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图书馆古籍文献展览工作考述∗

2023-11-05 05:35周余姣张馨月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北平展品古籍

周余姣 张馨月

(1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天津 300387;2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古籍具有文献和文物的双重价值,蕴含独特之美,古籍展览对于揭示古籍形制、传承古籍文化有重要意义。 民国期间,国立北平图书馆极为重视此项工作,办有多次古籍展览。 前人曾对国立北平图书馆所办展览进行了历史追溯[1],也曾专门探讨了1929-1936 年间国立北平图书馆所办的文献展览[2]。 学界对古籍展览的重要性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3]。 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国立北平图书馆所开展的古籍文献展览工作继续深入做一历史考察,以再现前辈先贤在此项工作上之劳绩。 因展览时,展品不全为1912 年前产生的古籍,亦包括与古籍相关的文献,因此用古籍文献展览这一更为广义的概念。

1 国立北平图书馆主办之古籍文献展览

因古籍善本具有文物性,亦具有社会教育及鉴赏之性质,为促进对古籍善本的保护,增进大众的古籍保护和利用意识,国立北平图书馆时常举办各种展览,尤其是善本书展览。 以下按时间之先后,对该馆所办的一些古籍文献展览进行分期梳理。 主要分为1909-1929 年、1929-1936 年、1937-1949 年三个主要阶段。

1.1 初期发展:1909-1929 年的古籍文献展览

1909 年,京师图书馆成立,即为国立北平图书馆之前身。 据笔者所见的资料,最早的展览或在1924 年。 1924 年7 月1 日,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召开年会,并在贡院旧址举办全国教育品展览会。京师图书馆派馆员谭新嘉“赍宋元古籍并晋唐写经及古本图画又满、蒙、藏、唐古忒文字,暨《四库》中之最精摹绘,各种共数十件往南京”[4]。 此次展览自7 月4 日开幕,7 月11 日结束,历时8 天,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1925 年5 月30 日,北京图书馆协会为欢迎来华考察的鲍士伟(Bostwick)博士,在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举办“京师图书馆展览会”。 此次展览历时4 天,展出金元明刊本约二百余种、敦煌遗书三千轴,95%的展品为京师图书馆藏品。

1929 年6 月,国际图联会议在罗马举办。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因事未能参加,改由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校长沈祖荣先生代表参加。 沈祖荣携有图书展览品二大箱、专门论文五篇赴会[5],这是我国图书馆界人士带展品出国参展的较早记载。 同年10 月10 日至13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前楼下举行图书展览会。 据该馆所编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展览会陈列目录》,此次展览共展出善本古籍文献813 种。 当时报道“展览书籍分唐及唐以前写本、宋刻本、宋钞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明钞本、清刻本、清钞本、稿本、批校本、满蒙回藏文书籍、方志、词曲小说、清禁书、古器物拓本、舆图等十七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开幕之日,参观者竟达两千五百人,名宿云集,极称一时之盛云。 连日来馆参观者约五千人,颇极一时之盛云”[6]。 11 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又再度举办西夏文书及佛像展览会,到会者约200 余人[7]。 此次的展品主要是新购入的西夏文书、佛像和唐人写经。

由上可知,此一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还处在早期发展的阶段,在展览上已逐步开展了基础工作。先是参与其他组织机构举办的展览,后来开始自行主办古籍文献展览。 举办的展览数量虽不多,但就举办的几场展览会看,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2 琳琅满目:1930-1936 年间的古籍文献展览

1930-1936 年间,迎来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飞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展览活动非常丰富,这与该馆在机构设置上的制度安排是分不开的。 1929年11 月28 日教育部核准的《国立北平图书馆组织大纲》14 条,在善本部设考订、写经二组,其职责就包括“关于陈列展览事项;关于善本书库及陈列室之保管事项”,可见此后的古籍文献展览工作主要由善本部负责。 每年的双十节,即举办图书展览会,且几乎每年都有大型展览活动举办。

1930 年10 月10-12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举办“双十节图书展览会”,主要展览当时近两年所得的极其精要的善本书605 种,这些善本书涉及清代禁书、元刻河西字经卷、明刻词曲小说及其他明版珍本(内有天一阁藏书多种)、四库未收书,此外还展出雷氏家藏圆明园三海普陀峪陵工等处建筑模型若干件[8]。 赵万里为该图书展览会编制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展览会目录》,在“引言”中述其原委如下:“此届展览各书纯系十七年至十九年此二年间所购置者,而旧有之书不与焉。 年来旧椠益稀,书价腾贵,以云采访,洵属匪易。 又复限于经济,捉襟见肘,其间辛苦备尝,夤夜奔走,远穷海外,近出南中。 本客观态度,求多方发展,不蔽于一见,不同于一隅;此同人所斤斤自励,应请社会人士鉴原者也。 兹所选列,虽不及全数之半,然其精华,实萃于是。 并世方家,幸督政之。”[9]开办这样的展览,一来可以展现图书馆在图书采访上之成绩,另也可以吸引藏书家将珍藏捐赠或售给图书馆,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1931 年6 月25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文津街新馆舍举办落成典礼,也同时举办了善本古籍展览。 9月19-21 日,为筹款赈灾,国立北平图书馆联合公私藏书家,如营造学社、大兴孙伯恒、长乐郑振铎、西北科学考察团、东方文化会图书筹备处、江安傅增湘、建德周叔弢、萧山朱翼盫(幼屏)、海盐朱希祖、邢赞庭、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禄堂书店共同举办“国立北平图书馆水灾筹赈图书展览会”,并编有《国立北平图书馆水灾筹赈图书展览会图录(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10]。 展品中国立北平图书馆旧藏与善本古籍共700 余种,其他藏家或机构有250 余种。

1933 年10 月10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举行舆图版画展览会。 “舆图部将旧藏新购历代各种地图,如宋至清代各朝旧式地图,明清两代边防、河道、工程、驿铺道里等图,最近各机关各省县政府出版区域图,私人出版地图择要陈列,共700 余幅,并将本馆所藏及征求之美术版画一并展览,参观者约3000 余人”[11]。 该展览会编印了《国立北平图书馆舆图版画展览目录》,分为三大部分:舆图部、版画部、佛道经部,共计八百一十八种。 这个展览的主要负责部门是舆图部,舆图部主任王庸曾接待顾颉刚、吴世昌、郭绍虞等人参观并为之讲解。 该年的11 月20日,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德文化协会在梁任公遗书陈列室举行现代德国印刷展览会。 到会约200 余人,大部分为德人,以及陶孟和、任鸿隽、梁恩成、张君劢等。 此次展览由严文郁、王宜晖等人负责,共展出书籍一百五十册、图画一百种、各样杂志三十种等[12]。 该批展品后又移至上海等地巡展。

1934 年2 月8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另辟工程参考室,并在梁任公陈列室中举办了工程图籍展览。朱启钤、刘半农、李书田、顾毓琇等50 余人参加,陈列品多明清刻本中相关的工程书籍,计分工程、工艺、农业工程、水利工程、河渠水道、军事工程等数类[13]。 不久后,2 月17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又举办“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共展览3 日。票价每张二角、展览室有三个,为梁任公陈列室、杂志阅览室及其他外室一间[14]。 2 月18 日还编印《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目录》[15]。 该展览会展览多家机构及私人所藏藏书和乐器,约计有戏曲撰著部828 种、戏曲文献部41 种、乐书部96种、乐器部44 种。 后附郑振铎(西谛)先生藏30种,前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调查戏曲文件及剧本、裘善元(籽原)先生寄陈件29 种。 可能因郑、裘二先生送达的时间较晚,因此附在后面,未按类分类。此次展览会主要由赵万里、马廉、傅惜华等人筹备。同年7 月,袁同礼携带部分故宫影印古画赴瑞士参加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举行古画影片展览会[16]。

1935 年5 月,美国经济考察团福勃斯等一行十三人访华,国立北平图书馆举办了美国印刷品展览表示欢迎[17]。 1935 年11 月28 日至1936 年3 月7日在伦敦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展览[18]。 国立北平图书馆此次展览的是“珍本古书”部分,展出善本古籍50 种,全部为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书,其中有敦煌遗书2 件:BD04949(阙49)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一、BD06588(淡88)南北朝写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四。

1936 年7 月,在青岛举办的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年会上,还举办了图书博物联合展览。 中华图书馆协会举办的是“图书馆用品展览会”,主要由国立北平图书馆负责,展览地为青岛市博物馆(筹备)。 展览会于年会后的7月25 日举行,会期定为7 日。 开幕式上袁同礼报告筹备经过,青岛市长沈鸿烈致辞,阐述保存古物、发扬中国文化之重要[19]。 展览的陈列物品有三大类:第一图书类、第二博物类、第三为参加伦敦艺展中的中国古物流落在外之照片[20]。 在陈训慈的日记中,其还记录了这些展品的来源,如:“(一)图书馆建筑图片(国际图书馆所征得者);(二)图书馆用品及书籍(多为北平各大馆者);(三)博物馆建筑图片(多袁守和游欧美时所采得);(四)英国伦敦艺展中之故宫物品及外人出品摄影古物图片与古物图片。”[21]

由上可知,这一阶段国立北平图书馆所举办的古籍文献展览呈现出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现象。从展览性质看,有固定的展览,或因临时举办的特别学术活动举行的展览等;从频次上看,举办的次数较多,几乎每年都有重要展览,甚至一年之中好几次展览;从主办者看,很多人参与其中,如袁同礼、赵万里、王庸、严文郁等人亲为组织,社会机构和私人藏书家积极参与,共襄盛举;从展览效果看,观展人数亦较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从展览场所看,梁任公陈列室曾多次用来作为展览场所,部分展览亦移出馆外,还组织了多次走出国门的展览,扩大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展览出版物看,伴随展览开展的同时,还有专门的展览出版物出版。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的古籍文献展览显现出热闹而繁荣的局面。

1.3 停滞恢复:1937-1949 年间的古籍文献展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因受到战争的影响,国立北平图书馆所办古籍文献展览一度停滞,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有所恢复。

1947 年4 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二百周年纪念大会举办之际,也举办了东方学会议。 国立北平图书馆将“善本运美”中的一部分版画书,由研究组主任王重民特选出一百种,展览七天[22]。

1949 年5 月,国立北平图书馆举办了“五四史料展览”“七七抗战史料展览”“历代藏经刻本展览”[23]等。 尤其是5 月14 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召开了“《赵城金藏》展览座谈会”。 该座谈会由代理馆长王重民主持,于力(董鲁安)、范文澜、王冶秋、马叔平(马衡)、向达、韩寿萱、周叔迦、巨赞、晁哲甫、季羡林、张文教、程德清、赵万里14 人参加。 部分装潢好的《赵城金藏》目录、传记以及著述以展览的形式展出。 赵万里为该展览撰写了说明,该说明完整地分析了《赵城金藏》的源流、价值,并介绍了转运到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经过。 内中提及:“我们现在将装潢好的金藏,分作经律论目录传记及入藏著述两部分,择优展览,并将宋元明三朝刻的南京大藏经样本也同时陈列,以便比较研究。 希望爱好这部藏经而来参观的先生们,对于这部藏经处理的办法,如有高见,千万勿吝指示!”[24]9 月15 日,《人民日报》刊发“《赵城金藏》展览”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笔者曾以此为例,说明展览等古籍传承性保护的巨大影响[25],这次展览在《赵城金藏》的保护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一段时期,由于战乱引起的动荡,国立北平图书馆部分职员西迁至云南,留在北平的职员尽心守护馆藏,未再举办相关的古籍文献展览。 但从上可以看出,该馆参与了普林斯顿大学建校二百周年纪念的善本书展览。 至1949 年,又举办了引人瞩目的“《赵城金藏》展览”。 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北京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2 国立北平图书馆援助他馆之展览

民国期间,其他省立图书馆亦有鉴于展览的重要作用,举办了多次善本书或文献展览。 国立北平图书馆均予以了援助。

2.1 援助浙江省立图书馆举办“浙江省文献展览会”

浙江省立图书馆在陈训慈主政期间,曾举办善本展览,并开放文献陈列室[26]。 1936 年7 月,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陈训慈在参加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届年会期间,陈训慈特意组织了“浙江文献展览会谈话会”,各方代表共17 人参加,决定故宫博物院寄送浙人书画或名档、摄影作品,北平图书馆提交古籍珍品,获得了来自叶恭绰、马衡、袁同礼等人的支持[27]。 11 月1 日至18 日,该展览在杭州成功举办,陈列品两万余件,盛况空前。

现据《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文献叙录》[28],统计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藏参与本次展览的古籍文献如下:

表1 国立北平图书馆参展“浙江文献展览会”馆藏文献一览

可见,国立北平图书馆共参展了29 种古籍文献。 所参展的古籍文献中,一部分是因为这些文献的撰人为浙人,如周广业。 国立北平图书馆曾于1934-1935 年度购入周广业之《孟子四考》《动植小志》《宁志余闻》《读相台五经随笔》各书稿本,此次亦送展了四种周广业著作;另一部分古籍文献虽非浙人所撰,但经浙人批校,如李慈铭、王国维所校等;还有一部分文献展品虽非浙人撰著和批校,但在浙地所刊刻。 以上三种类别的展品,俱是关于浙江地方文献的古籍,国立北平图书馆给了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极大的援助。 苏州也举办了“吴中文献展览会”,国立北平图书馆同样也给予了支持,提供了《李卓吾批评浣纱记》《吴中水利全书》《吴县志(崇祯)》《东吴水利考》《长洲县志(康熙)》《金薤琳瑯》《姑苏志》《浮湘稿息园存稿》《崇祯吴县志》《昆山县志(万历)》《琴川志补记》11 种展品参展。

2.2 参与援助其他展览

国立北平图书馆亦曾与其他机构合作组织展览或援助其他机构主办的展览,主要有:

1934 年5 月25 日至27 日,西北文物展览会在团城举办。 这次西北文物展览会以西北科学考察团所发现的物品为主体,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文史部、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展品参与[29]。

1935 年考古学社与国立北平图书馆拟合办金石展览会,展览范围:(一)金石甲骨、匋木,各类古物之罕见者;(二)前类之拓本;(三)前类之书籍;(四)金石家书画;(五)本社社员之考古著作及书画。 会期本定在1936 年1 月1 日起,展览一周,因时局不靖而停办。

1936 年9 月,值北平研究院成立七周年之际,北平研究院与国立北平图书馆合组在怀仁堂举行拓片展览会[30],并编有《国立北平图书馆 国立北平研究院展览拓片目录》,被誉为是“考古学上精华荟萃之拓片展览会”[31]。

1937 年1 月10 日,“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成立筹备会,3 月31 日举行预展。 该展4 月1日正式开幕,4 月23 日闭幕,入场参观人数据称达到20 万人。 这次展览会亦编有《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和《补充目录》。 国立北平图书馆也提供了藏品参展,馆长袁同礼担任编辑委员。

1948 年1 月1 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历史博物馆在北平午门举行“海外中国文物照片特别展览”,这些照片系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向陈梦家教授处借来,原为向达、陈梦家、王重民、韩寿萱四位教授从欧美各博物馆及私家收藏搜集而得,内有敦煌珍本、商周铜器、历代名画、石刻、陶瓷、丝绣等[32]。 国立北平图书馆亦积极参展。

通过与他馆合作或援助参展,国立北平图书馆借此扩大了在图书馆界的影响力,也为传承文化做出了贡献。

3 结语

当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曾言:“图书馆之使命,一为典藏,一为传布。”做好古籍的“传布”工作极为重要,举办展览可谓是古籍的传承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从以上可看出,在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之传承性保护工作就已深入开展,一则为学术传播,二则为文化传承,为今人之文献展览工作提供了范例。 而今日学界和业界对传承性保护的认识更为深刻,前人之功,实不可没。 国立北平图书馆之后身,即今之国家图书馆,还专门建立了中国典籍博物馆,进一步加强了古籍文献展览工作。 2022 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古籍存藏机构和整理出版单位开展古籍专题展览展示,鼓励古籍文创产品开发推广。”近年来,云南典籍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相继建立,可以预计古籍文献展览工作还将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北平展品古籍
北平的秋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