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应具有多样化的形态和实践

2023-11-04 16:53李勇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育美术教材

李勇

我作为美育从业人员,虽然对教材领域并不是很了解,但对美育有清晰的认识和反思。目前,对美育的定义还不够明确,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美术教育中,教材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每位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歷史资源各不相同,对美术和技术的理解也有差异。有些人是艺术美术专业出身,强调观念的培养,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学习理论。在此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对美育提出自己的思考,因为当下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业态呈现多样性,美育也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形态和实践方式。我们应该坚定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去实践。

在未来的美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教师、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以课程活动为核心展开工作。教师在美育教育中扮演着心灵导师和美育名师的双重角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尽管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不必过于拘泥于实践方式。只要教师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美术教育的热情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我们就能实现美育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借助各种平台的资源和支持,共同推进美育的发展。

我曾邀请王大根教授和尹少淳教授到中国美术学院进行省培,也从侧面探讨了教材的相关内容。我认为教材中可能存在一种标准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达到这一标准。教材在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必完全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这其中包含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各种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不同人的背景、身份和资源决定了他们从何种技术或理论入手,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应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因此,我认为艺术教育是具体而细微的,面向每个学生,突出个体化发展。作为艺术教师,我们应该担负起双师的身份,既是心灵导师,又是美育名师,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美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明确自己能教授的内容。对艺术而言教师多数时候只能教授技法和经验,因此在面向学生时,我们需要反思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应该是一位具有艺术理论修养的美的传播者。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深入解读教材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参考支撑这些教材的文献。另外,问题导向在美术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单元的设计也应该是问题导向的。

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感知艺术,培养艺术经验。我认为让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很有必要,不能只是让他们看,而是让他们去欣赏,用美术的术语描述一幅画。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画一条线是否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画这条线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线条的颗粒感,及其在画面中形成的时间性和即时性的速度,这些都具有语言性和情感性。线条的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在中国画中线条会形成一种带有速度感的视觉效果,它不是静态的。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学生才能获得真知,对艺术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此我分享一个案例。我在2018年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教育部提供了一份厚厚的资料。我发现其中的石膏像几乎都是西方雕塑,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强调传统文化的时代,我认为完全可以将中国的经典雕塑纳入其中,如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鲁迅像等。装备中心主任对我的观点非常认同,因为他们从未意识到这一问题。这个例子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另一个案例是关于绘画材料的。在材料单独列出时,我注意到毛笔和其他绘画用具都分散在其中。中国人讲究文房四宝,我希望将毛笔、墨、纸和砚作为整体展现给学生,而不是孤立地呈现在材料中。

这两个案例表明,我们对自身从事的教育职业应该具有责任感,应该不断进行反思,这样在面临问题时才能迅速解决。我认为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希望有机会和大家进一步讨论,谢谢。

猜你喜欢
美育美术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