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析

2023-11-05 09:25王延文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素养提升落地双减

王延文

摘要:基于素养提升科学设计数学作业意义重大,能够实现由知识掌握到能力素养的提升,能够为“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助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通过设置新情境、改变原样式、考查新内容进行作业旧题改编;二是通过一组互有联系、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的系列题型进行作业题组设计;三是通过一般章节、数学史及数学广角进行实践作业设计。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指出基于素养提升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意义、方法及种类,以期为一线教师高效布置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落地;素养提升;旧题改编;题组设计;实践作业

“双减”后的作业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指向与倾向:轻松、科学、适量、有趣、有意义。就小学数学而言,作业设计应倾向于素养提升。这是因为从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过程考查,对数学作业“头疼”的学生较多。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让一部分学生产生胆怯、畏难、厌学情绪。数学作业中少一些重复性的计算、验算和背记,少一些题海战术,少一些机械重复,向素养提升倾斜,能帮助学生矫正以上心理,达到减负增效与素养提升的目的。

数学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指向知识掌握与技能提高,又指向创新、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充分考虑知识与素养的糅合点,构建具有多重功效的作业体系。以下取舍应该成为数学教师设计作业时必须遵循的一个风向标:少一些机械类作业,多一些情境类作业;少一些零碎无序的作业,多一些前后勾连的整体作业;少一些纯计算类的书面作业,多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作业。倾向于后者的作业体系构建,能够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教育生态,意义重大而长远。

一、进行作业旧题改编

基于旧题进行改编是对教材的尊重。毕竟,教材中的旧题具有普适性,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班级与不同的学生,旧题又具有局限性与不适应性。因而,数学作业中的守正创新应该得到提倡。旧题改编不是愈改愈难,而是应符合“双减”的要求———适量、科学、有趣,能够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旧题改编可以从形式的变化上入手,使之丰富多彩,使学生乐学。也可以从考查功能上入手,重在关注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旧题改编应该成为数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应该成为“双减”政策有效中的应然。

(一)设置新情境

“入境始于亲。”学生在新颖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作业,能够减缓乏味感,增加趣味感,达到乐学境界。基于情境改编旧题,应该成为作业减负的行动指南之一。教师应该变“无情境”为“有情境”,变“非现实”为“现实”,让原有的旧题处于一定的背景或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动力,变苦学为乐学[1]。例如原题:“8和14之间有几个数?”改编题是:一三班的同学排队,小强排第8,小虎排第14,小强和小虎之间有()人。这样的改编因为情境化的力量,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把文字转化为图像,把数量关系转化为故事情节,把数学问题转换为生活问题,必要时让童谣、音乐、绘画、谜语等介入到作业体系中,达到变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为小学生的乐学、善学、深学提供策略帮助。

(二)改变原样式

改编数学原题的形式,一方面是为了更快地吸引学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素养的提升。一些旧题“改头换面”,其指向性也同时得到了改变,由知识点背记变为知识点应用,由举三反一变成举一反三,由技能提高变为素养提升。这样的改编是有意义的,符合“双减”精神。例如原题:“南华镇中心小学第23届运动会上,四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共有23人,参加乒乓球比赛的学生有20人,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有8人,四年级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共有多少人?”改编题是:以下列举了一些数学信息,聪明的你,能否在横线上进行必要的补充,然后自己归纳出答案?23届运动会上,首先举行的是乒乓球和跳绳比赛,四年级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1.四年级共有60人。

2.报名进行跳绳比赛的学生有23人。

3.报名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学生有20人。

4.既参加跳绳又参加乒乓球比赛的多面手有8人。

5.经过统计,不会跳绳的学生有3人。

这样的改编由解答题改编成补充条件的多选题。落脚点不同,学生的收获自然也就不一样。前者重在计算,后者重在对多种数学素养的考查,如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筛选归纳等。这样的改编重视学生思考的灵活性,重视能力和素养的“双提升”,对于减负增效有助推作用,值得提倡。

(三)考查新内容

新旧知识总是有生成、联系与交叉,旧题改编亦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学生对于未知或新知的期待总是很强烈。一道题,既有巩固旧知的功效,又有引入新知的功效,对于学生是一种创新体验;对于教材处理而言是上下衔接的需要。例如原题:“圆柱的侧面是()形的。”改编题是:几个同学尝试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剪开,由于操作不规范,剪的方法也各不一样,于是出现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请问,不可能出现的形状有哪些?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裁剪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这样的改编变单纯的考查知识点为考查观察、动手实践能力,由原来的推理变为现在的操作、探究、归纳,数学领域更宽了,数学的边界扩大了。经常性进行这样的新旧作业的迁移练习,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数学教师在上课之余,不妨多多研究习题,发现习题中可能产生的延伸点,发现不同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成点,发现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点、过渡点与创新点,在基于旧题的基础上尝试改编旧题。旧题改编还应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情。毕竟,每一个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背后原因是不一样的。唯有对症开方,因人而异,分层针对,才能让旧题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二、进行作业题组设计

所谓“题组”并非一组数量可观的习题,而是一组互有联系、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的系列题型。从内容而言,属于同一章节;从形式而言,基本相似;從解题过程而言,运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表面看,似乎是琐碎的题海,然而,题题不一样,属于整体关照下的题型,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引领学生完成这样的题型,学生容易触类旁通,达到本质勾连的目的,真正做到从“机械性练习”走向“有意义的练习”[2]。“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题组作业的内容及类型上下功夫,让作业与作业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脉络连续更清晰一些,素养提升更明确一些,让作业成为整体性或结构性“产品”。这样的作业看似量大,但体现了“求变、求通、求联”,不是给学生带去负担,而是促成素养提升,显得弥足珍贵,意蕴十足。

比如,针对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可以设计以下作业题组。

(一)基础性作业题组

1.刘阿姨家的种植园一共有800平方米,按2:3的面积比种西红柿和辣子,如果把这块种植园平均分成5份,聪明的你,能够算出西红柿占了几份,辣子占了几份吗?根据所学关于“比”的知识,你能算出西红柿与辣子各占这块种植园的几分之几吗?

2.南华镇中心小学六(2)班男女生的人數比是6:7,相信你,能够算出男女生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看看谁算得快。

(二)巩固性作业题组

1.刘阿姨善于劳动,她开辟了一块足有800平方米的种植园。今年春天,她按2:3的面积比种西红柿和辣子,请问,两者所占面积各多少?

2.南华镇中心小学六(2)班有54人,小明比较聪明,已经算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7,聪明的你能算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三)拓展性作业题组

1.刘阿姨家有一块长方形种植园,它的周长是160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块种植园的长、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南华镇中心小学六(2)班有54人,男生比女生少五分之一,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四)综合性作业题组

1.过了一年,刘阿姨准备换一种蔬菜进行种植,面对800平方米的种植园,她准备用种植园面积的25%种芹菜。剩下的,刘阿姨按2:1的面积比种西红柿和辣子,请问,三种蔬菜的面积各占多少?

2.有一根铜丝长340厘米。南华镇中心小学六(2)班的吕睿同学喜欢创新,他剪下这根铜丝的三分之一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为了美观,他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定为3:2:1。那么,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你还可以算算体积大小。

以上四组作业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有序推进,体现了梯度性,层次性与严谨性。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压力较轻,思考有序,能够轻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在的机理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于面积等知识点有了整体性与结构性理解,数学素养同步提升。

三、进行实践作业设计

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计算、背诵、验证,也应该是课外实践、操作、实验。“双减”政策落地之后,作业总量相对减少,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实现由知识掌握到素养提升的转变。一方面,引领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印证数学,所学所得才能更长久地烙印在头脑中;另一方面,从扎扎实实的实践中学习数学,才是减负增效的应有之义。

(一)基于一般章节进行设计

数学来源于生活,印证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一般章节的编写都源于生活这个大“素材库”。找准一般性章节与生活的契合点设计数学作业,能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提供价值依归。比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的“时分秒”时,设计如下作业:利用低成本材料让学生自制一个“土钟表”,经过反复改进之后,首先自己测量呼吸20次、短跑、与人打招呼、打乒乓球、洗头等的时间,然后分类归纳什么地方应该用“秒”,什么地方应该用“分”,什么地方应该用“时”,从实践操作中体会“时分秒”的长度。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后,设计如下作业:自找材料做直角、钝角与锐角,然后去量一量周围的角,如台灯上的角、电视柜上的角、书本上的角等,通过“做中学”体会“角”的功效。学习“圆的认知”时,设计如下作业:不用圆规在篮球场画一画比赛专用的标准线路,在此基础上思考:比赛投篮,各个选手怎样站公平,为什么?不用圆规制作一个标准的圆工艺品,并思考:钢盔帽等圆制品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呢……这样的作业基于教材一般章节但超越于教材,现实味浓,实践性强,有利于减负提质,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数学史料进行设计

数学史关系到数学知识的渊源、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到数学家的生平轶事以及数学界的重大趣闻。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行动,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俯下身子的实践。把数学史中的相关知识创编为作业,基于多种考虑:厘清数学的产生及发展、盘点数学方法或思想、运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等。深入到有关数学史的实践活动中去发现更多,应该成为素养提升中的应然,当然,也应该成为“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应然。比如,学习二年级有关“推理”的知识时,与其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运算题,不如让学生制作帽子,从实践行动中验证华罗庚“戴帽子”中蕴含的推理知识;学习三年级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时,首先播放“三球”自传或公转的动态视频,然后引领学生自制地球、太阳、月亮运动的模拟实验器材,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年月日、闰月、闰年的知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枯燥、不呆板,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又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数学广角进行设计

新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较多,彰显着编者的良苦用心,其实践意义和创新意义不应小觑。一个“广”字意味着视域的扩大、思路的多样化与实践的创新性。数学广角的启迪性,对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有好处,其拓展性,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好处。充分利用“广”之属性,设计意蕴十足的实践性活动,能够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助力,能够为“双减”政策的落地助力。数学广角常常直指数学思想或方法,如优化思想帮助学生寻找更优方案、数形思想帮助学生把抽象变身为形象、模型思想为学生提供学习路线图或支架。数学作业完成由知识到思想方法的过渡,学生素养的形成也就变得自然而然。比如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关田忌赛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课后分组进行跳绳团体比赛,看看哪个组中运用了优化或运筹思想,哪个小组的优化配置最科学,哪个小组的取长补短最到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最佳竞赛方案,评出最佳小组长。还比如,学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倒茶问题”时,设计如下作业:选择有客人来访的一天,与家长协商同意让自己亲自倒茶,诸如先洗水壶还是先找茶叶的顺序及有机穿插等问题,均让学生自己动脑安排、调整反思,力争归纳出最有效率的倒茶方案。这样的作业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双减”并非不要负担,而是减去不必要、不合理的以及额外的负担[3]。上述三个方面的作业类型,正是减去“额外负担”的有力举措。作业设计、应用及管理是科学“减负”中的重头戏与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尝试,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基于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以“科学、新颖、适量”为出发点,应以能力提高、素养提升、全面发展为落脚点,让学生完成作业之旅变成智慧之旅,让减负增效变成学习常态。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游利瑛.“双减”后的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J].中小学数学,2022(5).

[2] 贲友林.“双减”背景下数学新授课课堂练习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教育,2022(6).

[3] 刘露,温小勇.“教育减负”的生态治理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7).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落地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高校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