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东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美育的意义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满足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与挑战的未来人才。
一、学习任务是实现美育课程的要件
对于未来课程指向的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綜合学习、因材施教四大方面的发展理念,如何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背景下全面落实,艺术课程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以及学业质量的研制,是重要保障。这三大核心组件都集中在学生的发展上,指对学习逻辑的思考。所谓学习逻辑是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整合,强调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用知识、技能、思维去解决问题的学习。要在“新课标”中实现这样的学习逻辑,学习任务的研制是核心要件。课标明确指出:“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是以学习任务为教学核心,来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深度理解。
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其综合素质。
所谓的学习任务,它的核心在于保持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启发学生通过整体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包括多元素的综合性能力。在这样的框架下,为实现综合性的目标支撑认知结构、创设情境,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学习模式,以还原主义的学习模式向整体主义的方向转变,换言之,就是从整体的语境中理解并真实地去感知。这样的理念在新课标的制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融入艺术课程。形成以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以及心灵教育为主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三个基础要素,即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学习任务为驱动源,课程实施中每个学习环节都在推进知识的重组与应用,同时也伴随着学习内容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反思。
二、核心素养是实施学习任务的航标
将艺术实践与学习内容整合到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未来教材必然是以学习任务为核心的课程实施和教材样态。学习任务中蕴含两个元素,即艺术实践活动与艺术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在课标中明确看到学业要求、学业质量都直接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以学习任务作为关键推动力。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能力,也包括在数字化世界中的信息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媒体信息识别、评估、创作、分享等方面的能力。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美育的实践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提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教育目标,将美育与媒介素养的培育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仅提升审美素养、人文素养,也提升媒介素养、科学素养等。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在美育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融通和整合。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融通与整合?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感动之发,心动之生,学生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感动与心动?
三、艺术体验是推进美育活动的基础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强调一种有生命的、个体性的主体状态美。“新课标”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2023年3月28日,我在西安开设了一堂课《寻找西安城市的色彩》。以为西安设计城市标志为学习任务,第一课时是寻找西安城市的色彩,课堂导入部分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2018年,西安市公开征集西安城市标志设计,最终评选出10个标志。通过这个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西安的城市标志,使其逐渐深入到对标志的认知中,围绕“怎样的标志是高质量的?”这一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学习。从杭州的城市色彩案例出发,探讨色彩如何显现城市特点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以 “寻找西安城市色彩”“设计西安的城市标志性图形”以及“推荐西安城市标志”为主构建单元学习。活动的重点在于给学生提出三大标准:普遍性、地域性、时代性。每一次的学习推进过程我们都要思考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认为其中有三个要素:审美到育人、知识到素养、还原取向到整体取向,这些都体现在目标、课程、实践、评价的层面上,帮助我们实现更深层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由心而生,实现过程生发与目标生成的价值,这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美育新样本。从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学习情境的开放性、核心问题的探究性思考与设计教学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