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婷, 叶丽萍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99)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2010 年我国因高血压造成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4.6%,高达204.3 万人[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品管圈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质管理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2]。2020 年1 月—4 月对本院高血压护理门诊收治的316 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发现血压达标率为32.59%(103/316)。基于医院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优化高血压护理门诊流程,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团队创制“优青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2020 年7 月—2021年1月)的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分析2020 年1 月—4 月医院高血压护理门诊收治的青年高血压患者316 例,发现血压达标率为32.59%(103/316)。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品管圈组,各158 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干预(2020 年7 月—2021 年1 月)。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编写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修订版)》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按WHO 的中青年年龄划分标准选取18~59 岁的高血压患者;③患者病情稳定,无精神障碍,能够独立沟通且配合宣教;④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或认知障碍患者。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 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常规组由护理人员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品管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纳入高血压护理门诊的5名专科护士和高血压达标中心的2 名医生为小组成员,设立圈长1名,组建“优青圈”。
1.2.2 主题选定与制定计划:运用头脑风暴法,结合高血压门诊情况及患者因素分析,共征集到6个主题,最终选出得票最高的主题为“提高高血压护理门诊中青年患者血压达标率”。按照品管圈活动内容制定计划,每周活动1次,每次0.5~1h,每月召开圈会2 次。由圈长总负责,布置任务,初步估计每个步骤所需时间,确定各步骤的主要负责人,根据主题内容、圈员分配情况、开展品管圈活动的个步骤和方法,并绘制出甘特图拟定出活动计划书。
1.2.3 现状分析: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点,制定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烟酒史、高血压分级、服药年限等因素,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修订版)》制定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情况督查表。
1.2.4 目标设定:设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目标值,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标准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2.59%+(1-32.59%)×81.57%×60.00%=65.58%。
1.2.5 解析:从人、方法、环节及制度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制定鱼骨图,通过讨论、解析和归纳,得出引起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QCC 小组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执行整改方案。①修订高血压护理门诊护士岗位说明书,加强专科知识培训,邀请心内科医生对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解读,提高门诊护士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对高血压门诊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理论培训及考核。②建立微信群、公众号、开展义诊、讲课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同时新增患者健康宣教PPT,每周在护理门诊进行健康讲座,实现医护患之间的互动交流;每月公众号推送高血压健康指导相关知识。③建立云随访系统,符合标准的加入随访系统,为入组患者发放限盐勺、限油壶、计步器等限量工具,云随访每2 天推送健康宣教内容,每2周推送随访表且做好统计。
1.2.7 标准化及改进:对策实施后,按照活动计划书时间表的要求进行效果确认,严格把控门诊护士入选标准,提升健康宣教效果,提高患者接受度,依据考核结果定期调查。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修订版)》自行制定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情况督查表,不规范条目主要包括生活方式不合理、护士健康宣教欠、患者未规律服药、超重和肥胖以及自我检测血压欠。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是指:年龄在18~59 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140/90 mm Hg;衡量指标:根据科室统一测量要点:患者休息5 min,取坐位,采用双袖带测量,取高值,每次测量2 min间隔,测量3次取平均值。
常规组男84 例,女74 例;年龄27~59 岁,平均(44.80±9.30)岁。品管圈组男87 例,女71 例,年龄29~59 岁,平均(45.50±8.00)岁。两组患者体质指数以超重和肥胖为主,高血压2 级居多,超过70%的患者服药年限在5年以上。调查不达标风险因素中以生活方式不合理和护士健康宣教欠为主。两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
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血压达标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常规组达标52(32.91%)例,品管圈组达标108(68.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干预后,对两组患者风险因素再次评估,品管圈组在生活方式、护士健康宣教、规律服药、体质指数和自我监测血压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两干预后风险因素条目比较[n(%)]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及,中青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量剧增的主要原因[3]。中青年血压升高除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外,还与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常见因素包括高盐高糖、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压力负荷、睡眠不足[4]。此外,研究发现,依从性差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中青年高血压治疗达标率偏低的重要原因[5]。高血压护理门诊的建设旨在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其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6]。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7],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高血压护理门诊,避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促进血压达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实施干预措施后,影响血压达标的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不合理、护士健康宣教欠、患者不规律服药、自我监测血压欠等方面品管圈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尤其是生活方式不合理、护士健康宣教缺乏两项,有效促进了血压达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改变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坚持规律用药,正确监测血压,促使患者血压达标。研究中也发现,超重和肥胖率品管圈组虽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续品管圈活动计划需要进一步关注体重管理策略制定。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高血压护理门诊,可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同时品管圈活动能够促进圈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定期讨论、头脑风暴,开拓思维,沟通协调,有效推进对策的拟定与实施,使圈员能直观感受到成就感,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