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多次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及军事才能。
一 战前对比
文章的前半部分文字,写了面对乡人的劝阻,曹刿务实地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说法,用来表现以庄公为代表的“肉食者”的浅陋,对比衬托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
接下来,又述说了战前准备,描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在两个人的三问三答中,明显地表现出鲁庄公的见识短浅,昏庸无知。而相比之下,曹刿的深谋远虑就被凸显了出来。
二 战时对比
战斗拉开了序幕。一开始,就出现了“公将鼓之”的镜头。对此,曹刿用一个“未可”答之。等“齐人三鼓”过后,曹刿曰“可矣”。等“齐师败绩”之后,又有了“公将驰之”的表现。曹刿仍以“未可”制止,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才回答“可矣”。
不难看出,战时鲁庄公不察敌情,缺乏军事头脑和指挥才能,表现得轻率鲁莽,急躁冒进;而曹刿则是明察秋毫,表现得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既能把握住战略防御原则,又善于观察、捕捉战机,既谨慎又果断,既冷静又大胆。一个谋略过人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三 战后对比
战斗结束后,写“公问其故”,更显示出鲁庄公的无谋,他糊里糊涂地打了胜仗,却对成功的秘诀茫然不知。而曹刿细说原委,“故克之”和“故逐之”的分析,可谓是透辟中肯。此时此刻,有謀与无谋,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典型问题】
邹忌可谓是明辨是非之人。面对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没有得意忘形,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读完课文后,大家从邹忌身上都学到些什么呢?请探究文意,谈一谈你的理解。
【共同探究】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理解?
甲生:老师,我觉得,在此可以谈一下邹忌做到了能够正视自己与别人。
乙生:老师,我认为,可以从邹忌的反思与自省这个角度来作出理解。
丙生:老师,我感觉,可以从邹忌观察入微,以小见大的侧面加以认识。
老师:很好!同学们思考的切入点都非常有道理,下面可以总结出来了。
【答案示例】
1.邹忌对人对己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可以说,他能够正视自己,并且客观论人。
2.邹忌遇事善于思考,他本身有着自我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着实难能可贵。
3.邹忌观察事物深入细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