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晓芳
(厦门峻鸿环境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4)
由图1可以看出,在S公司接受培训的人员中,以偶尔参与为主,占53.33%,定期参与公司组织各种培训的占36.67%,从未参与过公司组织的培训的占10%。
在企业的培训过程中,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员工对培训的参与程度很低,不能持续、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一些领导将培训时间定在员工的休息日,在培训时,将培训看作对当前工作的一种短暂的休息,这会激发出员工的不满情绪,导致他们对培训的看法产生偏差,从而降低了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导致培训效果难以达到他们的期望。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激励措施,导致企业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偏低。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偏低,培训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培训资源,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难实现他们想要的培训效果。
在整个培训产业中,培训师的团队参差不齐,许多培训师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部分人员只是因为这个领域的热度比较高才会选择加入其中。培训讲师的选拔和培训水平是决定培训成败的关键。S公司以本部门的员工和公司的内部人才为培训讲师。企业派遣受训人员来此参加培训,如果培训师的水平不足,会使参与人员面临一定的风险,这样做既是对企业也是对个人的一种浪费。培训人才必须不断地提升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员。有些企业会拿出一部分资源来培训他们的员工使其成为培训讲师。一名培训讲师的工作是否称职,取决于他是否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受训者的水平,从而得到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切实地为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员工培训评估体系,该体系是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因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导致其员工培训效果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对于是否设立培训评估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S公司46,67%的人认为应该设立,33.33%的人认为该评估制度和其员工之间的联系不大,20%的人认为该评估制度没有必要设立。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以保证培训的效果,让他们能够真正通过培训学习到一项实用技能。
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让员工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提升培训的成效。
当前,S公司在现实的管理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说明该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如果激励机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也就是“激励失灵”,那就说明激励机制与公司员工的实际需求不适应。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员工真实需求的了解。员工的需求是推动企业员工行动的主要驱动力,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才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激励。二是薪酬管理方面缺乏专门的人员。由于缺少专门的薪酬管理人员,会造成企业在具体的薪资设计中不合理和不适合等问题,从而导致激励机制和薪资管理的作用及价值难以良好地发挥出来。
培训讲师是指企业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培训的教师。
如果企业培训讲师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一个完整的员工培训系统,缺少一支完善的员工培训讲师队伍,忽略了对培训讲师的培训,将形成一支良莠不齐的培训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很好地为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无法针对员工当前工作中出现的疑问、困难或者有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进行培训,使员工培训失去作用和价值。
企业虽然对员工开展了培训工作,但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培训评估体系,导致管理者其无法检验其成效,造成某些员工经过培训后仍然不能完全掌握技术要领,由于对技术的不熟悉而出现工作失误,直到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后,公司的管理者才意识到员工培训未发挥出作用和价值。由于缺少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公司员工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管理阻碍。
企业管理者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时应注意:一是要根据各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特性,对薪酬管理制度的运用不断完善;二是优化薪酬制度,以公平的方式确保工资的合理分配,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为工作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工作氛围。公司要在各种薪酬管理机制中,选择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薪酬方案,提升员工和公司的薪资总体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达到公司与员工共赢的效果,使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积极性之间产生一个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对于有管理能力的员工,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水平和产品质量,还可以将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发出来,为公司这一产业的将来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企业应从两个角度着手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队伍。一是构建企业内训讲师的资料库,主要培训讲师为本公司的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二是从国外聘请专门的培训组织或咨询公司聘请讲师,并聘请资深讲师担任公司中高管干部的辅导员,以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人才培养队伍。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公司建立了一支专门的人才培养讲师队伍,确保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目前工作中出现的疑问、困难或者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地方,公司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采取创新的培训方法,不断地对培训内容进行完善和改革,强化教育与科研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企业人才培养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通过设立企业自身的实训基地,或者与专业的培训管理机构相联系,不断强化培训理论和培训的实际操作。经过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互相印证,让员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是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方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良好发展优势,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培训理念,树立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为此,企业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培养方案,并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奖惩,以确保员工培训及培养的顺利进行。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加强对培训讲师的培训,使其在培训中树立更好的培训观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速地发展,督促员工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能,这样才能让企业保持良好的人才优势,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