤患者,保持患者头颈及躯干处于直线状态转运至救护车内,进行清创包扎、清理呼吸道、吸氧、准备静脉通道等措施,转运入院行相应术前准备。
观察组采用序贯病情评估联合院前同质化气道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救治,序贯病情评估与对照组一致,院前同质化气道管理则是在救护车内迅速予以措施改善颅内压,使用吸引器清理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效率低下,且呼吸不规律者使用球囊-面罩予以人工呼吸急救,确保患者氧合状态。若患者呼吸能力存在,予以3-4 L/min 的氧流量提高血氧饱和度。按照CHANNEL 原则判断气管状态,准备行气管插管。行快速诱导插管(RSI),建立机械通气。提前联系院内急诊值班人员,告知患者病情进展。到达医院后,迅速进入下一步治疗。
1.3 评价指标(1)抢救相关时间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从呼救到专业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病情评估用时的差异。(2)抢救有效性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前后GCS 评分、抢救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抢救存活率。(3)气道干预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时间以及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4)入院时血氧指标 对比两组患入院时者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F)。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抢救相关时间指标比较见表1。
2.2 两组抢救有效性指标比较见表2。
2.3 两组气道干预指标比较见表3。
2.4 两组入院时血氧指标比较见表4。
表1 两组抢救相关时间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抢救相关时间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0 50从呼救到专业治疗时间(min)20.01±5.31 21.21±5.04医院反应时间(min)5.31±2.21 5.45±2.65病情评估用时(min)4.89±1.21 4.98±1.02
表2 两组抢救有效性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抢救有效性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同组抢救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GOS(分)-3.01±0.62*-2.75±0.45时间抢救前抢救后抢救前抢救后例数50 47 50 40 GCS(分)5.75±1.42 7.86±2.13*#5.67±1.39 6.68±2.41#
表3 两组气道干预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气道干预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31(0.62)*19(0.38)例数50 50建立人工气道时间(min)11.35±0.87*18.27±2.04
重型脑外伤常因交通事故、工地意外、危险化学物品不当操作等造成,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症状危重,急救难度大,开展高效的院前急救工作,有助于帮助患者尽早接受专业化治疗,降低患者致残风险。
表4 两组入院时血氧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入院时血氧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F(mmHg)281.75±31.57*264.42±35.88例数50 50 PaO2(mmHg)76.59±10.76*71.23±14.68 PaCO2(mmHg)58.23±7.96*62.11±9.72
序贯病情评估急救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综合标准评价,有利于实施规范化管理,正确判定病情进展,贯穿急救过程,推进院内接诊。本次研究中两组从呼救到专业治疗时间稳定在20 min 左右,医院反应时间、病情评估用时稳定在5~6 min,与李晓芳等[5]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抢救相关时间均较好。这说明利用序贯病情评估急救路径抢救具有较好急救效率。然而相关气道干预措施缺乏规范化管理,影响患者存活率。近年,我国持续推进医联体同质化进程,同质化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地区医疗环境。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存活率高于对照组,GCS 评分、GO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与徐玮玉等[6]研究中抢救有效率相比,本研究的94.00%的抢救存活率相对较高,考虑为同质化气道管理减少因缺氧时间延长对颅脑损伤的伤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说明推广序贯病情评估法联合院前同质化气道干预能切实提高重型脑外伤的抢救有效率。通过推进同质化模式应用于院前气道干预,本研究中观察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入院时PaO2、P/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建立人工气道时间、入院时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院前同质化气道干预通过在医联体单位间引入相同的管理标准,有效控制气道干预质量,能提高患者院前抢救气管插管成功率,同时避免患者因缺血缺氧加重脑损伤,改善抢救时血氧平衡,为后续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保障[7]。
综上所述,序贯病情评估联合院前同质化气道干预可提高重症脑外伤患者抢救有效性,同时还能改善患者院前血氧和气道干预情况。然而本研究为单一中心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等不足。后续为进一步推广序贯病情评估联合院前气道干预的应用效果,还需开展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