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贤
从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到今天,中国现代美育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来,学校与社会美育交织推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举步维艰,蔡元培先生绘制的美育蓝图难以实现。20世纪90年代形成“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认识,美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进入新时代以来,美育迎来了百年最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发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中国的美育进入了最好的阶段。作为教材编写者或者说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在新时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首先要认识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严格对标,明确站位意识。要对标二十大报告,强化价值引领,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文化内涵融入教材编写中。凸显新时代特征、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另外,要对标课标,创新教材体系。课标就是指导教材体例建构、内容编写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审核和评价标准。
二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载体。新时代一切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建构者。要让学生知中国、爱中国。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中国文化、中国审美精神最直观、最生动、最鲜活的呈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毫无疑问就是透视中国文化的第一扇窗。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中国文化的整体观来介绍、理解中国艺术的“三大传统”,三者之间相互承继,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体系性、独特性特征。因而在教材编写中,应该而且必须体现整体的文化观。
三是守正创新,形塑时代面貌。教材的时代气息是浓郁的,新时代的教材应有新时代的面相和气质。不应循规蹈矩而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理念、体例、内容、形式的创新。好教材要切合当下、面向未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人美社将编写的教材和推进的美育工作定位为“新美育 新美术 新课程”,“三新”正是对新时代最好的回应。要做到“三新”,我们要对新时代美育的价值追求进行再思考,对美术教育在整个美育中的位置进行再确认,对美术教育如何去履行新时代的职责进行再探索。由此,我着重谈三点认识与体会。
一、美育之道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和美育相关的会议和论坛,感觉学术界对于美育内涵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少学者一说加强美育,就是提议加强美的知识教育,增加美育史或美育文献的研读。不可否认美育当然包括美育的历史与知识教育,但是这不是美育最重要的内涵。美育和其他任何教育一样,终极的价值追求就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里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视为美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这是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承扬与提升,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论的中国式表达,对推动美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与意义。
大家都知道儒家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家有“道技合一”和“逍遥游”思想。这些都表明我们民族从不把艺术视为纯粹感官欲望的追求或发泄的手段,而是把它看成是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是培育和谐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或实现生命自由的最佳途径。艺术与美育是提升人文素养,使人成为更完整的人的不可或缺的方式。蔡元培先生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的教育,尤要实施美育”。这将美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高度。在蔡元培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既要接受现代科学教育,同时还更应该接受美的教育。科学教育给人知识和力量。但是,人的心灵培育、人格塑造是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实现的,即“以美化人”。而艺术无疑是“以美化人”不可或缺的手段。故此,蔡元培先生高度重视学校和社会的艺术教育,他身体力行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使中国的现代艺术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标志性成果与事件为:现代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音乐美术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现代城市公共美育设施,如城市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等开始建立;以大众化为指归的“艺术运动”风生水起;乡村美育、艺术乡建开启实践探索。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的乡建实践,也为我们留下了社会美育的精神遗产。
中国的美育在延安的实践与拓展应该值得认真地研究。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大众化美育最有力的建构者、推动者。延安的艺术家们是大众美育精神忠实的实践者。他们开始了生活工农化、思想意识革命化、审美趣味大众化的转换。他们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融入抗战的洪流和工农生活之中,使得中国大众美育的体系化建构在延安得以完成。近年,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通过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强调美育的意义与价值,并且在视察清华大学时提出:“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为我们指明了美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美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将审美实践视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艺术与审美是使人被异化的生命,向自己真正的社会存在复归的一种方式。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主体性及内在本质力量(能力)的充分发展。艺术与审美可以让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自由意志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要把立德树人简单化、扁平化。立德树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美育不是知识的传输,更不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而是审美力的一种培育。我们从美学的传统来看,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简称“鲍姆嘉通”)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里面用“艾斯特提克”(Aestheik)”的概念建立一个新的学科,即感性学。鲍姆嘉通认为:以往的知识关注人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而忽略了人的感性力量,所以最初美学的含义就是感性学。也就是说,美学是关于研究人的感性思维和感性心灵的学问。而艺术是人的感性思维和力量最充分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美育的核心是美感教育,而非一般的知识教育的原因。美感教育是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育与激活,是对人的感知力的唤起,这是我们艺术教育中美育最重要的使命。应该要用美的力量激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探究欲、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创新力,这才是我们美育最重要的一种价值追求。正因为美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所有教育中要避免三种现象:以工具语境取代人文语境、以功利主义取代精神价值、以知识传播取代人格塑造。
二、美术之位
美育存在于所有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与社会教育中,向美而行,以美化人、以美育人,这是我们全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但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拥有独特的本质力量,比如情感、想象力、探索欲、创造力等。这些本质力量必须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彰显,而艺术就是彰显人的本质力量重要的方式,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人之所以为人,是需要用某种方式确认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人确认自己至少有四大方式。第一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侧重认识、探究、发现规律,追求精确、实用,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可以重复与验证。基于科学认知基础上的技术,可以通过物质生产、操作以满足人的生存与拓展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科学理性精神使人少一点迷惑,多一份尊严与主宰感。
第二是哲学。哲学是超越“物理学之后”的“形而上”之学,满足探究与认识的需要。哲学认识的价值在于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而上的深度彰显着其精神的高度。第三是宗教。宗教满足梦幻的需要。人始终是以“有死”和“有限”的生存方式生存的,“有死”“有限”构成了人的宗教认识方式,以及所有宗教存在方式的本体论源泉。第四就是艺术。艺术的玄想与操作满足人的需要。人在艺术中创造的欲望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心性得到彻底的释放。人只有在艺术里才能得到最彻底的自我确认。
艺术是认识和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只有在艺术与审美活动中,创造力、想象力才可以充分地发挥和实现,人在艺术里面才能够更像一个人。梁启超曾叩问,人为何而生活,他的答案非常明确:“生活于趣味。”他认为趣味来自艺术。在梁启超看来艺术之于人的意义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对境之赏会与复现”。因为艺术可以再现自然,表现自然,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愉悦。第二是“心态之抽出与印契”。艺术是把我们快乐的心情抒发出来,与别人分享这种快乐的方式之一。也是把我们不快乐的心情宣泄出来,荡涤心中尘埃的一种手段。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家用笔墨抒写胸中块垒,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是“他界之冥构蓦进”。我们人人心中应该心存他界,他界就是理想,艺术就是追逐和构建我们心中诗和远方或者说精神境界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梁启超说的三种人,即“石缝中的人”“沙漠中的人”和“蜡人”,而是要培养有识、有情、有意、有趣之人。
我们说艺术是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形态,为何人需要艺术?有四点原因。第一,艺术是人心灵律动的形式。很多时候人的心灵体验、感受、心绪情感,不是语言、文字、逻辑、概念可以表达的。简要地说,艺术是人心灵悸动的外化轨迹;第二,艺术是想象力驰骋的原野。人是时空的存在物,限制与超越是人面臨的永恒矛盾,超越时空是人永恒的梦想和动力,对时空的超越本质是精神的超越。想象是精神超越的翅膀,而艺术为想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想象在艺术中驰骋,赋予了艺术超越的力量;第三,艺术是自由创造的天地。探究欲与创作欲是人的天性,物质性、技术性创造都是限制性创造,是在鸟笼中舞蹈。而艺术创造是自由创造,在艺术和审美过程中,人可以天马行空,使创造力充分发挥,甚至“无中生有”,建构出相异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第四,艺术是人拯救自己的方式。中国人自古就有超越的精神与态度,古代文人几乎都有双重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往往是儒生入世的行为准则。功成名就成为人生年少阶段或一生的外在追求。一旦仕途失意,人生遭遇挫折,他们就转向自然或艺术,以“入山林,观天性”“以天合天”的态度,在自然与笔墨的流转中成就自己新的人生。外在功业追求与诗意化的精神栖息构成儒生的双重人格,他们得意时志在仕途,失意时超然遁世。得意一时难以得意一生,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在自然与笔墨天地中让生命意志与精神获得新的绽放。第五,艺术是人自我完善的途径。我们民族不把艺术视为纯粹感官欲望的追求或发泄的手段,而把它看作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是培养教育完美人格的最佳途径。
总之,艺术是人生活和生命进程中的“无用之用”,它能够满足人的心灵和精神的需要。
三、美教之为
美育是一种艺术化教育方式,是一种不限于学科范畴的、关乎人的培养的独特方法、路径与价值追求,存在于所有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向美而行、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美育是一种介入行为,担负着审美氛围的营造,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城乡规划建设的审美品位职责。学校美育是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美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重要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美术教师和美术教材的编写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力量,要担负起美育的重任,推动美育的有效实施。
我们首先要明白基础美术教育的定位是什么、我们的工作意义与价值何在。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基础美术课程对于小朋友来说非常重要。美术课为他们打开了观察鲜活世界的一扇窗;美术课也犹如一艘船,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奔向诗和远方;美术课也是一缕光,照亮孩童们的心灵世界,润泽着他们的情感;美术课是一个由线、形、色编织的五彩天地,能让他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和世界应有的色彩。美术教材的编写者与实施者,要做好新时代基础美术教材的编写工作,履行好美育工作者的职责,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思政与艺术的关系。美术课应该体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特色,真正体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尽可能以美的内容、美的形式温润孩童的心灵。审美教育的根本是美感教育、心灵孕育和人格塑造。同时将思政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融入审美性、生动性、适龄性、趣味性中,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我们既不能将美术教学视为一种纯粹的技能教学,也不能将美术课作为思政教育的手段。应将寓教于美、以美化人落实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之中。
二是交叉与融合的关系。我们要处理好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美术是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中的产物,与社会和其他学科有紧密的关联。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应着重呈现艺术与自然、与生活、与社会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关系,而非游离艺术本身去讲历史、社会、自然等。如果因强调融合而失去了美术的主体性,就削弱了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是艺术内部的交叉融合的关系。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或其他艺术,都有各自的媒介、语言和表现特性。但是艺术是有共同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以比较的方法与视野,探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性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知识教育与审美感受力的关系。美术教育当然涉及美术的历史、基本知识、鉴赏的方法等问题。但是美术教育的重点是通过审美教育与实践,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探索欲、丰富的想象力,潤泽其心灵世界,培育其创新意识与能力。并不是说其他学科和课程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而是美术教育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四是鉴赏与实践的关系。艺术是审美意识的视觉文本,因此艺术课程当然应该包含实践课程与鉴赏课程。作为鉴赏课,应该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艺术是人类精神观念的形象呈现,它的形式仅仅是一种载体,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对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对形式背后意义的追问。如何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媒介、语言、风格与表意的关系,是鉴赏的重点。如果仅仅将美术鉴赏停留在作品的内容、主题层面,而忽略言与意的关系解读,是难以实现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的。
五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内涵做了很完整的表述,这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更是新时期文化建设需要强化的特征。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也做了非常明确的表述,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我们的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把这三者融为一体,避免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的现象。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前提下,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新的精神创获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让学生了解革命艺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所取得的新成就及体现的新精神。
六是本土与外来的关系。要以开放的视野看待事物,对于世界优秀的艺术成果要给予应有的介绍与评价。文明互鉴永远是推动人类文化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新的时代,我们提倡文化自信,要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绝对不能画地为牢,否则就难免滑向自我封闭,也难以认清中国艺术自身的特色与精神。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地体现文明互鉴的精神,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践行的重要问题。
七是趣味性与逻辑性关系。不管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活动,力求内容与板块的递进性、关联系、整体性、当代性、趣味性,避免碎片化的拼贴、组合。一部好的教材有前后循序渐进、左右相互顾盼的鲜明特色。如何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拓展与延伸性特色,具体融入教材编写与教学之中,是需要探索、需要认真思考的。
八是内容完美与呈现完美的关系。美术教材的文字表述要尽可能有美感、有诗意,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文字要有整体性。美的内容、美的结构、美的图像、美的文字、美的色彩、美的形式等,也是新时代基础教材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应该是人美社美术教材应有的品格。
美育与艺术都是为了人生活得更美好。我们要充分认识教材编写和美术教学工作的神圣性、光荣感。以探索创新的精神,严谨求精的态度编好教材,向学生、家长、读者和整个社会推出一部好的、美的教材。为推动美育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奉献一份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