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美术教育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构建了“五位一体”、全面培养的教学体系。我想五育当中德育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美育本身在五育当中相对抽象。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这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很多因素都有关。数学、物理、化学都是可以用统一标准去评判,但是语文学科中的作文要人为去评判。因为文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一旦涉及艺术,这种不确定性就产生了。艺术的不确定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因为它的底色是美学。
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应通过对中小学的教材内容、培养过程,还有实践方式这些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的大方针。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在全面培养立德树人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五育并举,我想美育教育很快就会纳入评测体系,也许有的省份已经在进行中考的改革试点了,未来这也是实施美育教育很关键的环节之一。
所有的教育都需要空间和时间去跟孩子接触。比如学龄前的孩子,需要教师正确地开发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毕加索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艺术本身就具备这种率性、天真的特质,所以我建议不要直接生硬地教授技能技法给学龄前的孩子,可以让他随便涂鸦,自由发展。
审美欣赏和审美感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美术教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设计教学。比如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美术史。大家都知道凡·高的传奇人生,很多知识都可以从一个人或者一张画去切入,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果教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不了解,那不同层面的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教师要跟学生多沟通,有效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实施精准的美育教育。
审美判断和审美实践阶段应该是高中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分水岭。学生可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前期的欣赏感知,来判断下一步是否想踏上这条艺术之路。
艺术创造是进入大學阶段面临的一个专业性问题,但是在前期的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一些艺术实践,不过大都是以鉴赏和判断为主。这种鉴赏和判断力的提高,学校教育是无法完全承担的,一些外部资源的补充很重要,比如美术馆、博物馆等。美育是五育当中较难评价的一个指标,需要我们共同在实践中探索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