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胜男 常丽丽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颈肩腰腿痛康复医学科 郑州 45000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等因素导致髓核突出或脱出所致,神经根受累部位常出现感觉、反射及运动障碍等[1]。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四肢麻木、头晕、颈部发僵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程度会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但康复进程缓慢,效果欠佳[4]。因此,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干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病情,但镇痛效果较差[5]。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病、眩晕”范畴,血瘀是其主要病因,血活则瘀消,瘀消则痛止,故治疗应以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和解痉止痛为主[6]。中药塌渍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手法将药物作用于患者局部,以起到散寒祛风、活血行气的作用[7]。穴位敷贴是通过将调制好的中药敷于局部皮肤,起到消肿止痛和活血通络之效。本研究探究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2 年1~12 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30例;年龄50~71 岁,平均年龄(58.69±1.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 例,高中及大专31 例,大学及以上4 例;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7.26±2.58)年;体质量指数18.65~22.14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68±0.45)kg/m2。对照组男36 例,女29 例;年龄51~71 岁,平均年龄(58.71±1.3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 例,高中及大专30 例,大学及以上3例;病程2~14 年,平均病程(7.31±2.56)年;体质量指数18.74~22.2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72±0.4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外伤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者;(2)颈部有手术史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生活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并协助患者办理相关手续,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和相关康复训练计划;同时为患者调节适宜的温度,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打扫,保持室内干净整洁。(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以便于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还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使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此外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并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支持。(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文化程度进行记录,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力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过程,针对文化程度高且理解能力强的患者,可直接发放健康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且理解能力较弱的患者,采取一对一讲解或视频讲解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4)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安排,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5)牵引干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采用多功能颈椎牵引仪进行颈椎牵引干预,选择连续模式,牵引力量为5~10 kg,牵引角度为0~15°,20 min/次,1 次/d。(6)康复锻炼:根据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在缓解期进行扩胸、耸肩、颈部拔伸等运动,在康复期进行翘首望月、项臂争力及仰首观天等运动,15 次/组,2 组/d。(7)疼痛干预:针对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通过聊天、听音乐或看电视等活动转移其注意力;针对疼痛程度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适量止痛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干预。(1)中药塌渍:采用我院自制中药塌渍方,取当归36 g、烫狗脊36 g、木瓜18 g、伸筋草18 g、烫骨碎补18 g、丹参18 g、桂枝18 g、槲寄生18 g、透骨草18 g、香加皮18 g、红花12 g、羌活12 g、独活12 g、威灵仙12 g、寻骨风12 g、炙川乌6 g、炙草乌6 g、秦艽12 g、防风12 g、千年健12 g,将上述药物烘烤干,研成粉末状,置于30 cm×30 cm 的无纺纱布中,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40 ℃后,置于患者颈肩部进行热敷,30 min/次,2 次/d。(2)穴位敷贴:采用我院自制贴敷药膏,将川乌10 g、附子20 g、威灵仙30 g、桂枝20 g、麻黄30 g、细辛15 g、肉桂15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g、草乌10 g,研磨成粉末状,加入浓度为75%的酒精调制呈膏状,涂抹至一次性无纺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大杼穴、肩井穴、肩中穴,4~6 h/次,1 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2 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和护理满意度。(1)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无痛计0 分,轻度疼痛计1~3 分,中度疼痛计4~6 分,重度疼痛计7~10 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2)功能障碍: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评估两组颈椎功能,包括工作、驾驶、娱乐、注意力、阅读、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头痛、睡眠和提物等10 项,5 分/项,满分50 分,分值越高则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3)症状体征积分:采用我院自制症状体征积分评价表,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重测效度为0.87,于干预前后进行效果评估,包括肢体麻木、颈肩活动受限、眩晕、上肢活动受限、不寐和疼痛等6 项内容,10 分/项,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康复效果越好。(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7,于患者出院前发放填写,共20 题,5 分/题,总分100 分。总分≥95 分为满意,85~94 分为较满意,<84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较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分,)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分,)
?
2.2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分,)
?
2.3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对比(分,)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等特点,主要是由于单侧或单个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等物理性压迫导致神经根出现继发性炎症损害所致[8~9]。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疼痛、四肢麻木、反射或运动障碍等症状,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0~11]。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疼痛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积久劳损、气血虚弱、风寒外袭、瘀痹阻络、静脉失养所致[12]。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VAS、功能障碍、症状体征等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表明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利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功能障碍,降低症状体征积分,提高满意度。中药塌渍通过将多味药材药性持续渗透至经络,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效,方中当归具有调经止痛、补血活血之效;烫狗脊具有滋补肝肾之效;木瓜具有舒筋活络之效;伸筋草具有止痛活血、温经散寒之效;烫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之效;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之效;桂枝散寒解表、促阳化气;槲寄生清热解毒;透骨草解毒止痛、祛风除湿;香加皮利水消肿、补肾益精;红花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效;独活具有散寒止痛之效;威灵仙具有通脉止痛之效;寻骨风活血通络;炙川乌温经止痛;炙草乌散寒除湿、疏通经络;秦艽具有通络止痛之效;防风具有胜湿止痛、祛风解表之效;千年健具有强筋壮骨之效[13]。穴位敷贴以中医经络基础理论为指导,将中药研磨成膏药贴敷于穴位处,可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经络传导,纠正脏腑阴阳盛衰,起到活血止痛、宣通气血及祛风通络之效,其中大椎穴具有通阳理气、镇静安神之效;大杼穴具有强筋骨、清邪热之效;肩井穴具有理气止痛、疏经活络之效;肩中穴具有活络止痛、宣肺解表之效[14]。穴位敷贴能够直接刺激局部穴位,使药物经皮肤吸收,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15]。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塌渍和穴位敷贴联合干预,可缓解其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降低症状体征积分及提升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