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
——基于对579名幼儿的三年追踪研究

2023-11-05 12:49张春颖张明红施无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班亚文化小班

张春颖,张明红,施无双

(1.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上海 20003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3.长兴县实验幼儿园,浙江长兴 313100)

一、问题提出

我国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文化特点及社会文化发展要求[1],中华民族文化和亚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体[2]。中华民族文化指中华民族人民在亘古至今漫长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3];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分支,指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群族的文化,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4]。

认同(Culture Identity)的文化学涵义是文化身份的确认与归属,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5]。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指国族、民族或群族对自身文化的倾向、共识、传播和创新的过程[6]。个体层面的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特定的群体间统一性或一致性的确认以及对所属群体文化产生归属感的社会心理过程,由情感态度偏好和行为认同努力组成[7]。文化认同存在层次之分,增进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优先于增进亚文化认同[8],个体的文化认同首先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然后才是对亚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认同长期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不论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还是亚文化认同的塑造与形成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9]、思维品质[10]、人际关系[11]等,而且会影响社会文化认同的构建与转型[12]。

3-6 岁幼儿的文化认同主要指个体层面的文化认同,主要涉及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自身所处亚文化的认同,对文化的情感与行为[13]。已有研究指出学龄前儿童已经进入文化的探索阶段,并在青春期晚期大约17 岁左右基本稳定[14]。康诺利(Connolly)指出3-6 岁幼儿在社会文化环境的浸润和影响下已经能从社会文化中习得刻板印象,逐渐形成对所处文化的积极的情感,并基于群体特征形成自我身份的标记、识别和建构[15]等。《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应当引导幼儿“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6]。由此可见,促进3-6 岁幼儿认识、理解、遵从、认同并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倾向的行为习惯,是幼儿产生文化自信的内在前提[17],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探寻儿童的文化认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对城市群体文化认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18]、影响因素研究[19]、干预策略研究[20]等,但对于3-6 岁幼儿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亚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规律和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且缺乏年龄上连续和系统的追踪。然而,随着2017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贯穿于启蒙教育领域”[21],各地区的各类幼儿园纷纷开展文化启蒙教育与课程实践探索,研究3-6 岁幼儿文化认同发展的特点是开展文化认同教育的前提,能让成人从内在规律上了解幼儿的文化认同过程进而及时有效施策,帮助3-6 岁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文化认同。

因此,本研究以此空缺为切入点,选取上海市7 所公办一级园的579 名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三年的追踪研究中深度探究3-6 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规律和性别差异,以期为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本研究为三年的追踪研究,研究者从小班开始追踪,每隔一年测评一次,共三次,最终获得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时间点的数据。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20 年的第一次测评中,研究者选取上海市7 所公办一级园为样本园,每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4 个小班,共抽取28 个班级的640 名平均年龄为3 岁的小班幼儿参试;在2021 年的第二次测评中,由于缺勤、转班、转学等原因,出现一定的被试流失,共有602 名幼儿参加;在2022 年的第三次测评中,也由于缺勤、转班、转学等原因,共有579 名幼儿参加,总流失率为9.53%。

经过对数据的前后筛选和甄别配对,最终完整完成3 次追踪测量的有效被试幼儿为579人,有效率为90.47%。其中303 名女孩,276 名男孩。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参考潘月娟[13]等人编制的《学前儿童文化认同量表》。原量表起初共29 道题,包括中华民族文化认同(9 题)和亚文化认同(20题)2 个主维度,每个主维度又细化为文化态度、文化事物偏好、文化认同努力3 个子维度。为最大程度体现3-6 岁幼儿的文化认同特征,根据多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及各维度下题项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对各维度再次命名,最终提炼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7 题)、亚文化态度与偏好(8 题)、亚文化认同努力(5 题)三个主维度的20 个题项。其中,中华民族文化态度、中华民族文化事物偏好、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努力被合并,这可能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作为中华儿女,在日常生活中3-6 岁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态度、文化事物偏好和文化认同努力早已融为一体;亚文化态度与亚文化事物偏好两个维度被合并,这可能是因为3-6 岁幼儿对亚文化符号的偏好本质上也是一种对文化特征的认可。

“海派文化”又称为“沪文化”或“上海文化”,由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是我国亚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由于原量表的亚文化主要针对潮汕文化而设计,因此本研究进行了本土化修订,修改了题目中符合上海市3-6 岁幼儿接触的沪文化的社会规范、习俗惯例、宗教信仰的表述,以测量上海市3-6 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水平,修订后的量表包括中华民族文化认同(7 题)、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8 题)和上海文化认同努力(5题)三个维度,共20 个题目,由幼儿家长基于日常观察填写,采用Likert5 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部分条目反向计分)。修订后总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916,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 系数分别为0.836、0.892 和0.838,KMO 和Bartlett 的检验值为0.911,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量表整体信效度较高,符合3-6 岁幼儿文化认同心理的多层次复杂结构。由于各维度题目数量分布不均,本研究用题均分来表示各维度的平均水平。

其中维度1“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反映3-6 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和民族构成的情感态度偏好和实践参与程度,如对中华民族文化语言、乐曲、影视、饮食的喜爱程度以及对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高兴等指标;维度2“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主要反应3-6 岁幼儿对上海文化的情感态度偏好,包括幼儿学习沪语、了解上海风俗、接受上海价值观念、采纳上海节日的喜爱程度构成;维度3“上海文化认同努力”主要反映3-6 岁幼儿对上海文化实践的参与,包括使用沪语、走访上海文物古迹、阅读上海历史文化书籍、参加上海节庆文化活动等。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再测信度分析

本研究是为期三年的追踪研究,研究者对幼儿在小班和大班时期的两次文化认同测评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再测信度检验,如表1所示。幼儿文化认同总分的再测信度为0.639,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1,达到极其显著水平,3 个子维度皆两两相关,且显著性概率值皆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该量表的稳定性高,量表的再测信度佳。

表1 幼儿文化认同再测信度检验

(二)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基本水平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3-6岁幼儿的文化认同分数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运用SPSS24.0 软件对3-6 岁幼儿的文化认同总分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结合聚类中心值的大小特征,将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分为优(4.75-5.00 分)、良(3.55-4.74 分)、中(2.97-3.54 分)、低(2.96 分及以下)四类,统计得出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的题均分为3.59 分,属于良好水平。其中,中华民族文化认同(3.79)高于上海文化认同努力(3.73),上海文化认同努力高于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3.25),结果如表2。

表2 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基本情况

(三)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总体性差异分析

为探索年龄与性别对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为因变量进行3(年龄组:小班/中班/大班)×2(性别:男/女)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3-6岁幼儿文化认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比较

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F=12.61,p<0.001,η2=0.618)、中华民族文化认同(F=18.84,p<0.001,η2=0.368)、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F=15.16,p<0.001,η2=0.479)、上海文化认同努力(F=19.05,p<0.001,η2=0.612)的年龄主效应极其显著。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F=8.21,p<0.05,η2=0.011)、中华民族文化认同(F=10.25,p<0.05,η2=0.012)、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F=8.47,p<0.05,η2=0.013)、上海文化认同努力(F=9.02,p<0.05,η2=0.014)的性别主效应显著。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的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

(四)3-6岁幼儿文化认同发展的年龄差异分析及轨迹

为探究3-6岁幼儿文化认同发展的年龄差异特征,本研究对幼儿在小班、中班、大班同时期的文化认同测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

表4 3-6幼儿文化认同的年龄方差分析

小班组、中班组和大班组幼儿在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中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LSD 事后多重比较显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上海文化认同努力结果均为“大班>中班>小班”,表明3-6 岁幼儿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上海文化认同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升,大班高于中班,中班高于小班。

图1显示,在文化认同总分方面,幼儿从小班(M=2.85)到中班(M=3.47)的增幅0.62,中班(M=3.47)到大班(M=4.32)的增幅0.85,说明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

图1 3-6岁幼儿文化认同子领域得分

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幼儿从小班(M=3.17)到中班(M=3.74)的增幅0.57,中班(M=3.74)到大班(M=4.46)的增幅0.72,说明中班到大班是3-6 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说明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方面,幼儿从小班(M=2.67)到中班(M=3.16)的增幅0.49,中班(M=3.16)到大班(M=3.93)的增幅0.77,说明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上海文化认同努力方面,幼儿从小班(M=2.71)到中班(M=3.52)的增幅为0.81,中班(M=3.52)到大班(M=4.58)的增幅1.06,说明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上海文化认同努力的快速发展阶段。

(五)3-6岁幼儿文化认同发展的性别差异分析

为探究3-6岁幼儿文化认同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者针对小、中、大班不同性别的幼儿被试分别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表5。

表5 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性别t检验

小班幼儿在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中班幼儿的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但文化认同总分(t=2.231,p=0.038)、中华民族文化认同(t=2.573,p=0.008)、上海文化认同努力(t=1.968,p=0.047)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孩显著高于女孩(p<0.05)。大班幼儿的文化认同总分(t=-1.382,p=0.018)、中华民族文化认同(t=-1.441,p=0.002)、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t=-0.966,p=0.035)、上海文化认同努力(t=-1.316,p=0.029)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孩显著高于男孩(p<0.05)。

四、讨论

(一)3-6岁幼儿文化认同处于良好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上海市3-6 岁幼儿文化认同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文化认同努力,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最低。除去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生长因素外,自1999年起上海遵循“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开始开展学前教育第二期课程改革,以主题的形式推进“我是中国人”、“我爱我家”、“我们的城市”等板块,主题下的核心经验贯穿幼儿一日生活,此外与沪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也不断增加,如“红色文化体验”“游学博物馆”“建筑可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促进了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上海文化认同的形成。

此外,研究发现3-6 岁幼儿文化认同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并且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差异性,大班幼儿在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均高于中班和小班。这也印证了已有学者潘月娟(2019)等人的观点,儿童在学前期就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文化身份认知与态度,进入了文化认同的探索阶段并不断发展[13]。

(二)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时期

研究发现,中班到大班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和上海文化认同努力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与Barrett(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6 岁的幼儿已了解并熟悉所在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符号并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22]。这一方面可能由于4-6 岁幼儿处于社会适应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关键期,他们的责任感、内疚感、归属感等高级情感逐渐发展[23]。另一方面,幼儿在早期阶段接触到的群体范围还非常有限,随着自身社会交往的经验和空间迁移的经验积累,他们由进及远地获得对家庭、班级、幼儿园、社区、家乡等区域群体的认识,形成群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加深对所处文化的积极情感。

(三)3-6岁幼儿的文化认同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小班男孩和女孩在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或许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尚小,还处于自我中心思维,无意注意为主,而且小班幼儿入园的时间较短,归属感初步萌发,小班期间基本处于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期与生活习惯的初步养成期,这使他们获得的知识经验零散、片面。因此,男孩和女孩在小班时的文化认同尚未存在性别差异。

中班男孩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认同努力和总分显著高于女孩,但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较少,而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中班男孩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认同努力高于女孩,导致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大班女孩的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均显著高于男孩,即女孩的文化认同程度比男孩更高。该结果与郭晓慧、邓铸、顾本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6 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快速阶段[24],虽然较多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激素分泌和神经发育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社会学因素的分析充分表明,随着5-6 岁幼儿社会经验的丰富,在社会期望和性别刻板印象中女孩被赋予了“拥有更多同情心”的性别期待,家长也更注重培养女孩关怀和帮助他人,以及遵从社会规则的意识,并因此对不同幼儿采取差别化教育[25],从而催化了社会性的性别差异,因而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女孩更容易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体验机会,进而呈现出较高的文化认同水平。

五、教育建议

(一)把握3-6 岁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文化体验活动

本研究发现,3-6 岁幼儿文化认同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中班到大班是3-6 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从心理学视角看,文化认同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三岁左右产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在实践活动(语言、游戏和与他人的关系)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26]。因此,应该加强对文化认同启蒙意识,从小班幼儿开始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以观赏、故事、游戏、诵读、探究为主要形式,有针对性地创设文化感知与体验的机会。小班以日常生活的随机渗透为主,教师可以在端午节、元旦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前后引导幼儿通过体验中华民族服饰、品尝传统美食、听童谣和儿歌等方式初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幼儿文化体验的形式,如在主题活动中融于民间游戏、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戏剧艺术等资源。大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互动、参与、体验中华民族文化和沪文化的范围,在参观博物馆、文化馆、戏院、老街、村落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符号的认识,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生根、生长、开花、结果。

(二)减少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为幼儿提供平等的文化体验机会

研究结果显示,小班男孩和女孩在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班男孩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海文化认同努力和文化认同总分显著高于女孩,大班女孩的文化认同总分及其子维度均显著高于男孩。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孩可能比男孩赋予了更多文化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因此,重视儿童文化认同的萌芽与发展,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群体共同跨越性别的鸿沟,淡化成人世界所固有的性别框架,减少社会期望和性别刻板印象中的差别对待,在生活中赋予不同性别幼儿文化体验的机会,以防幼儿形成较为单一、固化的性别和文化意识。

(三)引导幼儿在喜爱和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

结果显示,3-6 岁幼儿的文化认同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文化认同努力,上海文化态度与偏好最低。这说明幼儿参与的沪文化实践活动较多,但对沪文化的理解和喜爱程度不高。幼儿文化认同的发生源于对所处群体或文化的归属感,而归属感的产生最早源于幼儿对自己所生长的社会环境的感知[27],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情感认同是促使文化认同稳定性和持久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3-6 岁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对于3-6 岁幼儿而言较为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不仅关注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而且关注幼儿体验后对本土文化的感受、理解和喜爱,避免幼儿只“参与文化活动”而不“理解文化”形式主义的发生。

(四)在园家社协同育人中加深幼儿的文化认同并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逐渐拓展,幼儿微观系统的范围由家庭逐渐扩展到幼儿园、社区和同伴。因此,教师首先要与家长达成观念共识,帮助家长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引导以自身行动自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增进自身文化修养,在言传身教中为儿童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和筛选优秀的家长和社会资源,如家长的职业资源,社会的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依托“走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形成园家社协同育人合力,邀请一些对传统文化有研究的家长或社会人士来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或亲子体验活动。随后,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感受多元体验机会,引导幼儿将本土、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区分开来,形成对自身民族和地域文化的认同,并且能够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猜你喜欢
中班亚文化小班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