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将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水平充分提升上来。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够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生物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充分提升上来。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开展多样化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完善和优化生物教学策略,为开展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仍旧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给学生讲解生物知识,不注重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学方法较为生硬,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采用题海战术开展教学,课堂缺少灵活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高中生物教师过于重视知识讲解,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有效培养生物学人才。
(二)教学方法落后
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不注重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缺少学习能力,无法有效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时相对来说比较生硬。生物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
(三)缺少教学设备
生物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开展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缺少细节,只是简单地进行口头讲解,无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校本身缺少实验教学的设备,也就不能正常开展实验。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
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进行培养,就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帮助学生减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大部分学生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动力。但是通过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高中生物教师就能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生物学习的效果充分提升上来。
(三)促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其中主要包括生物观念以及社会责任等一些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对生命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带领学生一起认识生物世界,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促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全面性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主要包括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个方面,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来说也比较多。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在科学素养中,生物知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生物学科素养的全面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发展性
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时期,都能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特点展现出来。在不同的时期,它们具备的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高中阶段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坚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只有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开展后续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
(三)终身性
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将终身性特点充分体现出来。结合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优良的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本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科技,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终身性特征。
四、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
高中生物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要遵循科學发展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物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还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的生物理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二)因材施教原则
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因材施教;高中生物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长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开展素质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五、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就要有效践行新课程理念,选择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其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是概括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总结出其中的生物学公式。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将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提升上来,首先就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除此之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还能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运用生物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改变学生对世界以及生物学的认知,对学生的生命观念进行有效的培养,促进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一节课时,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命观念内涵。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借助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调节剂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引导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充分提升上来,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能够主动开展问题分析和研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充分提升上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组织开展合作教学
在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1]。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就要将学生的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充分提升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思维,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提升上来[2]。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得到锻炼,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理解生物学知识背后的内涵,让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生物知识,将学习效果充分提升上来。
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点时,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每个小组分配属于自己的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探讨,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3]。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一起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进行仔细观察,将其中存在的基因变化找出来,从而对基因突变的定义进行总结。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彼此之间进行互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生物思维和合作意识,促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提升上来。
(三)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不断叠加资源和知识体系[4]。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通过整合教学资源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对学生的視听内容进行有效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真实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的教育手段也在不断丰富,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正在逐渐增多,其中主要包括视频、图片以及纪录片等一些方面的资源。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落实科学精神,注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维模式。
例如:在《神经调节》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为学生讲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以及基本方法,还包括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和分级调节,从而拓展到人脑高级功能。一般情况下,这些知识内容本身具备较强的微观性,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高[5]。高中生物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就要注重由浅到深,逐渐深入;还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视频,整合其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收集纪录片,将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充分凸显出来。同时,还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讲解临床医学技术以及检查手段的重要性。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融入一些史实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料,让学生的认知系统得到有效的丰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能够以科学精神去探究生物知识。
(四)组织开展实践教学
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促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验证生物知识的科学性,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就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丰富的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抽象的生物现象,还能让原本复杂的知识更加简单,帮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生物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对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凸显出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开展实践操作,将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充分提升上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DNA的结构”的知识点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验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在班级中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实验。通过开展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想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凸显出来,展现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落实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郝琦蕾.樊桂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72-77.
[2]赵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5-6.
[3]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60-62.
[4]詹源庆.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2):404,406.
[5]吴明榕.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