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的临床研究

2023-11-06 16:25方忆生阮雪萍李博文张荣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吸入性肺部病灶

方忆生 阮雪萍 李博文 张荣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福州 350001)

吸入性肺炎为临床常见病,指意外吸入动物脂肪、食物、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其他类型具有刺激性的物质而引起的肺实质炎症,情况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1]。近年来,我国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临床发现,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加剧后,炎性渗出物会侵入肺泡腔,造成腔内气体量下降,致使肺组织出现肺实变,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功能,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恶性循环,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肺实变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很有必要。高流量湿化氧疗是一种新型呼吸支持技术,可通过为患者提供持续且稳定的氧浓度及气体湿度,从而有效维护患者气道黏膜功能,改善纤毛摆动状态,缩小鼻咽部生理死腔,减轻气道阻力,避免过度代谢消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肺炎并肺实变而削弱的气道功能[4~6]。但临床实践发现,单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7]。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功法,其中的“太极云手”动作不仅具有操作便捷、无体位限制等特点,还可通过节律性呼吸运动来提高局部组织弹性,增强肺通气能力,改善呼吸功能。鉴于此,本研究探究在高流量湿化氧疗基础上应用“太极云手”治疗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于2021 年3 月至2022 年9 月收治的61 例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5~75 岁,平均(64.28±7.17) 岁;身高155~183 cm,平均(165.72±8.33)cm;体质量43~94 kg,平均(65.04±9.33)kg;原发病类型:脑血管意外9 例,老年痴呆症7 例,冠心病6 例,阿尔兹海默症5 例,其他3 例。研究组31 例,男16 例,女15 例;年龄53~78 岁,平均(64.40±8.25)岁;身高153~181 cm,平均(165.62±7.40)cm;体质量42~97 kg,平均(65.12±10.20)kg;原发病类型:脑血管意外11 例,老年痴呆症8 例,冠心病6 例,阿尔兹海默症4 例,其他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FJ-2021ST056)。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与吸入性肺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8~9];存在肺实变体征;X 线胸片检查发现存在间质性改变或伴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或超过10×109/L;气管镜检查可见肺部存在食物颗粒或是其他胃内容物;依从性良好;知情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年龄>80岁者;存在严重性心肺功能病变者,包括急性肺水肿、活动性肺结核、肺动脉栓塞、肺部恶性肿瘤及大咳血等;存在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严重性糖尿病或骨科疾病者;近期接受过胸部手术者;腹内压显著升高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较为不稳定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到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止咳、祛痰、抗感染、降压、控制心率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将氧气流量、氧气温度、吸入氧浓度分别控制为35 L/min、35 ℃、35%,每日吸氧时间>12 h。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太极云手”治疗:指导患者将左手经腹前壁缓慢地向右上方向移动,直到右侧肩前部位,保持掌面向前,并将右手保持翻掌状态,让掌心朝向右前方;将左手经面部缓慢地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掌心要缓慢地向左转动;将右手经右下腹前壁缓慢地移动到左侧肩前部位,保持掌面向前;将左手经腹前壁缓慢地移动到右侧肩前部位,在此过程中需将掌心朝向后侧;将右手缓慢地向右侧移动,并保持翻掌向后状态。将上述动作进行反复训练,15 min/次,每日上午训练1 次。两组均接受连续2 周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同时体征复常,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同时体征基本复常,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剧,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2)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3)肺部X 线片分级:病灶无明显改变评为Ⅰ级;病灶部分吸收,吸收率<50%评为Ⅱ级;病灶明显吸收,吸收率≥50%,但不足100%评为Ⅲ级;病灶完全吸收评为Ⅳ级。(4)呼吸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补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潮气量(VT)、用力肺活量(FVC)。(5)炎症介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C 反应蛋白(CR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d,)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d,)

?

2.3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IC、ERV、VT 及FVC 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L,)

表3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P<0.05。

?

2.4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CRP 及TNF-α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表4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P<0.05。

?

2.5 两组肺部X 线片分级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肺部X 线片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肺部X 线片分级比较[例(%)]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作为肺炎的主要类型之一,若不给予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病情加剧,引起肺实变,增加治疗难度,影响身体康复,情况严重时有致死的风险[10~11]。临床研究发现,与普通肺炎相比,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的病情稳定时间及康复时间均较长,且病死风险也较高[12]。目前,临床上对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除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外,高流量湿化氧疗也属于其重要治疗手段,可帮助患者提供较为精准的恒温、恒湿氧气,有效契合呼吸道中的温度及湿度,从而减轻医用干冷气体对患者气道黏膜、纤毛系统等产生的影响,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及纤毛的结构及功能恢复,进而有效稀释痰液,促进排痰,缓解肺实变状态,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13]。

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心肺功能明显减退,长时间卧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全身肌肉萎缩,导致包括呼吸肌在内的相关肌肉功能减退,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另外,患者机体伴炎症反应,对能量代谢的消耗量较健康状态下明显更高[14~15]。因此,在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康复期间,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对其呼吸功能改善十分关键。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及阴阳辨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的一种传统拳术,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在练习过程中可通过增强呼吸肌力量来提高胸廓活动度及肺活量,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X 线片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C、ERV、VT 及FVC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CRP 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联合疗法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肺部病灶吸收及身体恢复。“太极云手”有操作便捷、无体位限制等特点,可通过节律性呼吸运动来提高局部组织弹性,增强肺通气能力,改善呼吸功能,相比于全套太极拳法,其可通过较低的能量消耗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能力,促进痰液快速排出及肺部病灶吸收。

综上所述,“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促进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改善其呼吸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吸入性肺部病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